從伐木工到護林員

發佈時間:2019-08-09| 來源:新華網| 作者:王麗婧、代超、王海洲| 責任編輯:韓得爾

位於海南省西部的尖峰嶺,擁有保護完好的原始熱帶雨林,從濱海地帶至1412米的主峰,垂直分佈著8種植被類型,孕育了3000多種植物和4700多種動物,被稱為“熱帶北緣生物物種基因庫”。

53歲的劉大業日常的工作是在這片雨林中穿行。每個月不少於22天,行程近百公里。在行進中他要注意是否有偷獵者的蹤跡、排除森林火災隱患、知悉動植物的情況,同時對環境進行監測,維護這個“綠色王國”的自然和諧。

“現在從事這份工作,有點贖罪的感覺。”劉大業説,“經歷從伐木工到護林員的角色轉換,我們的心理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60年前,這片壯美的熱帶雨林是一個森工採伐企業的所在地。當時這家森工採伐企業是海南八大企業之一,高峰時期有近6000名員工。這些工人努力工作,為全國各地的建設工程輸送木材。

劉大業説,“當時國家需要搞建設,需要優質的木材”,只是採伐的方式現在看來不免太過粗放。

劉大業回憶,當年森工採伐企業下屬的7個林場,採用“中心開花”和“拔大毛”的方式採伐。這種採伐方式,使得尖峰嶺主林層次遭到嚴重破壞,採伐後很難恢復。

劉大業帶記者去看一輛滿是鐵銹的老式卡車。這輛車廂長3.6米的車,卻可以裝下13米長的木材,保證雨林裏優質的木材能順利運出去,是林場往日繁忙情景的見證。隨著這裡停止木材採伐,這些車被廢棄了。

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綠色發展成為趨勢,這些珍貴的天然林資源被保護了起來。1993年,尖峰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伐木工人放下手中的斧頭、鋸子等,退出這片森林。1998年,海南省開始實施國家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2000年,劉大業回到這裡,成為護林員,這一幹就是18年。

回首18年的護林員生涯,劉大業説自己每一次雨林穿行,都像一場未知的探險。

熱帶雨林地形複雜,天氣多變,通信困難,對講機、望遠鏡、水壺、手電筒等,是護林員每次巡山時要備好的基本裝備。在雨林中穿行時被螞蟥、蚊蟲叮咬是“家常便飯”,還可能遭遇毒蛇、毒蜘蛛等的“襲擊”。

不僅自然界中的危險要時刻留心,護林員還會面臨驚險場面,比如和盜獵者正面交鋒等。

有一次,兩個盜獵者騎著摩托車闖入劉大業所在的轄區。當時在關卡值班的劉大業一把奪過盜獵者的獵槍……劉大業説那個時候自己完全忘記了害怕,“當時的想法,就是一定要把這個盜獵分子繩之以法”。

記者問他工作辛苦嗎?劉大業説:“當然辛苦,但看到我們的保護成果越來越大,心裏是高興的。”

據尖峰嶺林業局統計,從1996年到2017年,尖峰嶺國家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區熱帶天然森林面積凈增加近6萬畝;覆蓋率增加4.61個百分點,森林蓄積量凈增165萬餘立方米。(新華社記者王麗婧、代超、王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