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綠水青山的守護者,最美林業故事

發佈時間:2019-08-09| 來源:江西日報| 作者:| 責任編輯:韓得爾

  編者按

近年來,江西林業持續高品質發展,全省森林覆蓋率達63.1%,位居全國第二;全省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年綜合效益達1.49萬億元......在這成績的背後是一個個埋頭苦幹的人物,他們無私奉獻鑄就了林業綠色的底色,是他們,默默無聞、勤勤懇懇地致力於改善我省的生態環境,染綠了贛鄱大地片片秀美山川。近期,江西日報對吉安市吉水縣文峰山林場萬華山分場副場長歐陽秋桂和上饒市婺源縣生態林場黨總支書記李桂盛進行了宣傳報道。

  歐陽秋桂:把青春獻給大山

27年,近1萬天,堅守在大山深處,把青春奉獻給林業事業。這位奉獻者,就是吉水縣文峰山林場萬華山分場副場長歐陽秋桂。

今年51歲的歐陽秋桂皮膚黝黑,臉上佈滿皺紋,顯得比同齡人蒼老。1992年,他大學畢業分配到這個距離縣城60公里的地方,一幹就是27年。2017年10月,歐陽秋桂被評為全國林業系統勞動模範。

林場荒山多,工作任務重。尺子、草帽、解放鞋是歐陽秋桂隨身攜帶的“三件寶”。每天吃完早飯,他就和同事到山上巡山護林,直到天黑才回,身上時常被刮傷。同事笑他説:“秋桂身上沒有一塊好肉。”

林區條件艱苦,與歐陽秋桂一起分來的年輕人先後離開。作為上世紀90年代江西農業大學的高材生,本來歐陽秋桂調出去的機會很多,但他沒有走。27年的堅守,甜酸苦辣只有他最清楚。歐陽秋桂告訴記者,林場3.5萬畝,他每天帶領職工巡山護林要走10多公里路,一週就把鞋穿爛了。

林場才是歐陽秋桂的家,除了過年過節,他平時都待在林場,十天半個月也難得回家一次。2014年1月,父親因肺心病住院,當時正是春季造林和撫育幼林的時期,歐陽秋桂一直忙於工作,沒有時間照顧父親。同年9月,父親去世。至今,歐陽秋桂仍深感愧疚。

歐陽秋桂深知時代變化日新月異,如不及時提高專業知識,恐怕要與時代脫節。2000年初,他自購電腦,一有時間就細心研究業務知識。2012年11月,他取得高級工程師資格,帶領林場技術人員先後圓滿完成1999年以來的歷次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和一類調查,2004、2005年度退耕還林工程,2005年“江西省吉水縣農業綜合開發林業生態示範項目”,2008至2016年度長江防護林工程,2008至2011年度造林綠化工程,2010年林業血防工程項目等,他所負責的造林綠化工程多次獲得省政府獎勵。在他的技術引領下,林場森林覆蓋率27年間從70%提高到90%,活木蓄積量增長了4倍多。

歐陽秋桂對記者説:“我是學林的,人生的一大半時間都在林場度過,在這裡能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每天看到自己親手栽下的樹苗成材成林了,我感到十分滿足。” 把青春獻給林業,他無怨無悔。

  李桂盛:為了心中的那片“綠”

李桂盛是婺源縣生態林場黨總支書記、林業高級工程師。為了熱愛的林業事業,30年前,從江西農業大學畢業的他,就打定主意,開始了為婺源綠色事業奉獻的征程。這一走,就是30年。如今的李桂盛,是全省聞名的林業系統“參謀長”。

“我們工作,要敢於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要到林業施工人員想不到的最遠處、最難走的地方去,才能發現問題並有所創新。”李桂盛總是告誡同事,並身體力行這一工作原則。

2010年,李桂盛負責婺源縣生態林場營造林工作,完成了1.6萬畝以濕地松為主要樹種的松脂林建設。近100個山頭地塊,從設計、劈山、防火隔離帶建設,到栽植、驗收、撫育的每一環節,他都要親自到現場實地檢查驗收。單就防火隔離帶建設這一環節,他每個山頭地塊都要走上好幾個圈。

2014年8月的一天中午,在下山途中,又饑又渴的李桂盛,忍著膝蓋囊腫帶來的刺骨疼痛,在火熱陽光的“蒸烤”下,他突然眼冒金花,一個趔趄,從60多度的山坡上滾了下來。如果不是危急中抓住樹蔸,後果不堪設想。

為了心中的那片綠,李桂盛對於工作的認真和鑽研,讓他在林業科技方面有了不少獨創的做法——

1994年,李桂盛結合婺源縣二類森林資源調查,研究出一套“調查、規劃、實測、申報、審批”的自然保護小區運作程式,形成婺源特色的自然保護小區生態保護體系。

1998年,李桂盛主導實施《婺源縣“雙改雙節”實施方案》,三年時間,讓全縣企事業單位、機關、中小學校食堂及城鎮居民家庭、飲食服務行業全部實現以電代柴、以氣代柴;農村磚瓦窯和茶葉初制廠全部實現以電代柴、以煤代柴。

2001年,李桂盛主持省國家森林生態效益補助資金在婺源試點工作的實施,形成較為完善的國家公益林管護和資金髮放體系的婺源模式。

2006年,李桂盛主持實施婺源縣天然闊葉林全面禁伐,比國家在婺源實施該項計劃提早了10年。

2010年,李桂盛在全省率先引進中國林科院空氣截根輕基質容器苗造林技術,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達95%以上,徹底解決了年年造林不見林的老大難問題,得到上級林業部門的肯定,並在全省推廣。

…………

2018年,在總結人工林傳統更新模式等經驗基礎上,李桂盛提出在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範項目中,開展人工栽植闊葉樹近自然恢復人工林模式的探索,成效顯著。以此為基礎,他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為全省珍貴闊葉樹種造林成活率不高的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來源 |江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