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為什麼要遷徙?
人們為了理想奔波遷徙,很多其他生物也有著自己波瀾壯闊的遷徙盛舉,那麼,它們的遷徙又是為了什麼呢?
遷徙,只為了生存。所謂遷徙,簡而言之就是從一處搬到另一處,泛指某種生物有規律的、沿相對固定的路線、定時的長距離的往返移居的行為現象。很多生物為什麼不安於待在一個地方,而選擇長途跋涉呢?
生物的遷徙皆是由外界環境的壓力導致的,是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的選擇。冬天來臨,氣溫驟降,沒有充足的食物供應,而它們又沒有其他辦法(比如一些動物冬眠),於是只好選擇“逃避”,待到山花爛漫,氣候回暖時再遷回來。由此可見,生物遷徙是為了尋找更加適合生存的環境,或是充足的食物,或是舒適的氣候,或是利於繁殖的條件。
確定遷徙路線,生物自有妙招。遷徙的定義裏有一條很重要的注解,即所謂遷徙是往返移居的行為現象,也就是説它們並不是隨遇而安,而是對駐地有堅守和執著。
對於生物如何確定它們的遷徙路線,科學家們一直充滿好奇。我們旅行時會帶著地圖或指南針幫助辨別方向,而遷徙的動物可沒有這樣先進的設備,但它們卻從不迷路,它們的奧秘是什麼呢?
科學家認為,遷徙生物都有其獨特的“助航設施”,它們以海岸線等作為參照,利用特殊的嗅覺和聽覺等辨別方向,還有研究認為動物可以感受地球磁場,它們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針”。很多動物身體中存在磁受體,可以感應地球磁場。候鳥就是一種典型的代表,候鳥在長距離遷徙時,大腦能記錄下每一個特殊地點的磁場特徵,將它們之間的距離、方向資訊組合在一起,繪製一張精準的“地圖”,據此找到飛往各個目的地的飛行路線。
地球磁場理論認為生物在過往的遷徙經歷中學習,從而為下一次遷徙積累經驗,比如年輕的候鳥在有經驗的候鳥的帶領下飛過很多地方,記錄下屬於自己的地圖,下一次便可以帶領其他年輕候鳥飛往遷徙地。有趣的是,有科學家發現即便是室內飼養的,從未接觸過其他同伴的年輕烏鴉,也會沿著祖輩飛過的路途進行遷徙,也就是説遷徙的方向感很可能已經由上一代遺傳給了它們,它們基因中便攜帶著如何尋找溫暖地方過冬的密碼。關於生物如何確定遷徙路線,科學家仍然在不斷探索,期待他們給我們講更精彩的故事。
來源: 中國綠色時報(2019-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