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訪談 > 全國鄉村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 田園觀光休閒型
豐富旅遊新業態打造鄉村旅遊新品牌

——天津市薊州區眾耕農莊

發佈時間:2019-07-19 14:43    來源:中國網    作者:

 

天津眾耕農莊,隸屬於眾耕文旅公司,選定原戚繼光駐軍屯糧之地後營寨為基地,佔地面積近1000畝。于2010年開始運作和基礎建設,2016年10月完成一期工程,2017年5月1日正式對外營業。這裡環境清幽、植被茂密、負氧離子濃度極高,是一座得天獨厚的天然氧吧。經過充分的醞釀、創意與規劃,眾耕農莊形成了現在這座獨具耕讀文化特色的山居農莊、世外桃源。未來5年內,眾耕農莊計劃至少打造15戶各具創意文化特色的民宿,總客房數達150間,各種手造體驗坊20間,延伸旅遊産品達50種以上。

一、原創設計,打造“漁樵耕讀”文化氛圍

眾耕農莊由一群有情懷的專業設計團隊和藝術愛好者原創設計、本色打造,保留和修復了許多傳統的鄉村文化元素,讓中高端人士專享“漁樵耕讀”的文化氛圍。整個眾耕農莊的建築風格以“親自然、原生態”為設計理念,結合華北地區傳統民居特色,打造以石頭、青磚、灰瓦、茅草等為主要建築元素的創意文化園,以閒、養、耕、讀、樂為主要內容,將現代山居民宿、特色餐飲、情懷酒吧、修心茶舍、手工作坊、生態種養以及獨具特色的耕讀學堂等休閒設施與功能融于一體,兼顧傳統國學教育、鄉村旅遊實訓等多項服務內容,逐步發展成為獨具薊州傳統工坊與創意文化的耕讀農莊,開設了古法燒酒、傳統米酒、釀醋、石磨豆腐、麻醬雞蛋、手工畫坊等傳統工藝體驗項目。2017年5月1日開業至今,深受各界人士的喜愛和好評。



二、産業融合,打造天津薊州區鄉村旅遊名牌

眾耕農莊由松樹溝和雲彩溝組成,這裡曾經是亂石溝和半荒山,溝內零星的種植一些薊州山區傳統的果木,如:百年酸梨樹、柿子樹、核桃樹、梨子樹、山杏樹等。但是受到地形、道路、人工等困難因素的影響,這些山溝産生的經濟效益很低,豐厚的資源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2010年起眾耕文旅公司團隊進入溝內進行基礎建設,開墾荒山,修築道路,將溝內各種果樹進行保護性修剪修復,發展方式開始由單一的農業生産方式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轉變,通過發展旅遊、高端民宿接待、特種雞觀光與養殖及各種鄉村DIY體驗活動等,充分發揮現狀環境和土地資源,實現溝內的果樹迴圈利用。經過眾耕文旅公司七年的艱辛建設和當地政府的支援,現在已經將曾經被村民擱置的荒山變成了當地的示範和樣板項目,在這裡春天可以聞花香,賞山花爛漫(梨花、杏花及各種各樣的小野花相映成趣);夏天鳥鳴山澗,這裡是萬木蔥蘢的天然氧吧,也是避暑、靜心、看山的最好目的地;秋天溝內碩果纍纍,葉色豐富,山間恣意飛揚著大自然的藝術之魂,憑欄而望還能夠欣賞不遠處黃崖關長城的巍峨壯闊;冬天溝內松柏蒼勁,搭配皚皚白雪是攝影、賞雪的好去處。雲霧繚繞中的大山,寧靜、和諧,神韻盡收眼底,令人流連忘返。通過溝域旅遊經濟建設,由原來的自然封閉經濟逐步向“高端、高品、高效”發展,增加就業崗位,提高當地農民收入。

在發展中眾耕農莊堅持生態優先,發展綠色産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在産業佈局上,實行以點成線、以線帶面,融合發展;在建設模式上,採取統一規劃、政府扶持、社會參與,聚集人氣;在內涵開發上,把鄉村旅遊植入溝域經濟發展中;在市場行銷上,突出特色,打造天津薊州區鄉村旅遊名牌。



三、文旅融合,打造耕讀文化新品牌

耕讀文化是一種以半耕半讀、耕讀結合為主要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的文化觀念。耕讀文化是對“鄉土中國”的一種歷史追憶,是對農耕時代鄉村生活的一種精神嚮往,是對抱樸守真心靈生活的一種崇尚回歸。目前很多孩子特別是生活在城市裏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缺少耕讀文化的體驗和感受,眾耕農莊通過後營寨基地,建設耕讀大學堂、茶室等建築,營造讀書、書法、耕讀文化學習和畫畫、茶藝、鄉村DIY、山地果蔬採摘等勞動的體驗活動。不僅符合現代人對傳統耕讀文化生活的嚮往,也是鍛鍊孩子的很好方式,能夠讓孩子更多地融入自然環境,體驗傳統勞作的辛苦與樂趣,釋放身心的自由,陶冶性情、回歸自然。

四、借助民俗,打造傳統手工集聚地

眾耕農莊所在的後營寨以前是戚繼光將軍屯兵屯糧供給的地方,融入了全國各地軍人帶來的傳統工藝。眾耕農莊將後營寨周邊很多村莊眾多傳統手工的民俗文化在這裡進行整合,從而擴展到整個薊州區的傳統手工集聚地,形成相關的産業鏈,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手工文化的同時提升周邊百姓的生活品質,豐富旅遊的業態,使眾耕農莊有了更強的吸引力。手工豆腐、古法燒酒、傳統米酒、麻醬雞蛋、古法做醬、腌菜、風雞臘肉、木藝、陶藝等各種手工學習和體驗項目,深受從幼兒園到大學生再到社會各界人士的歡迎。


專家評語:通過原創設計,打造漁樵耕讀文化氛圍;通過産業融合,發展旅遊、高端民宿接待、特種雞觀光與養殖及各種鄉村DIY體驗活動等,打造天津薊州區鄉村旅遊名牌;通過文旅融合,打造耕讀文化新品牌;借助民俗,整合周邊很多村莊眾多傳統手工的民俗文化,打造傳統手工集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