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小南河村
饒河縣委、縣政府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局出發,從探索推進鄉村振興新需要出發,發揮第一書記的“能人外力”優勢,在三年時間裏,從窮到“花錢等救濟,吃飯靠天收”到“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通過走旅遊與産業互哺互促的路子,一個村莊悄然改變。
一、基本情況及發展背景
小南河村坐落在《烏蘇裏船歌》中唱到的美麗的大頂子山下,與四排赫哲族鄉東西相望,在民間素有烏蘇裏船歌船頭船尾之稱,但卻是全縣有名的貧困村。小南河村有226戶村民,因為是坡地、小氣候,一直以種植玉米為主要收入來源,多年來的玉米保護價,讓農民養成了靠天吃飯、冬閒半年、隨遇而安、不思創業的思維模式。小南河村第一書記駐村後,帶領村“兩委”摸索出獨具小南河特色、效果凸顯的鄉村旅遊發展模式,調動全員參與,促進小南河村脫貧致富全面發展。
二、主要做法及案例啟示
(一)能人引領,變“要我致富”為“我要致富”
窮則思變,充分發揮“能人”效應。
1.規劃引領定思路。小南河村因為窮,仍然保持著比較原始的木刻楞房子,這些在村民眼裏不起眼的“破爛”,第一書記卻透過攝影人的獨特視角發現了商機和財富。並最終確立了以大頂子山景區為背景,以饒河大美濕地為依託,以小南河獨特關東民俗資源為特點,打造“民俗攝影旅遊基地”,發展特色鄉村旅遊的總體思路。從全域旅遊的大視角,及時制定了《小南河民俗村整體改造規劃》,確立了下一步民俗旅遊村升級改造等文旅項目和小型生産加工項目建設,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民脫貧鞏固提升,按項目規劃引導實施。
2.黨員幹部齊帶頭。村“兩委”不等不靠,立即行動,深入村民家中做思想工作,對於觀望戶、反覆戶、懶散戶不厭其煩、耐心細緻地幫助解決疑惑。借資購置倣古花布、年畫、窗花等裝飾品以及紅燈籠贈送給沿街百姓,打造了傳統老作坊和兩條比較古老街道作為攝影旅遊基地雛形,建立網店,銷售當地農副産品及蜂蜜等。村“兩委”班子成員,翻磨盤、釘爬犁、挂燈籠,烘托出特性鮮明的老關東氛圍,用行動來感染村民參與。
3.經濟效益“來説話”。利用攝影人的資源,通過微信平臺等媒體宣傳,以特有關東文化,吸引了首批省外遊客和大量周邊縣區、農場遊客前來觀光。同時,以《兩天三萬元,我們村的“網際網路+”》為題,在村裏的微信群宣傳通過微店2天在網上銷售3萬元的蜂蜜,先期運作的“農家樂”飯店也見到了效益,最多的一家年增收入近10萬元。通過效益的引導、真情的感召,使越來越多的黨員、群眾參與進來。
(二)協會代管,變“粗放管理”為“自我管理”
立足長遠,通過協會實現運營管理規範化。
1.明確專業分工,提高組織化程度。協會設立農家樂餐飲部、旅遊部、種植部、養殖部、文藝部、銷售部和攝影宣傳部7個部,公開推選群眾公認能人擔任協會會長和各部門負責人,會員按照專業特長和發展需求分別編組,各部門分工明確,職責清晰,既獨立工作又相互配合,實現了對會員有效管理。
2.建立規章制度,促進規範化建設。制定旅遊協會章程、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出臺相應的標準,提升農民紀律規矩意識。如餐飲部統一全村“農家樂”衛生標準和價格,建立準入標準和信譽評價懲戒制度。種植部為配合農業觀光旅遊,對種植向日葵和油菜花海進行統一規劃,各部門之間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村“兩委”與協會工作互融互促,在管理上堅持民主、公開,最大限度激發黨員幹部群眾創業熱情。
3.統一模式管理,提升專業化水準。把村內分散16家“農家樂”實行“標準、價格、接待、分配、結算”的“五統一”管理模式,旅客食宿接待由協會統籌安排,避免不良競爭損害遊客利益。統一推出“六大盆”傳統農家美食。在旅遊産品設計上突出體驗性、特色性、原産地等,打造具有地方特色菜品、住宿、娛樂等,促進鄉村旅遊健康發展。
(三)公司經營,變“單打獨鬥”為“抱團發展”
建立健全符合市場規律的利益共用和風險共擔機制,註冊成立黑龍江小南河農業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1.創新入股機制,全民參股受益。村民可認購公司股份,每股股金2000元,自願認購、營利分紅,募集股金10萬元;貧困群眾以提供勞動力等形式入股。嚴格按照公司法和章程經營運作,通過手工藝製作、表演、服務、生産等形式加入到旅遊服務業中,形成以點帶面發展模式。
2.樹立品牌意識,實行品牌行銷。註冊“小南河村”“南河冷菊”4大類37件商品商標、辦理條碼,推出農家辣椒醬,恢復酒坊、油坊、豆腐坊、綠色種養殖及加工等與旅遊相關産業,組織村民拍辣椒醬宣傳片,組織村民把小豆腐、凍餃子做成禮品,把小菜園沒上化肥雜糧打上包裝銷售。參加全省“第一書記年貨大集”,帶領村民銷售農副産品10余萬元,使小産品和大市場成功對接,小南河品牌效應初步彰顯。
3.擴大合作經營,實現互利共贏。公司與省內外多家旅行社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在東極旅遊線路中增加小南河旅遊線路,三年前一個旅遊為“零”的小村子,已通過旅行社接待團體遊客2萬餘人次;通過擴大知名度和社會信譽,省市組織部門從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角度進行了扶持,與兩家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依靠社會資本的介入擴大公司規模,承建辣椒醬廠廠房及設備採購,主打“小南河村牌”辣椒醬,2019年預計生産100萬瓶,帶動其他農副産品銷售600萬元。
(四)文化牽動,變“風光吸引”為“民俗傳承”
小南河村注重利用原汁原味關東文化發展鄉村民俗休閒旅遊,提升旅遊産業文化底蘊,使文化成為塑造文明村風、早日實現小康生活的重要載體和手段。
1.保護傳統村落建築文化。村內建設圍繞打造原汁原味東北古村落建築風格進行配套設計,把全村老木刻楞房、老屋等歷史建築作為重點對象進行保護和恢復,重點打造9處特色關東民俗屋,3家傳統老作坊等傳統工藝家庭作坊,在村內統一規劃建設“東北古村落樣板區”,提升傳統建築文化價值。爭取了小南河村鄉村旅遊富民工程、大頂子山森林公園綜合開發項目資金1400萬元,為旅遊綜合全面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援。
2.開發體驗鄉村民俗文化。開發“二月二開耕節”“乞巧節”“端午情”等系列民俗文化項目,與遊玩項目相結合,讓遊客在娛樂中體驗鄉村民俗。復古老關東婚禮場面,把婚禮和鄉村旅遊結合起來,體驗老關東感覺。婚禮中使用的囍屋、馬、花轎等,都成為旅遊體驗項目,讓遊客找回鄉愁的味道。
3.融合現代文明文化。村內別具東北農村特色“福屋”成為浙江衛視《我們十七歲》明星真人秀節目“過大年”專輯主要拍攝地。招引了北京超姆影視公司在小南河村建設影視基地拍攝赫哲族抗戰題材電視劇《黑金部落》。吸引了《金燦秋色》劇組踩點籌拍電視劇。明星住過的“福屋”和影視基地成為小南河旅遊的現代文化景點,使小南河村形成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交織相融的氛圍,在省發改委和相關部門支援下,小南河村被列為黑龍江省鄉村民俗旅遊示範村。
三、經驗啟示與發展思路
(一)好的引路人是鄉村旅遊成敗的關鍵
小南河的實踐證明,通過“外力能人”獨特的視角發現自身的旅遊資源,變廢為寶,引導建立了“黨支部+公司協會+協作行銷”運營模式,真正起到用好外力、激發內力,用好能人、帶動閒人,形成幹事創業合力。只要有一個能實心實意關心群眾冷暖、能踏踏實實紮根農村、以農民為主體,全心全意帶領村民走致富路的引路人,村民們就會全力地支援她、擁護她、相信她,就會最大程度贏得民心,可以最大限度帶動村“兩委”和廣大村民幹事創業,引領群眾轉變思想觀念,因地制宜建設新農村,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二)鄉村旅遊必鬚髮揮地緣優勢促進鄉村融合發展
小南河村將生態底蘊和比較優勢進行合理配置,實現鄉村旅遊帶動全村致富的可持續發展,將粗具規模的鄉村旅遊經濟延伸到農副産品加工、影視文化帶動,彰顯其個性和特色,形成獨特的地域符號,形成特有産品系列化、種養生態化、環境園藝化的高效鄉村文旅發展格局,不僅拓展農業增值空間,開闢農民增收渠道,而且促進農村全面進步,更好地實現鄉村産業振興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初步顯現出小南河村全面振興與高品質發展相得益彰效應。
(三)鄉村旅遊要有理念傳承
只有在一個正確的理念和目標下,才能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做到少走彎路、不走彎路,才能帶領村民克服一切困難,做好鄉村旅遊工作。從小南河由貧困鄉村到旅遊經濟發展的歷程來看,在鎖定堅持特色鄉村旅遊發展的總體目標後,就要做到咬定綠水青山、金山銀山不放鬆,一屆接著一屆幹,最終幹出效果、幹出水準,這種傳承成為堅持發展良性迴圈的核心,有力保障了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的持續深入推進。真正通過鄉村旅遊帶領全村各項産業全面健康發展,使村民走上脫貧致富的新路。
專家評語:能人引領,變“要我致富”為“我要致富”,充分發揮“能人”效應;協會代管,變“粗放管理”為“自我管理”;公司經營,變“單打獨鬥”為“抱團發展”,建立健全符合市場規律的利益共用和風險共擔機制,註冊成立黑龍江小南河農業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文化牽動,變“風光吸引”為“民俗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