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訪談 > 全國鄉村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 旅遊扶貧成長型
舊牛棚變客棧 貧困戶變老闆

——雲南省德宏州下動劈村

發佈時間:2019-07-18 16:28    來源:中國網    作者:


 一、基本情況

德宏州盈江縣蘇典鄉蘇典村下動撇村民小組,隸屬於蘇典鄉蘇典村動劈自然村,距鄉政府9公里,面積1.76平方公里,共有水田302畝,每人平均1.3畝,林地12560畝,每人平均53畝,平均海拔1660米,年平均氣溫13℃,年降水量3553毫米。現有人口57戶246人,其中建檔立卡戶有33戶143人,設黨小組1個,有黨員5名,建有黨員文化活動室1間。群眾收入主要以草果種植和黃牛養殖為主,2014年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為1500元,曾是全鄉最貧困的村民小組。為加快推進下動劈脫貧攻堅步伐,盈江縣委、縣政府緊緊抓住“5·24”“5·30”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機遇,依託下動劈的自然資源和民族文化優勢,把恢復重建與旅遊産業發展、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民族團結、基層黨建等有機結合,通過實施“政府+村組+合作社+農戶”的扶貧開發模式,帶動了村組經濟的發展,增加了村組群眾的收入,走出了一條發展鄉村旅遊帶動村民脫貧致富的路子。



二、主要做法和扶貧模式

(一)整合資金,打造特色村寨。過去,下動劈交通不便,是晴通雨阻的土路,村民生産出來的農産品均靠人背馬馱到蘇典集市上賣,嚴重制約群眾生産生活發展。特別是“5·24”“5·30”地震,對下動劈小組民房造成嚴重損毀,為儘快恢復群眾的生産生活,加快恢復重建進度,解決群眾後顧之憂,盈江縣委政府緊緊抓住恢復重建機遇,在充分調查了解的基礎上,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結合下動劈豐富的自然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秀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民族文化,深入挖掘傈僳族建築風格和民風習俗,在村莊建設上不搞鋼筋混凝土的建築,而是按照傈僳傳統民居並結合現代先進技術把簡陋的茅草房打造成精品木楞房,既保留了傈僳族民房的特點,同時也順應了旅遊發展的需要。積極整合發改、財政、文體、廣電、旅遊、住建等多個部門涉農資金3000多萬元,著力打造寨門文化、籬笆文化、石頭文化、農耕文化、歌舞文化、水文化,規劃建設了特色民居、村莊道路、闊時文化廣場、農耕文化園、傈僳服飾展示館、攔水壩、景觀湖等旅遊基礎設施,將寨門文化、石頭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做到有機融合,整體推進。現在的下動劈,可以説是舊貌換新顏,寬闊整潔的水泥石板路面,錯落有致具有濃厚傈僳民族文化的傳統傈僳民居,乾淨整潔的庭院,山清水秀、小橋流水,環境優美,民風淳樸,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親身體驗傈僳族的民風民俗。



(二)示範引領,建設民宿客棧。在起初動員建設民宿客棧時,部分村民瞻前顧後、思想抵觸,沒人願意將自家改建成農家客棧。在村小組長帶頭示範下,村民看到了開辦農家客棧的發展前景,紛紛主動要求加入改擴建農家客棧的行列,積極配合政府、村幹將原來的牛棚、房屋改建成民宿客棧,再加以傈僳族獨有的特色裝飾,形成了獨特的民宿客棧,吸引各地遊客前來體驗遊玩。現在,隨著遊客的增多,每年村民的收入不斷增加,觀念得到大幅轉變,積極性高漲,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三)産品豐富,産業不斷延伸。過去,由於下動劈地處偏遠,資訊閉塞,群眾思想落後,在生産生活方式上,依然沿用“靠山吃山”、傳統種植的模式,沒有其他經濟來源。按照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根據現有的條件,結合下動劈具有特色生態、民俗等特點,通過徵求村民意見,規劃建設民宿客棧,在農家客棧形成一定規模後,為規範鄉村旅遊發展,下動撇村民小組以客棧經營為基礎,成立了旅遊合作社,合作社由19戶客棧戶主組成,制定完善管理制度,明確“5+3+2”的資金分配模式,即客棧收入按照戶主50%、合作社20%,同時兼顧其他村民部分為30%,平衡兼顧集體和個人的利益。為支援鼓勵和調動村民積極性,形成以點帶面的效應,對首農開辦農家樂的村民補助3萬元。現在,隨著遊客不斷的增多,在以民宿客棧為基礎的前提下,逐步增加了傈僳族節日闊時節,農家樂,發展庭院經濟和菜園子經濟,打造水上樂園,實施湖區冷水魚養殖,增設小船環湖遊、垂釣、露營地等項目,著力將下動劈打造成依山傍水、錯落有致、竹樹環繞、體驗遊玩的民族特色宜居鄉村,建成了融詩蜜娃底(黃草壩)高山草甸風光、傈僳族傳統文化風情、民族美食、民族文化展演、自駕旅遊等為一體的傈僳族文化部落,使服務産品更加多元化,德宏州盈江縣下動撇村民小組正逐步成為各地遊客體驗鄉村民族文化的新的旅遊目的地。



(四)形式多樣,助推脫貧致富。從當初的單一依靠提供住宿,發展到現在的食、住、行、遊、購、娛,增收致富的方式逐漸增多,特別是以春節、國慶黃金周為契機,積極舉辦盈江闊時節暨詩蜜娃底鄉村旅遊音樂會等系列鄉村旅遊活動,村內群眾向遊客出售自産自銷的刺竹筍、草果、楊梅醬、蜂蜜、野菜和生態茶等土特産品,實現戶均收入6000多元,年每人平均收入從2014年的980元提升到2016年的3900元。據不完全統計,自2015年7月以來,下動劈共接待遊客2萬餘人次,農家客棧及餐飲收入70余萬元,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主要途徑,真正實現了牛棚變客棧、農民變老闆、貧困山村變旅遊天堂的轉變。



三、取得成效和經驗啟示

(一)有利於加強城鄉文化交流,縮小城鄉差距。鄉村旅遊把一部分城市消費資金轉移到農村,增加了農村的經濟實力和農民的收入;合作社通過土特産品銷售給遊客後獲得收入,商品意識得到明顯加強。

(二)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發展鄉村旅遊的過程中,合作社通過農民素質提升培訓、旅遊服務培訓、感恩教育,使得該村在文化、經濟、社會、生態各方面都會得到較大的發展,村寨更文明、更進步、更先進,生態環境會得到改善和保護,群眾精神面貌得以改變。



(三)提高了旅遊業收入,宣傳了盈江。2018年,春節和黃金周共接待境內外旅遊者1.1萬人次,住宿收入3萬元,餐飲收入38萬元。下動劈鄉村旅遊的打造和系列鄉村旅遊活動的成功舉辦,充分展示了盈江秀美的自然風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良好的自然生態,提升了盈江的知名度、美譽度。

(四)助推了鄉村旅遊發展。在蘇典下動劈鄉村旅遊音樂會期間,立足下動劈獨特的自然環境特徵、淳樸濃郁的民族風情,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實現旅遊文化産業與民族節慶、美麗宜居鄉村、新農村建設、恢復重建、民族宗教、基層黨建、精準脫貧等共融發展,縣、鄉、村三級的聯動。



(五)提升了形象,凝聚了人心。下動劈鄉村旅遊的發展為拓寬旅遊業發展思路注入了新鮮血液,同時也為豐富農村基層文化生活,夯實農村基層黨建打下了堅實基礎,自發展鄉村旅遊後,採取合作股份制的經營模式,發展農家客棧和農家樂,集體的凝聚力得到大幅加強,村民的服務意識、商業意識進一步提升。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得到進一步豐富,聽黨話、跟黨走、感恩黨、唱黨歌成為潮流。如今的下動劈隨處可見富含傈僳特色的民族文化符號,安居樂業笑逐顏開的村民,熙熙攘攘的遊客,家家戶戶高懸的燈籠。


專家評語:抓住恢復重建機遇,結合豐富的自然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秀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民族文化,深入挖掘傈僳族建築風格和民風習俗,將簡陋的茅草房重建成精品木楞房發展鄉村旅遊。不斷豐富旅遊産品,建成了融詩蜜娃底(黃草壩)高山草甸風光、傈僳族傳統文化風情、民族美食、民族文化展演、自駕旅遊等為一體的傈僳族文化部落。以客棧經營為基礎,成立旅遊合作社,形成旅遊收益為經營戶、合作社、村集體共用的利益分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