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訪談 > 全國鄉村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 旅遊扶貧成長型
“扶貧車間”成為百姓致富“夢工廠”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羊槽村

發佈時間:2019-07-18 16:28    來源:中國網    作者: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寧夏涇源縣把發展旅遊産業作為全縣脫貧攻堅的主導産業之一,通過政策驅動、項目帶動、全域聯動,全力以赴推動旅遊産業發展。結合扶貧車間投資小,廠房設備、技術含量、年齡要求不高,工作時間寬鬆、適應面廣等特點,率先在發展優勢明顯的羊槽村建起旅遊扶貧車間。

羊槽村位於涇源縣東部,距縣城8公里,轄區生態資源豐富。北距甘肅崆峒山景區15公里,胭脂峽景區位於其中,發展旅遊産業條件優越。全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518戶2192人,2014年以來共識別貧困戶157戶701人,截至目前累計脫貧154戶687人,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26.5%下降至0.63%。村黨組織現有黨員54名,“兩個帶頭人”18名。2017年,通過實施旅遊扶貧到戶項目,共兌付旅遊扶貧專項資金16.5萬元。其中以刺繡、沙畫為主的旅遊商品加工21戶,補助資金10.5萬元;農家樂6戶,補助資金6萬元。截至2018年年底,旅遊扶貧車間累計吸納67戶村民參與旅遊商品生産,加工旅遊産品近5000件,回購近5000件(全部回收),支付加工費近3萬元,每人平均每月增收1200元左右,有效地促進了貧困群眾增收。

二、主要做法

(一)建設手工作坊,幫扶一個家庭。2017年,村委會經過摸底調查,確定了21戶會刺繡、懂沙畫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為扶持對象,參與旅遊商品加工與銷售。經過縣、鄉、村三級申報,爭取旅遊扶貧專項資金16.5萬元,建設旅遊扶貧手工作坊21個。村兩委和村婦聯廣泛動員全村留守婦女積極參與,採取“訂單式”加工銷售模式,生産加工刺繡等特色民俗商品,每戶平均增收1500元左右。

(二)夜校培訓指導,送來一技之長。充分利用村黨支部和村文化活動室建設農民夜校,以沙畫、刺繡等旅遊商品製作技能培訓為重點,先後聘請了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協會會長馬福榮、旅遊服務資深講師馬曉娟及區內外刺繡方面的有關專家。通過理論講解、互動交流,組織農戶實地觀看、實際操作等方式,利用晚上七點至九點半閒暇時間,在羊槽村村部舉辦“農民夜校”培訓班。實現了由傳統的輸血式救濟扶貧向造血式産業扶貧的轉變。不僅滿足了廣大農民的求知需求,提高了農民素質,還讓更多群眾足不出戶就能學到技能知識,提升貧困戶脫貧致富的能力,增強脫貧信心。

(三)建設扶貧車間,打造一個基地。在旅遊産業發展過程中,村委會認識到抱團發展的重要性,通過採用“村黨支部+合作社+龍頭企業”的發展模式,成立了胭脂峽旅遊商品專業合作社。引進了寧夏藍孔雀旅遊商品研發中心,通過整合村活動室和畜牧改良點建設旅遊扶貧車間,打造以布藝加工為主的沙畫、剁繡、串珠、繩編等旅遊商品製作基地。目前,通過精準培訓、訂單加工、定向回購等方式,為60名學員開展了沙畫、布藝加工、葫蘆燙畫、汽車坐墊編織4大類、60個品種的旅遊商品製作培訓。由企業提供原材料並簽訂加工回購協議,加工産品經驗收合格後,由企業直接回收並支付加工費,真正讓旅遊扶貧車間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夢工廠”。

(四)主動宣傳行銷,帶動全村發展。通過駐村第一書記的積極爭取,在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的大力支援下,羊槽村主動實施“走出去”戰略。以村為單位參加了“2017年海峽兩岸旅遊商品展暨‘食尚寧夏’美食狂歡季”和昆明“2017年中國國際旅遊節”,節會上羊槽村的旅遊資源與特色産品加工受到了相關企業的關注。羊槽村與6家企業簽訂了旅遊商品代銷協議,與雲南省九鄉民族刺繡公司達成民族刺繡技術互相交流學習的共識,與寧夏藍孔雀山莊旅遊發展有限公司達成了旅遊商品研發、訂單製作與銷售合作協議。貧困戶通過在旅遊扶貧車間工作,實現了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從而獲得持續性收入,實現了脫貧致富。



三、取得成效和經驗啟示

(一)小車間帶來好效益。通過建設旅遊扶貧車間,實現了“四嬴”目標。即一是解決了貧困人口就業問題,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進入旅遊扶貧車間務工,增加了工資性收入。二是結合農村産權制度改革,通過清産合資、股權量化,全村農戶變成了股東,獲取了財産性收入。三是村集體通過參與經營及出租扶貧車間,獲得了租金及經營性收入。四是有效降低了企業用工成本,擴大了企業生産經營規模,實現了産值增加、效益提升。

(二)小車間帶來好民風。白天旅遊扶貧車間是農民幸福的“加工廠”,晚上是農民掌握知識的“充電站”。在這裡,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一對一”的培訓,掌握了沙畫、刺繡等一技之長;通過大宣講與談心交流,掌握了黨和國家及區、市、縣的各項扶貧政策。堅定了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決心。一個小小的扶貧車間,促使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廣大群眾主動謀發展,架起了企業、村兩委和貧困戶的連接橋梁,促進了幹部作風轉變,形成了幹部群眾齊心協力脫貧攻堅、“擼起袖子加油幹”的良好氛圍。

(三)小車間帶動大産業。通過駐村幫扶、村企互動,以旅遊扶貧車間引領創業,既解決了農村留守婦女的就業增收問題,還有效破解了涇源縣旅遊商品“少亮點、缺賣點”的難題。通過車間加工、企業回購,批量加工生産特色旅遊商品,推動旅遊産業全鏈條發展。


專家評語:建設手工作坊,夜校培訓指導,建設扶貧車間,採用村黨支部+合作社+龍頭企業的發展模式,成立胭脂峽旅遊商品專業合作社,主動宣傳行銷,帶動全村發展,引進了寧夏藍孔雀旅遊商品研發中心,通過整合村活動室和畜牧改良點建設旅遊扶貧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