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訪談 > 全國鄉村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 景區帶動發展型
江口旅遊的“鄉味”路

——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

發佈時間:2019-07-18 16:03    來源:中國網    作者:


近年來,江口旅遊立足縣情特點,堅持把旅遊作為戰略性支柱産業,緊抓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機遇,以梵凈山優質旅遊資源為依託,緊扣景區帶動、回歸鄉村原真,讓旅遊充滿鄉土味,留住鄉愁。2018年,全縣接待遊客1380.15萬人次,同比增長35.02%,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59.25億元,同比增長96.10%。在鄉村旅遊方面,建成鄉村旅遊示範村4個,獲評全省甲級鄉村旅遊村寨1個,優品級客棧1家,4星級農家樂1家,新增四星級標準以上酒店3家。鄉村旅遊接待遊客599.9萬人次,同比增長26.3%,實現收入8.49億元,同比增長25.6%。鄉村旅遊成為帶動農民增收、農村脫貧的重要産業。

一、立足鄉土,堅持鄉村旅遊平民化道路

(一)堅持綠色生態重規劃。結合山水風貌、人文民俗、交通地理等特點,圍繞養生度假、休閒農業、特色文化、傳統村落等不同類型,以展示山水觀光、民俗體驗、農家記憶為特色,以“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幹農家活、享農家樂”為主要內容,高標準編制了《江口縣全域旅遊總體規劃》《江口縣“十三五”旅遊專項規劃》《江口縣鄉村旅遊發展專項規劃》以及9個特色鄉村旅遊扶貧發展規劃,50余個特色鄉村旅遊扶貧項目,結合“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保持鄉村的原真本色,著力構建“一品一特”鄉村旅遊的平民化發展格局。2014年以來,全縣農家樂從190家發展到488家,鄉村旅遊戶均年收入從3.2萬元提高到10萬元以上。太平鎮代表江口縣在全國發展鄉村民宿推進全域旅遊現場會上作交流發言,江口縣在全市第七屆旅發大會上做鄉村旅遊經驗交流發言。雲舍、寨沙景區、梵凈山景區先後成為全國發展改革系統生態保護與修復經驗交流現場會、全省2018年東西部扶貧協作推進暨項目觀摩、全省“文明如廁·從我做起”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推進會觀摩點。

(二)注重因地制宜建景點。堅持因地制宜、分類規劃建設的原則,重點打造了寨沙侗寨、雲舍土家第一村、漆樹坪羌寨、提溪土司城4個特色鮮明的民族文化鄉村旅遊景點;寨抱村、快場村、孟家屯、江溪屯、苗漢溪5個健康生態的山水體驗鄉村旅遊景點;黃岩、張家坡、封神墥、韭菜4個原始古樸的傳統村落鄉村旅遊景點;魚糧溪農業公園、駱象生態茶園2個農旅一體化的休閒體驗鄉村旅遊景點,實現了“農村”到“景區”轉變。2016年,雲舍村入選首批“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

(三)積極推動共建共用。有機整合以梵凈山為核心的生態文化、民俗文化、佛教文化、紅色文化等旅遊資源,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實施“1+N”村寨提級改造工程,村民利用自家已有房屋自主經營、入股經營、委託經營農家樂,村民成為鄉村旅遊資源的提供者、受益者。引進貴茶集團、梵韻緣、貴州苗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把茶葉、紫袍玉、山野菜等土特産加工成適銷對路的地標式“旅遊商品”,村民進園務工拿薪金,出售特産有資金。



二、景區帶村,促進鄉村旅遊聯動式發展

(一)全力打造特色村寨。按照“旅遊統籌,景城一體,全域推進”的産業提升發展思路和“抓龍頭、連金線、帶亮點”的全域旅遊工作路徑,在全縣精心打造一批景區景點、精心培育一批特色旅遊商品品牌、精心建成一批鄉村旅遊特色村寨,推進旅遊資源的有效開發和服務的全面提升。在世界自然遺産地梵凈山的旅遊帶動下,提升打造了梵凈山、亞木溝、雲舍3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寨沙侗寨、魚糧溪農業公園2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帶動梵凈山村、寨抱村、梭家村、壩梅村、河口村等13個村寨走上旅遊路、吃上旅遊飯。

(二)全力促進産業融合。①“旅遊+農業”,打響“梵凈山珍·健康養生”品牌,採取“園區+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基地”等多種模式,打造鄉村旅遊“聯合體”,延伸致富産業鏈,強化産業帶動輻射作用。相繼打造了魚糧溪農業公園、駱象生態茶園2個農旅一體化的休閒體驗鄉村旅遊景點,魚糧溪農業公園成功申創為四星級農業公園、3A級旅遊景區成為鄉村旅遊樣板。②“旅遊+文化”,穩步推進梵凈山景區大門外移及基礎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打造提升沿線景區景點,保護好傳統村落和民族村寨,實現了“農村”到“景區”轉變。③“旅遊+電商”,整合農村資源、勞動要素和閒散資金入股到企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把返鄉的高校畢業生、優秀青年培訓為電商“主力軍”,將農特産品及旅遊産業通過電商網路行銷渠道向外推廣。探索建立“政府+公司+旅遊協會+農戶”長效互利共贏機制,實現農民從旁觀者到參與者、股東的轉變。目前,已建成江口縣太平鎮快場村生態旅遊專業合作社、興隆村旅遊商品加工等旅遊專業合作社,發展茶業、果蔬、花卉等涉旅合作社400多個,入股群眾達3000余人。

三、用活政策,破解鄉村旅遊缺資金難題

(一)突出政策引領。出臺《江口縣扶貧小額信貸貼息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優惠政策,設立全域旅遊發展專項資金,對全域旅遊、鄉村旅遊、旅遊扶貧等特色産業實行貼息貸款,給予企業優惠配套政策支援,引導企業參與旅遊扶貧開發,以體制機制創新催生全社會參與鄉村旅遊發展動力。

(二)政府精準投入。圍繞景區建設,按政府資助70%,群眾自主投入30%的“幫7齣3”激勵機制,加強周邊農村房屋立面和庭院環境改造,破解了群眾不想改造、不敢改造、沒錢改造難題。創新推出政府、旅遊部門、銀行、擔保公司、項目業主“五位一體”項目融資新模式,破解了金融機構不放貸、貧困群眾不敢貸難題。同時,成立梵凈山擔保公司,與國家開發銀行貴州省分行、農業銀行江口支行、建設銀行江口支行、江口縣信用聯社等金融機構建立“群眾貸款、政府擔保、銀行放貸、財政貼息”的金融借貸平臺,為120戶貧困群眾爭取到金融支援2300萬元。如在寨沙侗寨打造過程中,政府引導群眾按照統一規劃在原址上改造重建,幫助74戶群眾協調貸款資金1636余萬元,並鼓勵群眾多方自籌資金500余萬元。

(三)企業大力幫扶。創新“以景帶村”“以企帶戶”模式,企業“帶村幫戶”,借助景區龍頭企業的資金優勢和行銷平臺,抽取企業收入一定比例資金用於當地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在用工和收購農産品的過程中,優先考慮和保障當地村民。金奧旅遊公司開發亞木溝景區,為寨抱村當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60個,帶動群眾20戶從事鄉村旅遊。三特公司經營梵凈山景區,優先吸納失地農民、經濟困難戶和就業困難戶就業,每年從景區門票收入中拿出5%作為旅遊發展專項資金,用於支援村基礎建設、産業發展等,帶動景區沿線10余個村的群眾發展鄉村旅遊增收致富。梵凈山景區成功入選2016年全國“景區帶村”旅遊扶貧示範項目。

(四)完善利益連結。引進行業龍頭企業(涉旅企業)參與市場開發、産品包裝和經營管理,整合農村資源、閒散資金和勞動要素入股到合作社,形成“政府+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模式,實現了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和農民變股東的轉變。建成太平鎮快場村生態旅遊、興隆村旅遊商品加工等涉旅合作社550個,入股群眾10319人,全縣農村合作社擁有資産總額達2203萬元,商品銷售收入7632萬元,實現利潤104萬元,促進農民戶均每年增收6000元以上,帶動1500余人脫貧致富。

(五)群眾積極參與。鼓勵群眾通過“精扶貸”方式籌集資金,帶動景區周邊想創業、敢創業的貧困群眾發展鄉村旅遊。同時,引導貧困群眾盤活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使用權等資源,採取股份制、捆綁制、合作制“三制合一”方式參與鄉村旅遊發展,實現增收致富。2014年以來,全縣通過發展旅遊扶貧帶動貧困人口5649人,輻射帶動2萬多人增收致富。侗家驛棧、一碗水等9家農家樂入選中國鄉村旅遊金牌農家樂。


專家評語:積極推動共建共用,實施“1+N”村寨提級改造工程;景區帶村,促進鄉村旅遊聯動式發展,全力促進産業融合;引導貧困群眾盤活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使用權等資源,採取股份制、捆綁制、合作制三制合一方式參與鄉村旅遊發展,實現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