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中國訪談>治荒新聞

鄂爾多斯把綠色作為最重底色

發佈時間: 2017-09-18 丨 來源: 新華絲路 丨 作者: 丨 責任編輯: 韓得爾

鄂爾多斯生態植物園

鄂爾多斯總面積8.7萬平方公里,境內毛烏素沙地、庫布其沙漠和丘陵溝壑區、乾旱硬梁區各佔全市總面積的48%,是我國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地區之一。長期以來,我市始終堅持將以治沙造林為主的生態建設作為最大的基礎建設和立市之本。特別是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築牢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鄂爾多斯防線,以創建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統籌推進國家和地方重點生態工程。截至2016年底,全市森林資源面積達到了3480萬畝,森林覆蓋率和植被覆蓋率分別達到26.7%和75%以上,較2000年提高14.54個和40個百分點。

全國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監測結果顯示,全市荒漠化土地面積較2009年減少了318萬畝,年均減少63.67萬畝,減少面積佔全區同期減少面積的24.97%;沙化土地面積減少25.78萬畝,具有明顯沙化趨勢的土地面積減少19.41萬畝,流沙面積減少553.49萬畝。目前,境內毛烏素沙地和庫布其沙漠治理率達到70%和25%,毛烏素沙害基本消失,庫布其沙漠趨於穩定,全市生態總體惡化趨勢趨緩,重點治理區生態得到明顯改善。初步走出了一條具有鄂爾多斯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被兩院院士稱為“中國乾旱與半乾旱地區實現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典型範例”。

造林綠化快速推進,人居環境顯著改善

依託國家林業重點工程,大力發展地方林業生態工程,全力推進生態建設,形成了國家林業重點工程和地方林業生態工程雙輪驅動,個體、集體、國家一齊上的新局面。2000年以來,全市累計完成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等國家林業重點工程人工造林764萬畝、飛播造林785萬畝、封育407萬畝。在造林綠化工作中,我市堅持綠化與美化結合,造林與造景並舉,努力提高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數。在城市核心區和人口聚居區集中建成伊克昭公園、婚慶文化公園、母親公園等大型公園150個,建成烏蘭木倫河音樂噴泉廣場、青銅器廣場、成吉思汗廣場等休閒廣場37個。截至2016年底,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3.27%,綠地率40.26%,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31.13平方米,生態、宜居、和諧已經成為鄂爾多斯的一張新名片。2013年捧回了最高綠化榮譽,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綠化模範城市”榮譽稱號。鄂爾多斯生態的改觀也引起了國家和自治區的高度重視,“全國灌木林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會”“全國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工程建設現場會”和“全國防沙治沙現場會”等大型會議相繼在鄂爾多斯召開,贏得了“全國防沙治沙先進集體”“全國綠化先進集體”“全國三北防護林建設突出貢獻單位”和“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獎”等榮譽稱號。

生態保護全面加強

在深入推進生態建設的同時,完善了以森林公安、資源林政、森警、防火、森防為主的林業執法和保護管理體系,有效保護森林資源。一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執法力度。“十二五”期間,全市累計投入4647萬元用於森林公安基礎設施和裝備建設,新建基層派出所9個,完成了17個基層派出所功能區改造工作。目前,全市33個基層森林公安派出所中,有國家一級所1個、二級所8個、三級所6個。“十二五”期間,累計開展各類專項行動32次,查處涉林刑事、行政案件3009起,打擊違法行為人3335人,收繳罰沒款3241萬元,形成了打擊涉林違法犯罪行為的高壓態勢。二是完成了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編制了《鄂爾多斯市旗區級林地保護利用規劃(2010-2020年)》和《市森林經營方案》。“十二五”期間,全市累計審核申報徵收佔用林地項目1257個,面積1.75萬公頃,審核審批率100%,森林實際採伐量8.35萬立方米,為自治區下達總採伐限額的7.7%,憑證採伐率100%。三是組建專業、半專業撲火隊伍116支1800余人,形成了以森警為教導隊,旗區專業隊伍、鄉鎮蘇木半專業隊伍和護林員隊伍為主體的森林草原防撲火隊伍。建成了覆蓋全市重點火險區的森林草原防火遠端監控系統,監控面積2.17萬平方公里,監控覆蓋率和瞭望率達到80%以上。建成國家級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標準站9個、國家級森林病蟲害中心測報點5個,主要森林病蟲鼠害成災率控制在7‰以下。四是建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7個,旗縣級自然保護區1個,保護區總面積1346.78萬畝,佔全市總面積的10.35%。建成國家級濕地公園1處、國家級生態公園1處、國家級森林公園1處、自治區級森林公園3處,國家沙漠公園建設試點2處。五是天保工程實施以來,全市累計完成公益林建設面積1147.96萬畝,享受國家級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面積1866.52萬畝,累計補償資金13.12億元。地方公益林天保工程管護面積3633.58萬畝,全市護林員總數達到12萬人,其中專職護林員5300人。

林沙産業蓬勃發展,惠農富民效益凸顯

鄂爾多斯現有灌木資源面積3007萬畝,佔森林資源總面積的87%。立足灌木資源優勢和平茬復壯的特徵,堅持“生態建設産業化、産業發展生態化”的方針,初步形成了以原料林基地建設為主的第一産業,以林沙産品研發、加工、銷售為主的第二産業和以生態旅遊為主的第三産業。目前,全市林沙産業原料林基地面積達到2553萬畝,其中沙柳617萬畝、檸條981萬畝、楊柴451萬畝、山杏34萬畝、沙棘56萬畝、梭梭7.5萬畝、葡萄2萬畝、海紅果2萬畝、蘋果0.35萬畝、紅棗1.9萬畝。以億利、東達等為代表的參與治沙造林及其相關産業開發的企業數量達到了80多家,培育了包括高原杏仁露、水域山、毛烏素生物質電廠在內的自治區級林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4家、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2家。全市杏仁露、海紅酒、沙棘飲品等主要林沙産品年産量3.5萬噸,人造板2.58萬立方米,生物質發電3.13億度,累計創造産值35.6億元、實現銷售收入31.5億元,帶動農牧民10萬人。依託生態建設形成的良好環境,大力發展草原觀光、沙漠旅遊等生態文化産業,建成了恩格貝、響沙灣、七星湖等生態旅遊景點20多處。林沙産業的發展,逆向拉動了生態建設,使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實現了多元共贏。

林改工作有序進行,林業潛力充分挖掘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一是完成了“明晰産權、承包到戶”的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任務。截至2015年底,全市累計印發林權證91999本,面積5683.8萬畝,農牧民經營集體林地的主體地位得以確定。同時對權屬存在爭議的林地進行調處,累計調處林權糾紛6420起、290.9萬畝,保障了農村牧區的和諧穩定。達拉特旗被確定為全國集體林業綜合改革8個試點示範縣之一,杭錦旗、鄂托克旗被確定為自治區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示範點。二是林權保護管理體系穩步推進。成立了“市森林資源資産評估管理中心”,建成市級林權諮詢服務中心1個、旗區級林權管理服務中心8個,完成了林權數據資訊入庫。出臺了《市集體林權流轉管理暫行辦法》。目前,全市已累計流轉集體林權789件,面積111.1萬畝,金額4.98億元。三是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建設成效明顯。全市已建成林業專業合作社27個,其中自治區級示範社5個、國家級示範社2個,入社農牧民1910人,經營林地面積40.4萬畝。同時,通過合作社的示範引領,以林下種養殖、森林旅遊和林産品加工等為主的林下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林下經濟總産值達到4.36億元。

國有林場改革工作。一是進一步完善國有林場基礎設施。“十二五”期間,累計爭取國有林場危舊房改造項目資金2.58億元,完成19個國有林場(站)危舊房改造項目1797套13.84萬平米。二是啟動了國有林場改革工作。成立了由常務副市長為組長的市國有林場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完成了全市26個國有林場專項摸底調研和數據錄入更新工作,圍繞明確功能定位、界定林場屬性、完善管理體制、創新經營機制、優化管理層級、維護經營區穩定、落實支援保障政策等方面,起草了《鄂爾多斯市國有林場改革指導意見》並經市人民政府第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生態文明有力弘揚,林業地位全面提升

生態文明建設是生態建設的載體,在林業生態建設的快速發展的同時,大力弘揚生態文明,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生態知識宣傳、教育,舉辦了杏花節、牡丹節,出版了《林業志》、《綠色之光》、《鄂爾多斯植物志》、《鄂爾多斯植物資源》、《鄂爾多斯蜜源植物》、《鄂爾多斯花卉》,啟動了《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和《鄂爾多斯林業生態變遷》的編撰,拍攝了《大漠長河》、《沙變》、《走進灌木王國》、《綠色和諧曲》、《綠色之光》等專題片,譜寫了《綠色的呼喚》、《鄂爾多斯生態美》、《綠色的夢》、《綠色鄂爾多斯》等林業歌曲,《綠色的呼喚》獲評全國“十大生態歌曲”。建成了鄂爾多斯生態建設成就展廳、恩格貝沙生植物園、七星湖生物館等生態道德教育基地,全社會熱愛自然、關注綠色、回歸自然等綠色健康的觀念和生活方式已經悄然形成。鄂爾多斯林業生態建設也吸引了國內外眾多媒體、作家和文藝家的關注,中央電視臺在《焦點訪談》、《新聞聯播》等欄目連續報道鄂爾多斯生態建設成就。大型系列報道《鄂爾多斯生態現象解讀》、《鄂爾多斯的綠色嬗變》反響熱烈,“鄂爾多斯生態現象”、“綠色風暴”成為了國內外的焦點,鄂爾多斯林業地位得到了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