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年間,王玉珊領上技術員,用拖拉機拉上樹苗,到村裏、到農牧戶家中,手把手地教技術。
踩著厚實的土地,輕風拂動著林中的枝葉,起伏的沙丘上下,楊柳、樟子松、沙打旺肩並肩地挺立著。刻有“功在社會,利在子孫,造福人類”碑文的紀念碑在層層疊疊的綠樹中矗立著。漫漫的綠洲記載著原新街治沙站黨支部書記站長王玉珊率領群眾治沙造林的英雄業績。
伊金霍洛旗地處毛烏素沙漠東北邊緣,歷史上,是一塊水草豐美的寶地,但由於人為過度開發和超載放牧,二十世紀中葉,這裡變得風沙肆虐。建國初期全旗有林面積僅為2.15萬畝,特別是五、六十年代三次大規模的開荒種地,全旗沙化面積達到3000平方公里,佔全旗總面積的50%,森林覆蓋率不足8.9%,植被覆蓋率不到47%,出現了沙進人退的嚴峻形勢。七十年代初期,220多公里長的毛烏素大沙漠日夜吞噬著大片的草原和農田,全旗近60萬公頃的土地,已有30%的土地被沙漠化,僅納林希裏一個鄉,幾年內竟有100多戶人家、近1000人背井離鄉。
“植樹造林、治理沙漠”,伊旗人民政府向全旗發出了響亮號召,抽調得力幹部分赴治沙造林第一線,擔任新街公社社長的王玉珊同志接到組織調令,擔任新街治沙站黨支部書記兼治沙站站長。
當時,新街治沙站總經營面積為25萬畝,經營區橫跨紅慶河、新街、臺格廟三個鄉鎮蘇木,其中流動沙丘佔60%。
為了改變“小風黃沙起,大風沙滿天”的現狀,王玉珊下定決心要和風沙做一場殊死的鬥爭。於是,他帶領技術員走遍了每個作業區的沙沙梁梁。在總結過去治沙造林經驗的基礎上,王玉珊大膽地提出:“零打碎敲不行,要幹就要大幹,進行大面積的封沙育林,把現有的點連成片,把片連成洲”。同時制定出“治沙站啃大骨頭做示範,科學技術加土辦法,動員群眾,走自己植樹治沙的路子”的治沙方案。
方案敲定後,他帶領治沙站職工在沙窩子裏搭起帳篷,揣上玉米窩窩,向荒沙宣戰。
他和全站職工一幹就是20年,黃陶勒蓋作業區、新街作業區、阿魯圖作業區……一個個變綠了,一座座沙丘固定了。大片的黃變成了大片的綠。建站到1989年間,他們造林達到20.7萬畝,保存面積達到14.4萬餘畝,18萬畝流沙被控制住了,植被覆蓋率從15%增加到60%,沙進人退的被動局面扭轉了。
人們永遠不會忘記,20年間,他和職工們與沙漠抗爭的情景,每天帶上乾糧,餓了燒堆火烤乾糧吃;渴了喝不上水,嘴唇總是乾裂著;風暴襲來,人能被黃沙埋半截。
人們永遠不會忘記,在每個農牧戶家中,在每個作業區那個滿臉皺紋的“黑臉老漢”動員群眾、指揮造林的身影,還有他對農牧戶常説的那句話,“你們不要走,把沙治住,將來這裡準是個好地方。”
20年間,王玉珊領上技術員,用拖拉機拉上樹苗,到村裏、到農牧戶家中,手把手地教技術。
“他整天在沙窩子裏跑,我給他做上一雙新鞋,跑上兩天回來連鞋頭子也沒了,僅有後面的鞋幫子,病了也顧不上歇息”他的妻子朱光蘭回憶説。
在治沙過程中,王玉珊與三個公社的村社制定了“一帶、二幫、三支援”的掛鉤計劃。為了實現這一計劃,王玉珊提議吸收作業區附近十幾名退下來的原大小隊幹部,擔任各作業區的隊長,加強治沙站與附近社隊的合作關係。
他領導治沙站職工與沙化嚴重的11個村聯合治沙造林,培養農牧民技術員267人,無償援助樹苗1250株,造林面積達到20萬畝,控制流沙30多萬畝。
在治沙過程中,王玉珊同志還積極參與科學研究,擴大治沙造林的成果。1978年初,他主動提出在新街地區搞飛播試驗項目,領導同意了他的請求。首次飛播試驗,飛播優良牧草1萬多畝,當年成活率達45%以上。10年,共完成飛播治沙73630多畝。1982年,中國林學會沙漠考察團組織的飛播鑒定會在新街治沙站召開,鑒定委員會認為,“播區5年之後,植物保存率為63.2%,播區植被覆蓋度由原來的5%—15%,增加到35%,由於成效顯著,新街治沙站榮獲了內蒙古自治區飛播種樹種草科研成果二等獎。
1978年王玉珊代表新街治沙站出席了全國科技大會和全國科學治沙會議,治沙站獲得國家“毛烏素沙區治沙造林技術科研獎”、“科研成果獎。”中國林業部授予治沙站“全國治沙造林先進集體”。王玉珊獲得全區林業系統先進工作者、自治區勞動模範光榮稱號。
新街治沙站68作業區70歲的治沙工人賽巴音爾回憶説,“當時這兒全是沙巴拉兒,路也沒,樹苗運不進來,我們用驢馱、人揹運進樹苗,不管風大風小每天都在栽樹,王玉珊同志總是親自來指揮、協調、技術指導”。
68作業區,位於當時的臺格廟公社臺格廟大隊,是與新街治沙站掛鉤的一個社隊,是少數民族聚集區,也是三個公社中沙化最嚴重的地方,由於肆意砍伐和過度放牧,全村50%的耕地嚴重風蝕沙化,其中20%土地完全沙漠化。幾場大風過後,沙丘就向前移動了20余米,有十幾戶社員先後被迫遷徙他鄉。留下來的也過著“連鍋也揭不開”的窮日子。
王玉珊與公社、大隊的領導多次商量治理沙漠的措施和辦法,並主動配合和幫助公社、大隊組織農牧民治沙造林行動。由於幹部群眾齊心協力,大隊和全公社有了不一樣的面貌,臺格廟蘇木(鄉)植被覆蓋率達到了75%。
時間見證了一切。王玉珊,用心血和汗水使風沙肆虐的不毛之地煥發出盎然生機,讓茫茫荒漠變成了一片綠洲。
然而,當王玉珊耗盡心血栽種的大片大片樹木抽出新條的時候,1989年3月29日,他卻永遠閉上了眼睛,終年59歲。
如今,王玉珊已經長眠于染綠的土地。他用大寫的人生在茫茫風沙線上,為後人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他的拼搏精神,深深地鑲嵌進後人的靈魂。
“在我的印象中,父親是個不善言語的人,總是不停地忙工作,雖然他沒有給我們留下多少物質財富,但他卻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我投入到綠色伊金霍洛的建設當中。”王玉珊最小的兒子原霍洛林場黨支部書記王學文對記者説道。
1989年8月,國務委員陳俊生在伊克昭盟視察工作期間,為王玉珊同志題詞。伊金霍洛旗黨委和政府為他立了紀念牌。1989年10月5日,中共伊克昭盟委員會、伊克昭盟行政公署作出了《關於向王玉珊同志學習的決定》,號召全盟各行各業的職工幹部學習王玉珊,推進伊盟的經濟開發建設,為伊克昭盟植被建設貢獻力量。
1992年,王玉珊同志紀念碑所在地被伊金霍洛旗旗委、政府命名為“伊金霍洛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