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德清,男,1951齣生,陜西省榆林市神木縣人,中共黨員。 2010年4月8日,他創辦了民營企業—鄂爾多斯市綠遠生態有限責任公司,公司註冊資金1840萬元,現有職工53人,其中大專學歷8人,教授1人,高級工程師1人,工程師6人,是一家集生態建設、環境治理、農業開發、種植養殖于一體的民營企業。公司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在實地考察與調研的基礎上,制定出一套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發展規劃。2011年由內蒙古自治區沙産業、草産業掛牌,授予“內蒙古沙産業草産業試驗示範基地”,2013年3月被杭錦旗林業局評為“林業造林綠化先進集體”。幾年的生産實踐下來,公司探索出一種生態經濟型防沙治沙模式,走出了一條生態、經濟、社會效益多贏之路。
一、創業初期困難重重
2010年,隨著國家對生態建設的重視力度逐步加大,發展前景和模式也愈發清晰,年近60歲的訾德清同志,捨棄曾經為他賺錢到缽滿盆滿的煤炭産業,將自己的煤礦轉讓出售,通過多種辦法籌措資金1億多元,在杭錦旗伊和烏素蘇木流轉土地32萬畝作為荒漠沙地生態治理試驗示範基地,其中包括移動沙丘12萬畝、固定沙地3萬畝、沙間凹地4萬多畝,重點發展梭梭林種植和梭梭嫁接肉蓯蓉産業發展。
初到庫布其沙漠化區域,到處浩瀚沙漠,寸草無生,生活在這裡的農牧民草場惡化非常嚴重,草牧場大多被沙漠或潛在沙漠化地塊所佔據,人和牲畜飲水非常困難,大漠孤煙,乾旱少雨,十年九旱,每每颳起大風暴時,所見之處到處黃沙瀰漫,一颳風就是好幾天,刀鋒狀沙丘滾滾如浪,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發展瓶頸非常明顯,發展牧業行不通,發展農業更行不通,缺水、缺電、缺財力、缺道路運輸條件、對外發展缺平臺,訾德清所承包區域的農牧民在承包前生産生活環境和品質可想而知,農牧民每人平均純收入也就幾十元,條件好一點的能達到幾百元。
二、直面困境,逆境重生
面對無水、無電、無路的惡劣環境,訾德清迎難而上,將他經營多年的煤礦轉讓變現後,開始向庫布其沙漠挺進。先後在試驗基地上修通10公里泥沙公路,打出350米的深井一口,修建了300立方米的防沙儲水池2座,購置了各類機械設備和生産車輛40多臺(輛),興建了生活、生産、科研、辦公用用房1500多平米,標準化飼養棚圈2000多平米,而這些也為他的沙漠肉蓯蓉事業墊好了基石。
創業初期,煤炭行業出身的訾德清,事業可謂順山順水,2010年期間,正值我國經濟建設大發展、大建設和國家投資高額期,煤炭行業發展在當時利潤很大,在內蒙、山西及陜西等地煤炭行業那是響噹噹掙錢行業。但是一次偶然機會,他了解到國家對生態建設重視和投入力度逐年加大,而且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庫布其沙區農牧民生活在嚴重的沙害之中,生活條件十分惡劣,他當機立斷,決定大力發展生態産業,發展沙漠支柱生態型綠色産品業,捨棄現有的煤業,去庫布其沙漠發展。當時,他的妻兒老小都非常反對,妻子好幾次跟他吵架堅決不同意,甚至都快鬧到離婚的地步,但是他堅持住了,他多次軟磨硬泡終於做通了妻子的思想工作,使妻子及家庭隨從人員都加入到庫布其沙漠創業大軍中,成為他的堅強後盾。夏天,庫布其沙漠酷暑難忍,訾德清每天從30公里之外的蘇木政府帶上50公升的飲用水,中午就和工友們一起在3米高的小帳篷裏休息一會,接著在40℃的高溫下繼續種草種樹,同時為當地農牧民搭建沙障3萬多畝,為農牧民增加1000多萬元,受到了當地政府和農牧民的稱讚。
當然,作為生態脆弱、生態建設任務繁重的杭錦旗來説,旗委、政府也非常重視引企造林、發展生態産業,在政策及技術扶持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援,這讓訾德清更加增添了發展的信念。
在前期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下,水、電、路及防護等基礎設施配套日臻完善,累計投入1億多元用於沙區建設。他的創業團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在流轉承包的沙化土地上栽植沙棗、沙棘、沙柳和雜交改良樹5萬多棵,種植了抗風沙植物5萬多畝;修建了1.5米高的鋼架網圍欄35公里,圍封了5萬多畝沙地。為他接著發展梭梭嫁接肉蓯蓉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
三、産業發展效益凸顯,回饋社會創業致富
2012年10月,訾德清同志又帶領公司職工在試驗基地2萬多畝梭梭的根部接種肉蓯蓉,梭梭嫁接肉蓯蓉産業是訾德清最看好的綠色朝陽産業,肉蓯蓉是人們對保健品類産品需求的福音,肉蓯蓉可以生吃,可以炒著吃,也可以深加工利用發展各類高附加值保健品,具有極強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它的産品功能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抗衰老作用、調整內分泌、促進代謝及強壯作用、促進脫氧核糖核酸合成、保護肝臟、抗疲勞等等作用,是現代都市化人群的高端消費品,是杭錦旗生態經濟林産業發展的一面旗幟,和甘草等産業發展可以説是並駕齊驅,為促進全旗乃至全市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發展帶來莫大機遇。從2013年開始,初步估算,綠遠公司通過發展肉蓯蓉産業及其他經濟産品每年可帶來近200萬元收益,並且隨著肉蓯蓉的成熟,産量逐年遞增,收益進一步增加,同時帶動了地方農牧民的經濟發展。
看到生態建設成果的同時,我們也欣喜地看到社會和經濟成果,被流轉沙區農牧民還成了勞動力入股參與生態建設的大軍。每年每逢公司植樹造林大忙季時,被流轉土地的沙區農牧民優先以勞動力支出形式參與到綠遠公司生態建設大潮中,種樹、養護澆水、修理網圍欄、修路等工作,為當地農牧民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以前,我們每天家裏呆著,啥事兒也做不了,沒營生。”一位正在植樹忙活的農民説,“現在自從綠遠公司的到來,每年種樹、澆樹等等,也能為我們帶來一定的收入”,讓訾德清創辦的企業每年可為當地農牧民每人平均2000多元的收入,既有效的為農牧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又增加了社會效益。
現在,綠源公司試驗基地的林木長勢非常良好,5萬多畝梭梭的成活率在80%以上,有的已達1.5米高,試驗基地的生態有了明顯的改善,風蝕程度減輕,沙化得到有效控制,草場又現勃勃生機。
截至目前,2萬畝梭梭接種肉蓯蓉已初步取得成效。2015年春採挖肉蓯蓉5000kg(鮮品),肉蓯蓉種子10kg,實現産值55萬元。今年初步估算,20000畝已接種成功的梭梭林,可採挖肉蓯蓉80000公斤,采收肉蓯蓉種子50公斤以上。肉蓯蓉産值可達400萬元以上。
經過幾年的摸索、試驗、推廣發展,杭錦旗梭梭肉蓯蓉人工種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初步形成規模。造林、接種、育苗技術進一步成熟,各級領導、社會各界、廣大群眾對梭梭肉蓯蓉的認識不斷提高,生態建設項目、碳匯林項目、林下經濟項目相繼啟動,使梭梭肉蓯蓉發展逐步走向産業化。
訾德清同志深情地説“庫布其沙漠這個大舞臺,發展前景其實很廣很有前途,在社會各階力量的關注和支援下,我非常有信心做大做強這張全國生態經濟林産業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