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中國訪談>治沙故事

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典型人物之八——寶日勒岱:一片有了名字的樹林

發佈時間: 2017-09-08 丨 來源: 新華絲路 丨 作者: 丨 責任編輯: 韓得爾

摘要: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寶日勒岱領著烏審召人,一棵樹一棵樹地種植,硬是在沙漠中開出了一條綠色之路。

牧區大寨烏審召的帶頭人寶日勒岱,1938年出生於烏審召一個貧苦牧民家庭。1958年起擔任布日都大隊副大隊長、大隊長、大隊黨支部書記、烏審召公社黨委委員。1966年12月起先後任烏審旗旗委書記、伊盟革委常委、自治區革委會副主任、中共中央委員、全國人大常委等職。1960年作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在北京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1964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多次受到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烏審召地處鄂爾多斯毛烏素沙漠腹地,歷史上曾是水草肥美之地,在連年的戰爭、乾旱、毀滅性的開墾後,生態環境逐漸惡劣,直至黃沙瀰漫,號稱“死亡之地”。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寶日勒岱領著烏審召人,一棵樹一棵樹地種植,硬是在沙漠中開出了一條綠色之路。雖然寶日勒岱後來搬離了故土,但烏審召的草木有了姓氏,千千萬萬的草木成長起來,成為覆蓋烏審大地的天然屏障。

統計顯示,截至目前,烏審召的森林覆蓋率由不足7%迅猛上升到30%,植被覆蓋率達到77%,牲畜頭數由8萬多頭上升到20多萬頭,林茂糧豐。

一條不斷延伸的道路

“每天晚上都做夢,夢見自己在故鄉的土地上種樹,那是我最開心最快樂的時候。”寶日勒岱的丈夫去世10多年了,這位孤獨的老人最割捨不下的是沙漠。

2003年,寶日勒岱退休後,每年都回毛烏素沙漠種樹。有一年,一些年輕人看到寶日勒岱在種樹,很好奇地互相談論説:“這個老太太是不是有病啊?這麼老了還來植樹。”寶日勒岱當即回答説:“是啊,我是得病了,得了職業病,栽樹就是我的職業病。”

對於採訪,寶日勒岱試圖婉拒,她説:“我老了,還能幹得動嗎?”寶日勒岱最多的時候一年回去8次,她還要接待治沙人,想要在毛烏素沙漠治沙,寶日勒岱的支援舉足輕重。

一項寫滿感恩的産業

如今的烏審召綠意盎然,引來無數的企業和治沙人,毛烏素沙地一度被認為是人工治理最合適的、最好的沙漠。不過,一批批治沙人來了又走了,其中還夾雜著一些騙子。此後,要想從烏審旗牧民手中租到沙地,寶日勒岱成了必不可少的中間環節。

寶日勒岱的電話總是響個不停,總有人請她到沙漠上看一看治沙的成果。熱心的人很多,但真正堅持幹下來的不多。有一個人,寶日勒岱給予了肯定,他就是內蒙古毛烏素熱電廠的董事長李京陸。

為了從牧民手中租沙地,李京陸找到了寶日勒岱,一開始寶日勒岱並不怎麼歡迎,懷疑他也是騙子。但李京陸的行動打動了她。

“他和別人不一樣,像是個幹活的人,他來了,牧民們的收入提高了,現在,他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寶日勒岱説,李京陸寧願自己虧損,也不會欠老百姓一分錢,有一年冬天,牧民手頭沒有錢了,李京陸就收購牧民的沙柳。現在,牧民們一年的收入能達到5萬到10萬元。

“這一切都得感謝寶書記。”富裕起來的烏審召人無不感恩他們的好書記寶日勒岱。

一位德高望重的智者

很多人並不認為寶日勒岱老了,因為她的影響力從來沒有老去,她能得到當地人的擁護,能聽懂牧民的心。

即便走上了領導崗位,寶日勒岱依舊沒有忘記艱苦的農牧民,常常頂風冒雪“向下跑”,為牧區爭取資源、謀發展。在牧民們心中,寶日勒岱永遠是他們的寶大姐、好書記。牧民間流傳著一句話:“跟她可不能胡説。”

想著那直徑1米粗的大樹,根部竟長達10余米,寶日勒岱笑了,她這麼多年的路,沒有走錯。現在,她是內蒙古防沙治沙協會副會長、沙産業草産業協會副會長,潛心研究未來沙漠的治理之路。

她滿腦子都是未來的計劃,還在為毛烏素尚未治理的700萬畝沙地挂心。牧民們富裕了,但也有一本難念的經,“沙地缺乏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寶日勒岱擔心,20年以後,目前的牧民們中的大部分幹不動了,那時候誰來治沙?寶日勒岱無數次地設想解決這個嚴重問題的方法,她希望這根接力棒能永不停止,讓治沙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