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中國訪談>治沙故事

重塑荒漠:綠樹稻穀荒中生

發佈時間: 2017-09-08 丨 來源: 中國日報網 丨 作者: 丨 責任編輯: 韓得爾

中國日報9月7日電 殷玉珍,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的一位普通農民,歷經30余載,將荒漠變為綠洲,在荒原上創造了奇跡。

近年來,她和家人在中國四大沙地之一的毛烏素沙漠腹地共植樹約6萬棵,覆蓋面積4000多公頃。

“與十多年前相比,我們家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52歲的殷玉珍告訴記者。

陜西長大的殷玉珍,當年因為父親的一句承諾,背井離鄉,嫁給了臨省鄂爾多斯市烏審旗的白萬祥。然而,呼嘯的狂風、肆虐的風沙、一望無際的沙漠讓她心灰意冷,也讓新婚燕爾的兩人陷入了貧困和孤寂。

在沙漠地區,沙塵暴有時會持續一個多月。黃沙不僅遮住了天,也困住了她的生活。她回憶道,要是趕上沙塵暴,全身都是一層土,甚至嘴巴和鼻子裏也全是土。

“那時候,這裡荒涼蕭條,好幾個星期都見不到人,”她説。離他們最近的鄰居都住在20公里以外的地方。

那時,哪怕是一個陌生人偶爾路過,也會讓她激動不已。為了留住過路人在沙漠中留下的腳印,她會在腳印上倒扣一個水盆。

“我一有空就去看看那腳印,看到那腳印就好像看到我的家人一般,”她説。

為了擺脫這種痛苦,殷玉珍決定開始種樹。“寧可種樹累死,也不能讓風沙欺負死。”

1986年,她和丈夫用打工賺來的錢買了600棵樹苗。他們把這些樹苗栽在房子周圍,日夜精心地照料著。

由於乾旱和大風侵襲,最終只有不到10棵樹苗成活。然而,他們並沒有灰心,反而堅守著這一絲希望。

殷玉珍説,只要有一顆樹能在這樣的環境中成活,就説明植樹造林可以實現。

之後,他們又從很遠的苗圃購進了5萬棵白楊樹苗。在歸途中,由於遭遇暴風,他們不得不把被風吹落的樹苗一次又一次重新裝上牛車。

樹苗終於是種上了,但之後一場不期而至的沙塵暴卷走了大部分樹苗。

這次失敗讓殷玉珍得出了經驗,即在種樹之前需要先栽種灌木叢,來降低風沙帶來的破壞。

如今,植樹面積已經達到了上千公頃,各種飛禽走獸也來此棲息。

殷玉珍説道:“從我開始種第一顆樹起,我就沒想過要放棄。為了保護地球,這個我們共同的家園,我會繼續種更多的樹,繼續像照顧我的孩子一樣照顧它們。”

看到殷玉珍的故事,她的鄰居們也紛紛加入到了保護環境的隊伍當中。目前,已有240多個家庭參與其中。每戶家庭在烏審旗的植樹面積已達20多公頃。該地區的植被覆蓋率也從十年前的45%增長到如今的85%。

隨著植被覆蓋率的增加,殷玉珍成了家喻戶曉的治沙能手。

夫婦倆植樹造林的舉動為他們贏得了英雄的稱號。儘管位於沙漠腹地,每年仍會有眾多遊客慕名而來,拜訪殷玉珍夫婦。

來自美國、德國、法國、南韓等國內的志願者也紛紛前來幫助他們植樹。

殷玉珍舉了一些外國志願者的例子,在她看來,外國志願者有著很強的環保意識。

“他們洗完臉後,會把洗臉的水拿來洗腳,最後還會拿去澆樹”,她説道,“雖然跟他們在語言交流上有些困難,但通過這些細節,我能夠看到他們真的是在節約用水。他們知道,在沙漠裏,水才是最珍貴的。”

殷玉珍數十年如一日的抗沙舉動為她贏得了眾多榮譽和獎項,其中包括南韓頒發的蓋亞獎。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給予其獎勵或邀請其演講,以此來宣傳環境保護。

殷玉珍對於家鄉未來的期望不僅僅是將其變成綠洲。她説,她已經著眼于成熟的商業化和産業化模式,以便實現可持續發展。

2005年,殷玉珍創建了一家農産品公司,銷售其自家農場裏的家畜和有機食品,同時生産一些産品,如小米、西瓜和玉米。

她想實現綠色迴圈經濟模式,即通過種樹來保墑,從而開展農作物生産。反過來,農作物既可以拿來出售,也可以用來餵養家畜。

當前,果樹採摘已成為農家樂的一大特色。同時,採摘也成為了當地的又一項收入來源。

殷玉珍表示,她的短期目標是建立一個小型的水果加工廠。

“政府的財政撥款和私營部門的贊助讓我們得以發展,”她説,“然而,隨著生意不斷做大,我們需要看看還有沒有其他可以做的。”

殷玉珍,這位農民企業家,目前正在與銀行進行商談,以尋求合作的機會。

由於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教育,殷玉珍渴望能夠學習管理方面的知識。

她以“漠海”倆字為公司産品註冊了商標,取“沙漠之海”之意。

“沙漠雖然看似狂野,但其實它和海洋一樣,都蘊含著無盡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