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9月7日鄂爾多斯訊(記者韓琳)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昨天在內蒙古鄂爾多斯開幕。國家林業局在此間同步舉辦了“築起生態綠長城——中國防治荒漠化成就展”,國家林業局、外交部、內蒙古自治區的領導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的官員出席了開展啟動儀式。
展覽以新中國68年防沙治沙歷史為時間跨度,全方位、多側面展示中國政府帶領中國人民,創造的防治荒漠化艱苦卓絕的歷史,取得的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中國防治荒漠化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中國科技人員和沙區人民在治沙中的非凡智慧,中國人民在防治荒漠化中的感人故事和精神力量。向世界展示了防治荒漠化的“中國態度”、“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中國成就”和“中國精神”。
中國68年治沙史,堪稱世界生態建設史上的奇跡。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中國政府組織廣大人民和科技人員開展了大規模的全民防沙治沙行動,防治荒漠化進入起步階段。1978年以後,國家實施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等一批生態建設工程,開啟了以生態工程推動防沙治沙的重點治理階段。期間,簽署了《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建立了荒漠化監測體系。進入新世紀,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建立了省級政府防沙治沙目標責任考核制度,批准了《全國防沙治沙規劃》,防沙治沙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2012年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確定“五位一體”總體戰略佈局,推進生態文明體制建設。防沙治沙頂層設計加強,新一輪退耕還林、沙化土地封禁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二期等重點工程相繼啟動,防治荒漠化進入全面推進階段。
展覽介紹了防治荒漠化的“中國方案”:政府主導,建立跨領域、多部門分工合作機制;依法治理,頒布一系列防治荒漠化的法律法規;政策引導,防治責任落實到省級政府;工程推動,實施了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等工程;科技支撐,中國防治荒漠化監測技術世界領先,創造了“中國魔方”草方格、低蓋度治沙多項治沙技術和荒漠綠洲防護林體系等多種綜合治理模式;産業化治理,治沙與經濟、民生一同發展;全民參與,防治荒漠化凝聚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中國防治荒漠化成效體現為四個“雙”:荒漠化和沙化面積“雙縮減”、荒漠化和沙化程度“雙減輕”、沙區植被狀況和固碳能力“雙提高”、區域風蝕狀況和風沙天氣“雙下降”。沙區經濟發展,民生改善。中國提前實現了聯合國提出的到2030年實現全球退化土地零增長目標。
中國積極推動荒漠化防治的國際合作,開展的與荒漠化防治相關的各類雙邊多邊合作項目達90多個。防治荒漠化為“一帶一路”互聯互通提供了生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