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活材料”來自民間的文獻收集 |
中國網 | 時間: 2011-06-29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
· 中國網: 現在在民間也有很多的文獻資料,尤其是涉及到領袖方面的一些知識以及他們的手稿是很珍貴的文獻資料,這對於研究文獻來講有很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不知道中央文獻研究室是否考慮從民間收集這方面的資料? · 閆建琪: 這個工作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毛澤東檔案單獨立卷很早就開始了,這個工作中央檔案館更熟悉,這是他們的業務範圍。文獻研究室也屬於可以收集資料的單位之一,我們也經常出去搜尋資料。 · 中國網: 在收集方面會有一些怎樣的標準?怎麼知道這個資料是需要收集的? · 閆建琪: 一是編書,就是為編輯一本著作,搜尋他們散見在各個歷史時期,各個地方發表過或沒發表過的稿子。有些人就記錄在自己的個人筆電上,比如兩個人談話,他有自己的筆記,這就非常珍貴了。有還有當時發表的著作流散了,比如毛澤東發表的《反對本本主義》,幾十年之後才找到。他手稿沒有了,但當時發表了,有油印的。 還有為了研究生平,到實地走一走,看有沒有文字資料。一些年紀很大的同志,他會回憶當時誰在這裡住過,在這兒戰鬥過,留下一段佳話。一些老人口述的回憶,我們叫口述歷史,對他們的採訪叫“搶救活材料”。 · 中國網: 怎麼辨別材料的真實性呢?怎麼能夠做到去偽存真? · 閆建琪: 我們有句話叫“孤證不立”。一件事情如果只有一個人的回憶,一般不作為歷史的根據,要多方面考證它,説明他説的事實是準確的。比如説,有一篇文章署名不清楚了,不知道了。像是毛澤東同志的,又沒有把握,正好周恩來同志在另一個場合講到説毛澤東同志説過什麼,引的正好是這篇文章的話,説明這篇文章是毛澤東的。因為周恩來講毛澤東在這一篇文章裏講過什麼,就證明了這篇文章是毛澤東的。 · 中國網: 要經過多方面的考察研究才能夠確定這個資料的真實性。您作為中央文獻研究室的工作人員,我想這麼多年的學習研究下來之後,肯定對於黨的歷史,對於革命偉人所取得的一些成績肯定會有一些特殊的感受,在建黨九十週年即將來臨之際,我想您肯定也會有一些話要對大家説。 · 閆建琪: 我們黨確實是一個偉大、光榮、正確的黨。所謂正確,就是我們能夠鄭重地對待我們的成績和對待我們的錯誤,鄭重檢討自己的政黨,在世界上只有中國共産黨,所以我説它是一個偉大、光榮、正確的黨。我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有堅定的信念,因為黨的歷史證明,我們能夠取得偉大的成績,能夠繼續取得更多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