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反映的是經濟增長的‘數量’,而不一定是經濟增長的‘品質’
·經濟增長的成就要靠民眾生活的幸福來驗證
我們的GDP“成績單”,的確令人鼓舞。
請看一組數字:
2009年,我國 省級“萬億GDP俱樂部”成員增至14家,多個經濟大省的經濟總量已超過G20部分國家。廣東省富可敵國,經濟總量已超過沙烏地阿拉伯、阿根廷和南非,如果放到G20各國中去排隊,可排到第16位。
在金融危機肆虐的2009年,境內29個省市區中,除山西一個省之外,其餘28個省市區的GDP增速都超過8%。
然而,有人説,GDP的增長無關小民,我的工資收入並沒有隨GDP同步增長,我的幸福感也沒有相應增加;教育、醫療的支出佔家庭收入的比重未也見下降。
各地政府部門高度關注的GDP增速,為何在老百姓看起來與自己關係不大呢?GDP增速與居民的幸福感為何不能同步呢?
GDP的統計原理告訴我們,GDP反映的是經濟增長的‘數量’,而不一定是經濟增長的‘品質’。
一個一流企業生産的産品和一個三流企業生産的産品同樣計入GDP;而且三流企業生産的産品由於消耗的資源更多、生産效率更低而創造的GDP數量可能更多。
從社會角度看,GDP 將好的、壞的産出一視同仁地計算到正面的經濟指標之中。例如,民生投入與香煙生産具有同等的GDP價值,一起車禍帶來的修復産值仍然要計入GDP。一個企業生産並銷售了偽劣産品,也能創造GDP,而這些偽劣産品供給的增加卻恰恰與居民的幸福感成反比。
有學者一針見血地指出,GDP只反映經濟增長的“流量”,不反映經濟增長的“存量”。因而,容易産生犧牲存量,追逐增量的愚蠢行為。
也正是基於上述原因,GDP指標廣受詬病。
批評者説,某些地方官員將GDP指標看成是陞官發財的籌碼,為了取得可觀的GDP指標,不顧及民生與環境,不顧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平衡。
同情者説,因為GDP指標在地方官員的評價標準中佔據了首要位置,官員們才學會了通過GDP指標去表現自己的政績。
GDP指標難住了官員,也攔住了GDP與民眾的親密關係。
《尚書》有雲:“欲至於萬年,惟王子子孫孫永保民。”GDP指標如何才能回歸重民、貴民、安民的初衷?
在3月8日出版的《中國經濟週刊》封面中,我們試圖讓GDP既看得見、又摸得著,於是“GDP的含金量”,成了我們聚焦的話題。
[我要糾錯] | [推薦] [收藏] [列印] [大 中 小] [關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