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談教育熱點
時間: 2010-03-05責任編輯: 王瑞芳2010全國兩會_中國網

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

 

2010年兩會期間,中國網聯合網易共同邀請到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

教育的行政化太嚴重

主持人:朱會長您好,如何實現教育綱要提出的教育公平?

朱永新:10年基本實現教育均衡,做起來我覺得難度還是很大的,但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把目標提出來,10年以後可能在座的很多人還在做媒體,到時候我們再來看今天我們提出的目標到底有沒有實現,我相信這一任的總理,包括今後的總理肯定都會把它作為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去推進。

主持人:中國民間有哪些好的教育模式?

朱永新:那些最普通的最優秀的老師們,他們的創造沒有被我們真正的發現。山東臨淄有一個老師叫常立華,看他的故事我自己都掉眼淚,他在五年的時間裏帶領孩子們大概閱讀了520多本著作,不僅僅是讀文學著作,還有科學著作、文學著作,不僅僅是閱讀,而且星期六、星期天還要帶著孩子們遠足,這是真正的按照教育的規律在辦教育,每天早晨用一首詩開始新的一天的黎明,如果有孩子過生日了,把孩子的名字嵌在詩裏面,作為生日禮物送給孩子,每個孩子過生日都會得到常老師的“生日詩”,都是選的那些國內外最經典的好東西。

她做了一個課程,叫“在農曆的天空下”,根據中國二十四個農曆的節氣,不同的節氣給孩子不同的詩歌,所以五年的時間,差不多穿越了一千多首詩歌。一個孩子,在他小學的時候穿越了一千多首詩歌,而且是穿越了中國文化,她給孩子開設了“孔子課程”、“蘇東坡課程”,開設了很多穿越中國文化的課程,而且這些孩子不僅是語文好,數學、外語也都能學得很好,所以他們畢業考試的時候,三分之一的學生語文、數學、外語全是滿分,分數遠遠超過了其他班級的孩子。

這説明好的素質教育我們已經有人在實踐,好的東西我們已經有人在做了。我們在下一步的改革當中就要發展這些,推廣這些,不是我們簡單的制定一個東西讓下面的人去做,而是把民間裏面正在做的好東西推廣開。

主持人:關於代課老師您準備了什麼議案?

朱永新:我們大家也知道,這也是我這些年來長期關注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的確代課教師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群體,尤其是在邊遠地區,在農村,他們為中國教育做出的貢獻、奉獻、努力,都是不應該被忽視的,但是有一些地方簡單的一退了之,一年補貼兩、三百塊錢,甚至還有一些地方一分錢都沒有補貼就把人“請”走了,我覺得這樣是比較説不過去的。

前不久教育部有關部門做了一些澄清,肯定了代課教師的作用,但是其中也提到“禁止新聘任代課教師”,我覺得這個思路有問題,因為這是禁止不了的,代課教師怎麼禁得了呢?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包括我們的台灣地區現在都有代課教師,所以我做了三個提案:第一個提案今後還要不要新聘代課教師,我覺得是要聘的,邊遠地區,下不去的地方,很多用雙語教學的地方,很多少數民族地區你大學生去了教不了,溝通都沒法兒溝通,山溝裏面交通條件也很不方便。新聘代課教師應該有管理辦法,我制定了一套管理辦法出來。

另外教師臨時出差,生病,你説這個學校本來都配好的,一個籮卜一個坑,沒人代課那你怎麼辦?産假,各種各樣的問題,實際上代課教師是不可避免的,問題是如何規範,所以我們提出了一些辦法,比如説國家新聘的代課教師原則上必須有相應的學歷,因為現在大學本科生都找不到工作,你可以首先要求比如説我在中學要求本科生先報名,沒有本科生報名的情況下,降低一下,允許大專生報名,大專生也沒有,那麼高中生報名。

對於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在我們的方案裏面甚至允許個別的地方讓初中生來報名;其次,有代課教師證,就是有教師資格,你最好是有教師資格的,有學歷的,這些人代課以後,如果他勝任,既代課而且又有教師資格證書,接下來在當地招聘新教師的時候,他有優先權,因為他已經在這個崗位上,而且也勝任這個工作,每一個年度簽訂合同,你要簽人事勞動合同,按照《勞動法》和《人事合同法》,一年一簽,養老保險、社會保險給他繳,連續一年一簽,滿三年以後,或者累計三年以後在當地招聘教師的時候,在經過考核能夠勝任的情況下,可以自然轉正,我們制定了一些辦法,對不勝任的也可以及時辭退。完全按照《勞動合同法》來進行管理,今後就不會再有新的代課教師的問題了。這是我們提出的關於代課教師的一個思路。

主持人:民進中央是一個什麼樣的參政黨?

朱永新:關於我們民進中央,大家知道民進中央實際上是一個教育黨,我為什麼説它是一個教育黨?我們近12萬會員,其中70%以上是來自於教育界的,中小學界和高等教育界,所以我們説她是教育黨,我們的第一任主席是新中國第一任教育部長馬敘倫先生,而且後來又是新中國第一任高教部部長,我們的第三任主席葉聖陶先生曾經也擔任過教育部的副部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首任社長、總編輯,當然,他也更是著名的教育家。

主持人:您認為該怎樣提高教師待遇?

朱永新:這次(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裏面沒有明確的提“教育公務員”的概念,本來我們是希望他能夠正式的寫進《綱要》的,就是明確叫“教育公務員”。(雖然沒有寫進去)但是已經明確的提出了教師的收入問題。另外教師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的問題,這兩個問題基本解決以後,再加上推進績效工資——當然,績效工資目前也有很多問題,中央領導也在關注這個問題。我覺得法律地位、待遇、收入,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我相信這個問題還相對好解決一點,因為現在各地已經在加大力度的推進了,尤其是在過去教師和公務員收入差距比較大的區域,通過績效工資的方式進行了調整,績效工資推動以後,大部分地區的教師收入還是有了一些提升,有一些地方是有大幅度的提升。

主持人:您如何看行政對教育的干預?

朱永新:教育目前行政化實在太濃,行政籠罩著一切,行政控制著一切,行政控制著學術,學術成為了行政的奴婢,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去行政化”一個很長的歷程,它是一個利益的博弈,而且一個很重要的方面,第一可以借鑒國際上比較好的教育行政管理的經驗,比如説大學校長,大學院長,能不能不要去申請科研經費了?不要去參加評獎了,不要去評職稱了?官不和民爭,因為這些人往往都是比較著名的學者,他也不在乎這個東西。實行任期制,你就是服務,就是奉獻,在國際上很多企業家賺了錢以後,就是多考慮公共服務,公共利益了,我們把校長、院長更多的是看成一個榮譽性的職位,服務型的職位,做了這個工作以後,就不要去和學術爭名奪利,你在做校長期間,不可以被評院士,做校長期間不允許申請科研項目,做校長期間什麼都不允許,看你還做不做校長?他自然就去行政化了。但是校長可以給他很高的工資,你服務了嘛,我可以給你很高的榮譽,德高望重的人才有資格做這個校長,往這個方向去發展,國際上已經這樣做了。

現在我們往往是行政權力在瓜分學術權力,所有的評獎、評項目、評資金,評什麼都是他自己人説了算的,所以很多知識分子不是不願意做學問,而是逼著他沒有辦法,必須要擁有行政資源,才能擁有學術資源,所以把學術資源和行政資源做一個很好的切割,這是非常關鍵的,這也是去行政化的一個很重要的路徑和風向標。

主持人:該如何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朱永新:今年大概要有超過610萬,有人説會超過640萬大學生就業,你想想如果到10年以後,我們的在校生差不多還要增長那麼大的規模,所以我們大學生就業的壓力會越來越大,怎麼化解?我這次專門有一個建議,就是借鑒“大學生村官”的辦法,事實上村官解決了一個下不去的問題,第一個就是他下去,是經過嚴厲的考核的,先公佈什麼地方需要多少人,你們自己要報名,報名有條件,黨員優先、有管理經驗的優先、品學兼優的優先。去了以後生保障生活和工作條件,不用擔心自己養不活自己。最重要的,出來以後有五條出路,昨天中組部的歐陽淞部長專門給我們開會介紹了:可以繼續深造,你考研究生,有優先的名額比例,加分措施;考公務員也有優先的管道;自主創業也有扶植的政策;留在當地繼續做村官也有相應的辦法,五條出路,我覺得非常清晰,這樣的話大學生就願意下去了,既然村官可以做,農村教師為什麼不能做呢?村小,農村現在大量的需要優秀的大學生,那還下不去嗎?醫生呢?水利人員、農業技術人員,這些人才基層都需要,大學生下去以後,你想想很多地方過去電腦都沒有人懂,所以你搞什麼遠端教育,搞什麼電腦?全實行不了,但是大學生去了之後這些問題都解決了。總結沒人寫,調查沒人做,現在大學生去了以後,這些問題都有人幹了。所以大學生首先能夠到基層去,基層是一個很大的空間,一個很大的舞臺,而且這個和以前所謂的“上山下鄉”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我説這是一個新的“上山下鄉”的模式。

其次就是創業,現在大學生創業的激情、創業的技能、知識都不夠,創業的主體應該是大學生,實際上你看台灣六十年代經濟起飛的發展就可以看到,台灣90%以上的企業都是10個人以下的企業,而這10個人以下的企業絕大部分是大學生畢業以後創辦的,幾個志同道合的人開一家小公司,慢慢發展起來。所以國家從貸款,從支援條件,要更多的提供這樣的機會,創業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

當然,大學生要能夠學會從最簡單的活,最簡單的事,不挑不揀從基層開始打拼,因為長期以來我們的大學生形成了一種期待,你看北京的“蟻族”那麼多人寧可在北京,寧願那麼擁擠,寧願條件那麼艱苦他也不願意到農村去,或者他也沒有到農村去的管道,我們整個社會的資訊渠道也不是很暢通。

總而言之,兩個大的環節,一個是到基層的道路進一步暢通,現在實際上除了村官這一條路以外,村官現在中組部作為試點實際上才做了兩年,2008年開始啟動,而且只有20萬人的規模,規模也不大,如果把這一條路放大以後,每年能夠有60萬人,那就有十分之一的人到農村基層去,如果城市裏面再借鑒,居委會、街道能不能嘗試?我覺得也可以,那麼多的居委會,那麼多的街道,恐怕可以再解決幾十萬人,居委會、街道為什麼不可以呢?

到基層的管道打通,而且今後在應屆生不能考公務員了,這條路把它堵死了,這就造成你不想下去也得下去了,而且(有基層經驗)考公務員可以優先,這個從政策上是一個很大的引導。當然,要保證每一個大學生都能夠就業,這是有難度的,適度的就業壓力,也可以成為張力,這也需要我們的大學生不斷的提升自己。

[我要糾錯] [推薦] [收藏] [列印] [ ] [關閉]
網友留言 進入論壇>>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版權與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