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利益為依歸 持續深入推進醫改 |
中國網 | 時間: 2012-05-18 | 文章來源: 中國改革報 |
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積極貫徹落實全國醫改工作會議精神特別是李克強副總理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總結廣東省三年醫改的進展和成效,部署實施“十二五”醫改規劃和今年的重點工作,努力推動廣東省醫改工作取得更大進展。 一、肯定成績、增強信心,進一步增強工作責任感緊迫感 醫改實施三年來,廣東省大力推進醫改五項重點工作,各級財政三年醫改新增投入達781億元,初步建立起了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框架,全省1億多人口享受到醫改帶來的實惠,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初步得到緩解。 一是夯實基礎、重塑機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取得明顯成效。截至2011年底,基層綜改45項指標完成率均已超過98%。建立基層運作新機制,強化基層硬體和服務能力建設,基本實現每個行政村有一間衛生站的目標,三年來共培訓基層醫務人員10余萬人次,鄉鎮衛生院大專以上學歷衛生技術人員佔比較改革前提高了17.7個百分點。2011年,廣東基層醫療機構門診量比2008年提高了61.2%,老百姓就近就醫取得新進展。 二是擴面提標、有序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得到健全完善。截至2011年底,廣東省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達9612萬人,總體參保率達到95.8%,邁進了全民醫保新階段。對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的補助標準從2008年每人每年90元提高到2011年的200元,19個地市建立了融合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兩項制度的城鄉一體醫保制度,全省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全部實施市級統籌。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政策範圍內住院平均支付比例分別達87%和70%,新農合統籌區域內政策補償比例達68%。全省普遍開展醫保門診統籌,基本實現統籌區內定點醫療機構即時結算。 三是加強規範、注重監管,基本藥物制度初步建立並不斷完善。全省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實行零差率銷售。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後,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急診次均費用和住院次均費用同比分別下降9.3%和14.6%。 四是落實責任、加大投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全面實施。2011年,廣東省每人平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提高到25元以上,三年各級財政用於廣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資金投入達130.6億元。各類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序開展,6項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總體任務超額完成。 五是積極探索、上下聯動,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逐步穩妥推進。深圳、東莞、珠海等國家和省聯繫試點城市積極開展改革探索。啟動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試點,探索多形式的內部運作機制改革。積極扶持社會辦醫,截至2011年底全省民營醫院共364家,佔醫院總量的28.4%,特別是東莞市民營醫院辦出了水準、辦出了影響。 廣東省三年來醫改的實踐和成效充分證明,中央確定的醫改方向正確、路徑清晰,完全符合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完全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願望和利益,完全符合醫療衛生發展規律。在廣東省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的新階段,紮實深入推進醫改工作,更加具有特殊重大意義。首先,深化醫改是建設幸福廣東的必然要求。健康是幸福的基礎。只有通過進一步深化醫改,不斷提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品質和水準,才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民生福祉需求,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其次,深化醫改是加快轉型升級的重大舉措。醫改不僅能夠緩解人民群眾後顧之憂、增強居民消費信心、增加即期消費、促進擴大內需,也有利於進一步釋放醫療衛生需求,促進制藥、醫藥器械製造、健康養老等醫藥衛生行業發展,帶動廣東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提升發展,推動現代産業體系建設。再次,深化醫改是創新社會管理的迫切要求。深化醫改有利於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和財稅、價格、人事等多方面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創新和豐富廣東社會管理實踐和經驗,促進全省和諧發展、健康發展。 二、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加快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 全國醫改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十二五”時期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必須堅持“三個基本”,實現“三個轉變”,突出“三個重點”。廣東“十二五”期間及今年的醫改工作,將著重圍繞加快健全全民醫保體系、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作新機制、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三項重點任務,統籌安排,紮實推進。 一要加快推進全民醫保制度建設。一是創新醫保制度。以提高醫療保障水準為核心,在資金運用、大病統籌、加強醫院規範管理、推進資訊化等方面進一步完善機制措施。醫保基金應該把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提高醫療保障水準上,保持基本平衡、略有結余;而不是以保障基金安全為理由、結余越多越好。二是鞏固擴大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面和提高保障水準。到“十二五”期末,要實現三項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在2010年的基礎上再提高三個百分點。其中今年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參保率要穩定在95%以上,新農合參合率保持在98%以上,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於240元,2015年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珠江三角洲地區和其他有條件的地區可適當提高補助標準。三是加大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力度。積極推行按病種付費、按人頭付費、按服務單元付費、總額預付等,加強對醫療服務行為的監管,控制醫療費用過快增長。推行醫療費用和醫療救助即時結算、“一卡通”,提高醫保統籌層次,推進基本醫療保險關係跨制度、跨地區轉移接續,讓群眾報銷方便快捷。四是完善基本醫保管理體制。2012年基本實現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制度的整合,“十二五”末實現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和城鎮職工醫保的全面銜接,並全面實現即時結算、異地就醫結算和跨地域醫保轉移接續。加強醫保目錄和基本藥物目錄以及招標採購工作的銜接,強化醫保對醫療行為的約束能力。五是完善醫療救助制度。今年將救助範圍擴大到低保對象、五保戶、低收入重病患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低收入家庭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困難群體,政府全額資助其參加城鎮(鄉)居民醫保或新農合。 二要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作新機制。一是鞏固基層綜改成果。認真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改革以及基本藥物採購、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等各項政策,確保基層新機制持續運作。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項補助以及經常性收支差額補助納入財政預算並及時足額落實到位,實行先預撥後結算。二是擴大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範圍。今年內將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範圍擴大至所有村衛生室,實現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使用基本藥物、全部取消藥品加成。研究制定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將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納入基本藥物制度範圍的政策。三是做好基本藥物集中招標採購工作,切實降低藥品價格。要抓好主要招生産企業、招採合一、量價掛鉤、雙信封制、集中支付、全程監督等各環節的落實,適時調整完善基本藥物增補目錄。四是加強藥品生産流通、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和品質監管。推進藥品生産流通領域改革,健全藥品價格形成機制,規範生産流通秩序,降低藥品價格。繼續提高基本藥物品質標準,對基本藥物實行全品種覆蓋抽驗和電子監管。 三要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全力做好破除以藥補醫、創新體制機制、大力推行便民惠民措施三篇大文章。一是加緊取消藥品加成。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縣級試點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其他公立醫院探索取消藥品加成。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降低大型設備檢查費。二是突出抓好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同步推進城市公立醫院改革。更好地體現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有效解決以藥養醫、收紅包回扣等不規範行為,建立起有利於醫院、醫生穩定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三是大力推行便民惠民措施。制定醫療機構檢查結果互認實施辦法。制定各級醫療機構臨床路徑指引,規範診療行為,推進單病種付費方式改革。四是積極鼓勵社會辦醫。各地要制定鼓勵開設民辦醫院的政策措施,在等級評審、人才引進、醫保定點等方面給予和公立醫院一樣的平等待遇。 四要統籌推進相關領域改革,增強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各項政策的協同性。深化醫改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配套政策的協同推進,充分發揮政策的疊加效應。一是加強基層硬體建設。繼續支援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到2015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達標率達到95%以上。二是提升公共服務水準。逐步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每人平均經費標準,2015年達到40元以上。繼續做好10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今年內城鄉居民健康檔案規範化電子建檔率要達到60%以上,並將排查發現的所有重性精神病患者納入管理範圍。三是加快醫藥衛生資訊化建設。建設縣以下涵蓋醫保、醫療、藥品、公共衛生和綜合管理的基層衛生資訊化系統。推進以個人健康檔案為核心的地市區域醫藥衛生資訊化和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資訊化系統建設。加快制定省級醫藥衛生資訊化平臺建設方案,2015年全面完成省級綜合平臺整合建設。四是加強人才培養。加快建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完善繼續醫學教育制度。逐步推進基層配備全科醫生,到2015年每萬名城市居民擁有2名以上全科醫生,每個鄉鎮衛生院都有全科醫生。五是加快推進中醫藥強省建設。發揮中醫藥在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服務中的作用,完善扶持政策,大力推進中藥産業化。 三、 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確保醫改各項工作紮實有序推進 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一是牢固樹立病有所醫是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基本理念。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保障病有所醫、讓人民群眾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是生而為人應該享有的合法權益,這不是領導幹部的恩賜,也不是送溫暖,而是政府應當承擔的重要職責。二是始終明確以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訴求為醫改的目標任務。制定和實施醫改政策,必須從保障中低收入者的醫療衛生需要為基本出發點,建立廣覆蓋、低價格、可供選擇的醫療衛生保障體系。要回應人民群眾對醫改的強烈訴求,推出符合人民訴求的機制政策。三是設身處地體會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艱辛,努力做到大病不致貧、中病常規治、小病靠平價。要在完善大病保障上下工夫、建機制,目前因病致貧現象還比較突出,醫保基金結余可以拿出一部分用於購買商業保險,實行大病保障,切實解決因病致貧現象。 二要在工作上狠抓落實。要堅決完成國家確定的任務目標,保證完成規定動作。特別要確保醫改財政投入,保證“十二五”期間政府醫改投入力度和強度要高於前三年,今年醫改投入要明顯高於去年。同時要著力突破薄弱落後環節,進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推進。到今年底,廣東各部門要對照國家的要求,各市要對照省裏的要求,一一對賬,搜尋落後薄弱環節,急起直追絕不拖全省的後腿。 三要在機制上勇於創新。一是大力推廣“湛江模式”。這是廣東醫改工作的一大亮點。醫改“湛江模式”最值得推廣的內容包括:第一,以提高醫療保障水準為核心、醫保資金收支平衡;第二,醫保兩網合一、城鄉一體運作;第三,資金市級統籌、群眾自主擇醫;第四,引入商業保險機制、降低管理成本;第五,補充大病保險、放大基金效應;第六,制定醫保診療常規、創新監管模式。二是開展“平價醫院、平價診室、平價藥包”建設。縣、市兩級可以通過將現有一些公立醫院改成“平價醫院”或鼓勵新建民營“平價醫院”,使縣域範圍內至少有一家“平價醫院”。在三甲、二乙等有一定規模的醫院,至少拿出1/10的資源開設“平價診室”。在社區衛生中心、鎮衛生院提供用於治療小病的不同類別的“平價藥包”。三是建立個人電子健康檔案,推進醫院病歷互認、診療結果互認。編制好醫藥衛生資訊化工作方案,用好醫藥衛生資訊化專項資金,用3年左右的時間使廣東每一個公民都有一份電子健康檔案。大力推行醫保即時結算和社會保障“一卡通”,進一步簡化群眾看病報銷手續。四是著手編寫廣東省醫保診療常規。參照“湛江模式”,編輯出版廣東省基本醫療保險診療常規,包括基本診療常規、住院診療常規、大病診療常規等三大部分,發揮醫保對醫療行為的引導、監督、協調作用,切實解決小病大看、小病大醫的問題。 四要在領導上親力親為。醫改工作頭緒眾多、涉及面廣,必須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特別是各地各部門主要領導要堅持深入一線、親力親為,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要層層落實責任制,切實把深化醫改的各項重點任務落實到單位、落實到個人。 (作者徐少華 係廣東省委常委、廣東省人民政府常務副省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