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長話醫改:創新制度 提升能力 深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

中國網 | 時間: 2012-05-08  | 文章來源: 中國改革報

上海市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的有關精神,按照“降低費用、提高水準、規範功能、加強管理”的總體要求,以收支兩條線管理和醫保費用總額預付制為抓手,穩步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有效緩解了群眾的看病就醫問題。在此基礎上,2010年2月,上海市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聯繫的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之一。上海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國家確定的各項試點任務,紮實穩步推進試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改革成效。

一、改革的總體思路

上海市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的總體考慮:一是以能力建設為主線,穩步推進“上海特色”的三個專項試點。即聚焦提升群眾享受優質醫療資源的可及性,優化公立醫院結構佈局;聚焦提升醫務人員的服務能力,開展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聚焦提升居民健康管理和衛生資訊化水準,推進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為核心的衛生資訊化建設。二是以體制機制為核心,全面覆蓋“國家要求”的三大領域,即完善服務體系、改革體制機制和加強內部管理。

二、改革的基本進展

(一)三個專項試點成效明顯

一是優化公立醫院結構佈局。上海市從2010年起,由市、區兩級政府已出資約50億元,全額保障基建、開辦和運作經費,實施了郊區三級醫院建設“5+3+1”項目,即在4個郊區新建5家三級醫院,將3個郊區縣的中心醫院提升為三級醫院,遷建1家郊區三級醫院,建成後將實現每個郊區縣都有一家三級醫院。

二是開展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從2010年起,上海市開始探索在全市統一的公共平臺上,建立統一標準規範和考核評估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兩年來,全市已累計招錄3809名住院醫師,第一批92名住院醫師已出培訓基地。

三是推進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為核心的衛生資訊化建設。從2010年起,上海市啟動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為基礎的衛生資訊化工程,建成覆蓋全市的健康資訊網,實現居民電子健康檔案“自動建檔、自動更新和共用利用”,實現“記錄一生、管理一生、服務一生”。

(二)三大領域改革穩步推進

1.完善服務體系。一是制定實施《上海市醫療機構設置規劃(2011-2015)》,嚴控中心城區公立醫院規模,加強康復、老年護理、精神衛生等短缺資源配置,引導中心城區公立二級醫療機構功能轉型。二是推進新虹橋、浦東兩個國際醫學園區建設,加快發展現代醫療服務業和培育多元化辦醫格局。三是啟動了瑞金-盧灣、新華-崇明兩個醫療聯合體試點,推動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更為緊密的分工協作機制。

2.改革體制機制。一是推進管理體制改革。2011年,上海市政府作出調整,實現醫保與衛生、食藥監統籌由一位市領導分管;推進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進一步落實院長負責制,完善院長績效考核辦法;加強全行業屬地化管理,積極開展部市合作與共建共管。

二是推進補償機制改革。以破除“以藥補醫”、強化公益性為重點,積極推進投入機制、價格機制、支付機制綜合改革。積極完善財政補償辦法,加大對公立醫院的投入力度,進一步理順醫療服務價格體系,積極推進醫保支付制度改革,初步形成了醫保預付為主體,多種支付方式並存的模式。

三是推進醫療服務監管機制改革。圍繞推進公立醫院規範執業,上海市制定實施了《進一步推進上海市醫療機構依法執業行動綱要(2011-2015年)》;圍繞推進公立醫院管理和醫療品質的持續改進,啟動了新一輪醫院等級評審工作;圍繞推進公立醫院履行公益職能,啟動了以公益性為核心的綜合評價工作。

四是完善醫患糾紛人民調解機制。市、區縣分別成立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工作辦公室,設在司法行政部門,共配置49名專職人員;各區縣均成立了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組建了由906名專家組成的諮詢委員會,解決醫患糾紛的獨特優勢逐步顯現。

(三)加強內部管理

2011年,上海市多個部門聯合發文推出“進一步加強醫院門診力量配置,推進門診預約診療服務,優化醫院就診流程”等9項便民惠民舉措,要求全市各大醫療機構積極落實執行。2011年成立了醫保-衛生聯合投訴電話辦公室,目前已累計接聽電話1000多個,有效處置率達90%以上,受到了群眾的歡迎和好評。(作者: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沈曉明)

(本文係作者在全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上的書面發言)



關於中國訪談

  智慧的對話,思想的交鋒。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社會名人、國際友人做客中國訪談,解讀政策法規,闡釋新聞熱點,講述世界風雲,傾訴人生故事。秉承權威、人文、開放、深入的原則,為網友展現不同人生的精彩歷程。
中國網地址:
中國北京海澱區西三環北路89號中國外文大廈B座
郵編:100089

訪談熱線

如果您想做客中國訪談,嘉賓請聯繫:
電話: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傳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見和建議請聯繫我們: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網友可進入論壇直接參與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