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評論:醫改 贏得喝彩

中國網 | 時間: 2012-05-08  | 文章來源: 中國改革報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生,2009年4月作出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大戰略決策,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新一輪醫改啟動實施以來,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基層醫改實現了重大突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水準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準明顯提高,服務項目和範圍不斷擴大,服務重點向農村和基層傾斜,服務成效日益顯現。基層醫療機構服務效率明顯提高,建立了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基層運作新機制,基層醫務人員隊伍結構優化,待遇增加,活力增強。基本藥物價格明顯下降,破除了基層機構“以藥補醫”機制,老百姓得到了明顯實惠,形成了黨和政府得民心,人民群眾得實惠,醫務人員得鼓舞,衛生事業得發展的多贏格局。

新一輪醫改注重把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健康需求作為政府的一項基本職責,有力地促進了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和便利性,在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歷史上,我國曾經建立了依託城市企事業單位和農村人民公社的醫療保障制度,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開展,原有的醫療保障制度已經不能滿足需求。當前,我國有兩億多進城農民工,有大量流動人口和自由職業者,社會結構面臨急劇變化,這給建立穩定的醫療保障制度增加了難度。這次醫改,以覆蓋全民為目標,通過多種靈活的制度安排,把各類人群都納入醫療保障範圍,讓每一個公民都能公平地享有基本醫療保障,特別是把廣大農民正式納入醫療保障體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新一輪醫改的深度和廣度,超過歷次改革。醫改事關人人,醫療衛生服務涉及十三億人,從繁華都市到邊遠農村,從東部平原到西部山區,改革範圍涉及一萬多家醫院、幾萬家衛生院、幾十萬家村衛生室,哪一家改不好,這個地方的群眾看病就醫就會受到影響。在改革過程中,醫療服務的供給、藥品的配送不能中斷,改革必須實現新舊機制平穩轉換,不允許出現大起大落。這次醫改涉及醫療保障、財政投入、醫療服務、藥品生産行銷、行政監督管理等多個領域,有別於單個部門、單個領域的改革,只有各部門協同推進才能取得實效。這些都對改革的制度設計和操作技巧提出了很高要求。

新一輪醫改的核心是動體制、建機制。制度更具根本性、長期性、穩定性,但是制度建設也最為困難。特別是在醫療衛生領域,改革必須同時滿足多方面目標:既要維護公益性,又要提高積極性;既要確保人人享有,公平公正;又要提高效率,增強活力;既要增強激勵,又要合理約束,制度建設必須統籌考慮。這些難題,在基層醫改的過程中一一得到克服,特別是多年來廣為詬病的“以藥補醫”機制一舉得到破除,人們普遍擔心的“大鍋飯”現象得以避免,是這次醫改在制度建設方面的重大突破。

新一輪醫改依靠我們自己的體制優勢,實現了改革起點高、改革速度快、改革領域廣,無論同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相比,都有可圈可點之處。發達國家醫療衛生制度已經形成,改革只能在某一領域進行小修小補,無法解決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一些國家的醫改成為政黨鬥爭的工具,多年來陷於空談。和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政府執政能力強,改革效率高,既通過制度建設避免了“福利國家”的陷阱,又沒有出現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改革推進緩慢的問題。

新一輪醫改方案出臺恰逢百年未遇的國際金融危機,為醫改增加了新的難度。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發達國家普遍削減了醫療衛生支出,中國不僅沒有減少支出,反而大幅增加醫療衛生投入,把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人才培養和醫療衛生資訊化建設作為擴大投資、振興經濟的重要領域,把降低群眾醫療衛生負擔作為擴大內需、調整結構的戰略性選擇。實踐證明,醫改方向正確,措施得力,符合人民群眾的願望和要求,符合我國基本國情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規律。經過基層醫改,改革的路徑已經清晰,人們對醫改成功充滿信心。

新一輪醫改贏得了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普遍讚譽。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經合組織、世界銀行、摩根銀行、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等分別對中國醫改發表評估報告,認為中國醫改在整體上把居民需求作為優先重點,強調政府保障人民福利的責任,城市與農村醫療衛生服務差距逐漸縮小,醫改方向正確,進展順利,成效明顯,基本實現醫改階段性目標。特別是中國在最短的時間內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安全網,創造了奇跡。英國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認為:“中國醫改的目標和總體戰略是值得效倣的。中國在為全民提供平價且公平的基本醫療服務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不僅將影響中國的未來,也將影響全球的醫療模式。



關於中國訪談

  智慧的對話,思想的交鋒。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社會名人、國際友人做客中國訪談,解讀政策法規,闡釋新聞熱點,講述世界風雲,傾訴人生故事。秉承權威、人文、開放、深入的原則,為網友展現不同人生的精彩歷程。
中國網地址:
中國北京海澱區西三環北路89號中國外文大廈B座
郵編:100089

訪談熱線

如果您想做客中國訪談,嘉賓請聯繫:
電話: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傳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見和建議請聯繫我們: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網友可進入論壇直接參與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