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評論:築牢基層醫療服務網底是聯結醫改重點的紐帶 |
中國網 | 時間: 2012-05-08 | 文章來源: 中國改革報 |
醫改評論:築牢基層醫療服務網底是聯結醫改重點的紐帶 ——— 二論新醫改“強基層”原則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載體,也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薄弱環節。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不強、品質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小病也到大醫院看,使大醫院人滿為患,從而加重了看病難、看病貴。提高基層服務能力,構建基層優質醫療服務網,是聯結醫改各項重點的重要紐帶。 李克強副總理在國務院深化醫改領導小組第六次全體會議上指出,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醫改的決策部署,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使醫改深入城鄉社區,惠及廣大人民群眾。李克強強調,當前醫改要把強基層擺到突出位置。 把強基層擺到突出位置,就必須增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現在我國衛生事業“基層不強、小病大看”的狀況尚未扭轉,基層醫療機構薄弱是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醫改的重點和難點。我國三年醫改的實踐和國際經驗均表明,把醫療衛生服務的重點放在基層,既能體現預防為主、方便居民防病治病,又能有效控制醫療費用。 把強基層擺到突出位置,就必須做到工作重心下沉,把更多的財力、物力投向基層,把更多的人才、技術引向基層。各級醫療衛生主管部門要明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功能定位和服務模式,引導基層機構與居民建立相對穩定的服務關係,在健康管理、常見病和多發病診療中發揮主體作用,提高醫療服務的可及性、便利性,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群眾健康的守門人。實踐證明,通過提高基層看病報銷比例、加強宣傳引導等多種措施,可以有效地吸引和鼓勵更多的城鄉居民看病不出社區、不出鄉村,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群眾就醫的首選之地。 把強基層擺到突出位置,就必須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硬體建設。要繼續支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標準化建設,加快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資訊化建設,提高基層規範化服務水準。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繼續加大財政投入,在農村地區支援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在城市支援社區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建設。硬體建設關係重大,既能有效提供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又可以強化疾病預防。 把強基層擺到突出位置,就必須在軟體建設上下更大功夫。要把建立全科醫生制度作為關鍵舉措,通過規範化培養、轉崗培訓、執業醫師招聘和設置特崗等方式,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積極推進家庭簽約醫生服務模式,為居民提供連續的健康管理服務。全科醫生是看病的“多面手”,在基層尤為缺乏。目前,農村居民對醫療衛生服務有了更高要求,需要足夠數量的全科醫生提供服務,必須下大決心加以培養。要進一步完善促進醫療人才向基層流動的相關政策措施,建立人才合作交流機制和柔性流動機制,應該鼓勵大醫院退休醫生到基層和農村執業。對到艱苦邊遠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的醫務人員,應該落實津貼政策或給予必要補助。 把強基層擺到突出位置,就必須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三年醫改的實踐表明,在基層醫療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改革,落實補償機制,對保障機構正常運作、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等都十分重要。基層機構過去藥品加成一般較多,現在實行零差率銷售,會出現較大的收支缺口,這個問題需要妥善解決。對保障運作所必需的缺口資金,應納入政府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投入中統籌解決,並探索採取醫保購買服務等方式進行補充,由財政承擔“兜底”的責任,以確保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網底”不破。 把強基層擺到突出位置,就必須積極推進支付方式改革,全面增強基本醫保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激勵約束作用。要積極推廣醫保就醫一卡通,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險即時結算,完善醫保關係轉移結算政策,推進各項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之間的銜接,加強基本醫保基金收支管理,方便基層參保人員就醫結算。要進一步完善醫保支付制度,在全國範圍內積極推行按病種(病組)付費、按人頭付費、總額預付等支付方式改革,建立醫療保險對統籌區域內醫療費用增長的制約機制,將醫療費用和個人負擔控制情況列入醫保分級評價體系,促進醫保支付政策進一步向基層傾斜,控制醫藥費用、規範服務行為,引導合理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