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評論:編織世界上最大醫保網是民生工程的最大亮點

中國網 | 時間: 2012-05-08  | 文章來源: 中國改革報

醫改評論:編織世界上最大醫保網是民生工程的最大亮點

——— 一論新醫改“保基本”原則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指出,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鞏固三年醫改成果,全面實施“十二五”醫改規劃,突出重點,攻堅克難,加快形成病有所醫的制度保障,努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使全體人民共用改革發展成果。

三年前,在國家出臺的《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文件中,首次提出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産品向全民提供的醫改核心理念。在這個理念指導下,新醫改確立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努力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使全體人民共用改革發展成果,從而進一步改善民生、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

按照醫改“保基本”原則的要求,我國開始大範圍地推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並力求做到將全民醫保制度覆蓋的人群最大化,這是新醫改的切入點,也是新醫改的基礎和核心。眾所週知,我國的國情是人口多、底子薄、基本醫療保障短缺、醫療資源總量不足且配置不合理。在這種國情下,要使95%以上的群眾儘快享受到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大戰略決策的利好,切實履行好政府的基本職責,實現人人病有所醫的目標,惟一正確的選擇就是採取低標準、廣覆蓋為特點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科學調度公共財政資金,優先保障群眾多發病、常見病的治療,讓更多人從無到有享受到病有所醫的制度保障。

三年間,在醫改“保基本”的原則下,各級地方政府根據本地情況分別在基本醫療保障、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基本公共衛生等四個方面制定了階段性必須完成的目標。應該説,“保基本”的原則為新醫改劃出一條非常重要和絕對的基本線。這條線的重要性,在於從制度層面上保障了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不會再“大病一夜窮”。這條線的絕對性,在於低於它,病有所醫的要求便會處於“無米下鍋”的尷尬;高於它,追求更多的醫藥衛生福利,將非基本醫療服務納入基本醫保範圍或要求實行全民免費醫保,便會脫離現實國情,可望而不可及。實際上,事物都是在不斷變化的,醫改也一樣。醫改的發展和完善取決於國力水準,隨著我國經濟的穩中求進,經濟總量的不斷擴大,醫改“保基本”確定的基本線也會隨之逐步提高,人民群眾享受到的健康保障水準也會進一步提高。從這個角度看,醫療衛生的基本保障線是相對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

三年來,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在醫改“保基本”方面的重視程度是空前的;在醫改“保基本”方面集中的精力、動員的人力、投入的物力也是空前的,而醫改“保基本”原則執行後轉化出來的社會效益也是空前的。三年來的醫改實踐證明,醫改“保基本”的原則是正確的。正如李克強副總理在本次會議指出的那樣,醫改不僅可以增進十幾億中國人的健康福祉,解除後顧之憂,而且有利於激發內需活力,創造更大消費空間,增強經濟發展的持續動力。醫改是三年來我國實施的各項改革中最具社會共識、最受老百姓普遍歡迎的一項改革。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一位政協委員曾深有感觸地説,醫改從根本上為人民群眾特別是為農民解決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提高了民生水準,醫改是本屆政府民生工程的最大亮點。

三年醫改之所以能讓老百姓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和受到國內外輿論的普遍讚許,關鍵是在醫改工作中突出了“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三大基本原則,把實施好基本醫療衛生制度,讓人民群眾從改革中得到實惠作為新醫改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是由於醫改工作堅持了這些基本原則,才會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裏,將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基礎———全民基本醫保夯實,基本醫保覆蓋率從醫改前的29.7%跳升到95.7%以上。而在新增的覆蓋率66個百分點後邊,是實實在在的8.6億人口,新增的醫保覆蓋人口數比歐洲總人口還多了1.3億。我國用僅僅三年時間,編織了世界上最大的醫保網,這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英國出版的國際權威雜誌《柳葉刀》刊文稱:中國醫改目標和系統戰略對其他追求全民醫保的國家來説堪稱典範。三年醫改實踐説明,面對醫改這個世界性難題,我國已探索出一條以“保基本”為起點的醫改成功之路。



關於中國訪談

  智慧的對話,思想的交鋒。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社會名人、國際友人做客中國訪談,解讀政策法規,闡釋新聞熱點,講述世界風雲,傾訴人生故事。秉承權威、人文、開放、深入的原則,為網友展現不同人生的精彩歷程。
中國網地址:
中國北京海澱區西三環北路89號中國外文大廈B座
郵編:100089

訪談熱線

如果您想做客中國訪談,嘉賓請聯繫:
電話: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傳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見和建議請聯繫我們: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網友可進入論壇直接參與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