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新醫改交出非同尋常的中國式答卷 |
中國網 | 時間: 2012-03-15 | 文章來源: 中國改革報 |
境內外媒體熱議醫改三年進展與成效,高度評價中國式醫改發展道路 新醫改三年,中國政府交出新答卷。這份答卷薈萃的是千家萬戶受益的成果,閃耀的是黨和政府執政為民理念的光輝。三年醫改破局成功,中國首次實現了13億人口“病有所醫”,為解決世界性民生難題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醫改之路。“兩會”期間,境內外媒體紛紛刊發報道,對中國三年醫改進行全面評述。 今年“兩會”召開適逢中國新一輪醫改啟動將近3週年。記者注意到,僅3月4日、5日兩天,就有數十家境內外媒體以及超過200多家網站集中報道了我國的醫改。在百度“醫改吧”,截至12日16時15分,共有主題3149個,貼子14,868篇。 新醫改成功破局具有里程碑意義 中國為讓更多人得到醫療服務和改善醫療保險狀況的努力,取得了長足進展。法新社刊發《專家認為:中國醫改取得長足進展》的報道稱,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薩拉·巴貝爾等近期在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發表文章,研究了由政府部門牽頭在2003年、2008年和2011年進行的數次調查所得出的數據。他們發現,在此期間,受訪者的醫保覆蓋率從29.7%上升至95.7%,這意味著2011年覆蓋了大約12.8億人口。醫保報銷的住院醫療費用的平均比例從2003年的14.4%快速上升至2011年的46.9%。文章作者説,其調查表自1993年後每5年更新一次,這些調查表是前後一致和可靠的“晴雨錶”。 《香港商報》頭版頭條發表題為《中國新醫改破解全球難題》的新聞綜述,該報道説,作為擁有逾13億人口的中國,近3年來在中央領導人的銳意進取與改革中,全球最大醫保網逐漸成型,全面醫保破局成功。 “新醫改從啟動第一天開始就是一場艱難的改革,甚至是一個‘地雷陣’”。《財經國家週刊》刊發“看病難看病貴的痼疾已經從基層開始‘消融’”的報道,該報道説,新醫改觸及多個層面的利益格局調整。新醫改的政策制定者和實施者面對阻力並沒有倒退,而是一直用迂迴前進的方式向縱深地帶推進,一直在小心翼翼地跳著“雞蛋上的舞蹈”。回顧三年醫改歷程,縱然有種種爭議,但無可否認,“看病難、看病貴”的痼疾已經從基層開始“消融”,醫改已經“破曉”。 人民網發表時評認為,“先看病後交錢”的就醫模式讓人們看到了醫院成為“服務中心”的曙光,給患者帶來光明。目前醫改正由淺灘進入深水區,每前進一步都會遇到激流險灘,唯一正確的辦法就是以群眾受益為尺規,在一步步的創新和改革中趟出一條路來,堅定地將醫改推向深入。 《經濟觀察報》刊發“‘病有所醫’的意義何在?”的報道説,中國目前95%的基本醫保覆蓋率,超過了富人俱樂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2000年醫療保險的平均覆蓋率。在實現全民醫保覆蓋時,除了日本每人平均GDP為4307美元之外,法國、英國、義大利和德國每人平均GDP都達到了5600美元左右,加拿大和美國的每人平均GDP更是超過了1萬美元。相比之下,中國在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中、在每人平均GDP才4000美元的時候,用了很短的時間實現了基本醫保的全覆蓋,從國際上看也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中外醫改不同進展彰顯中國體制優越性 “熟悉內地醫改歷史的人都會感慨。”《香港商報》刊發頭條報道稱,面對醫改這項鮮有國家可以完美破解的頑疾、面對內地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面對中國改革發展中複雜的經濟格局,醫改這項工作能夠有穩健實惠的成果,確實難能可貴、可圈可點。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藍睿明説:“雖然世界各國的衛生體系都在變革,但是中國醫改的步伐超過了任何一個國家”。 英國在世界率先實現全面免費醫療,但近年來也出現了醫療效率偏低、患者候診時間過長等問題。美國醫療體系專業化趨勢加強,導致初級衛生保健醫生短缺。《天天新報》刊發文章指出,中國在對比分析的基礎上,新醫改提出建立全科醫生制度,加強全科醫生培養,並改革全科醫生執業方式和激勵機制,發揮全科醫生的居民健康“守門人”作用,提高醫療體系運作效率,這是醫療體系的創新。 “從2009年至2011年,中國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開了至少十幾次的研究落實醫改政策的會議,而美國此時仍在就是否應進行醫改做‘車轱轆轉’的辯論。”《環球時報》發表社評説,短短3年內,奇跡在中國逐漸發生,醫改在勇敢地面對一個又一個難題,形成了讓美國社會瞠目結舌的工作效率。評論認為,西方很少有人對比中美醫改截然不同的進展,西方輿論顯然對中國人抱怨政府更感興趣。中國顯然是個一旦確定目標,就有力量實現它的國家。醫改不是近幾年中國“迸發力量”的唯一領域,其他還有保障房建設、免費義務教育、養老保險的全民覆蓋等。這些改革取得的進展和成效,彰顯了中國體制的巨大彈性和生命力。 中國實現“病有所醫”具有劃時代意義 “13億人口的大國能普遍推行現代醫保制度嗎?這是個雄心勃勃的命題。”《環球時報》發表社評説,這一命題的複雜性足以令人望而生畏。新醫改能在中國展開,不僅外國輿論沒想到,中國輿論倒退幾年也對此非常悲觀。很多中國農民不相信自己這輩子能跟國家醫保制度有關。醫改是中國整個改革事業的一個攻堅點,它的發展很可能會最終影響到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到百姓對生老病死的感受,改變中國人的大量觀念和習慣。 生老病死,人生大事。有病治病,是幸福社會的基本標準。《香港商報》編者按稱,看似簡單的“有病治病”,實則關聯一國的經濟實力、社會體制、執政宗旨、政府決心等因素,乃國家大事。新醫改為國人“病有所醫”的美好願望已然迎來了曙光。 《經濟觀察報》文章認為,“病有所醫”的實現,首次實現了中國全體老百姓享受中國經濟增長的成果。這一成就,不論是從中國歷史、國際經濟還是當前現實來看,都具有劃時代意義,這也為醫改的深入推進奠定了基礎。從歷史上看,對疾病的政府救濟始於南北朝的北魏,宋、元時期開始設立惠民藥局,並延續到明朝,但都體現為病後救助,範圍和效果很有限,而且還要依賴於“明君”的仁政來維持。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在給予醫療提供者財政支援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建立了覆蓋城鄉的合作醫療體系,但主要體現在小病治療和傳染病預防上,大病防治的能力很低。始於2009年4月的新一輪醫改,核心理念是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産品向社會提供,基本醫療保險覆蓋了13億人口,幾千年來“病有所醫”的宏願和夢想終於成為了現實。從現實意義看,全民醫保體系的建立,通過再分配增加了低收入者的實際收入,從而提升了社會公平,減輕了貧富分化,緩和了社會矛盾,支援了合理的社會流動,有利於推進城鎮化進程,並給醫藥産業發展提供巨大空間。(記者 黃天香 任麗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