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改:為深入公立醫院改革積累經驗

中國網 | 時間: 2012-01-16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積極推進

  公立醫院改革是醫改的重點和難點,近期目標是推進試點,力爭取得突破。國家確定了17個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各省結合實際選定了37個省級試點地區,全國參與改革試點的公立醫院數量達到2299個。按照上下聯動、內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則,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正在積極推進。

  (一)優化資源配置力度加大

  試點城市和地區針對區域、城鄉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問題,加大調整醫療資源配置力度,採取新建、遷建、改擴建以及整合公立醫院等措施,加強兒科、婦産科、精神衛生、老年護理、康復等薄弱領域服務能力建設。目前,試點城市中有89.1%制定了區域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有72.4%正在推進公立醫院佈局調整。積極推進公立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分級診療。截至2011年9月底,1100多所三級醫院與2727個縣級醫院建立了長期對口協作關係,上海、北京等9省(市)與西部地區的8個省(區)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建立了省際對口支援關係;1132家縣級醫院與三級醫院建立了遠端醫療系統;為邊遠地區組建4010個巡迴醫療服務小分隊。

  (二)管理體制、運作機制改革創新積極開展

  在管辦分開方面,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多種實現形式,包括政府設立醫院管委會、成立醫院管理機構等。在政事分開方面,著力完善治理機制,積極推進以理事會為核心的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完善公立醫院院長選拔任用和考核機制。11個試點城市建立了公開選聘院長制度,一些試點城市建立了院長年薪制、問責制等激勵和約束機制。在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分開方面,一些試點城市對醫療機構經營性質認定標準、管理制度、性質轉換程式等進行了完善和規範。在醫藥分開方面,探索逐步降低並取消藥品加成,實行醫藥收支分開,設立獨立的藥品管理中心或剝離醫院門診藥房,同時採取改革醫保支付方式、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加大政府投入等多種方式,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促進公立醫院形成新的運作機制,許多試點城市和地區開展了按病種付費、按人頭付費及總額預付等方式的改革。有的試點城市和地區探索了醫保經辦機構與公立醫院的談判機制。

  各地把縣級醫院改革放到突出位置,18個省(區、市)正式啟動縣級醫院綜合改革試點,試點醫院達到561家。各地採取多種方式探索改革以藥補醫機制,積累了一定經驗。例如,陜西省37個試點縣加大財政投入,推動縣級醫院改革取得積極進展。

  (三)全面推行便民惠民措施

  以患者為中心,改善醫院內部管理,便民惠民服務不斷強化。截至2011年9月底,全國已有1200所(100%)三級醫院開展預約診療、雙休日和節假日門診,2011年6月份雙休日和節假日門診量佔三級醫院總診療量的12.6%。 5938所二級及以上醫院開展了優質護理服務,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不斷提高。190個縣(市、區)開展了醫師多點執業試點,1677家醫院開展了臨床路徑管理試點。75.7%的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參與同級醫療機構檢查和檢驗結果互認。在全國醫療衛生系統開展服務好、品質好、醫德好、患者滿意的"三好一滿意"活動以及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活動。這些措施的推行,給人民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四)鼓勵社會資本辦醫政策效應逐步顯現

  2010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發展改革委、衛生部等部門《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意見》,著力消除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的政策障礙,確保非公立醫療機構在準入、執業、發展等方面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待遇,促進公立醫療機構和非公立醫療機構共同發展。2010年中央財政安排4億元對社會資本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給予支援,同時在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中將非公立醫療機構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對待。截至2011年9月底,深圳市非公立醫療機構達到1769家,佔全市醫療機構的73.9%,床位數佔全市的21.9%;成都市非公立醫療機構達到5170家,佔全市醫療機構的73.6%,床位數佔全市的16.3%。

  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積極推進,便民惠民措施全面推開,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改革正在探索,多元辦醫得到促進,為形成公立醫院改革基本路子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關於中國訪談

  智慧的對話,思想的交鋒。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社會名人、國際友人做客中國訪談,解讀政策法規,闡釋新聞熱點,講述世界風雲,傾訴人生故事。秉承權威、人文、開放、深入的原則,為網友展現不同人生的精彩歷程。
中國網地址:
中國北京海澱區西三環北路89號中國外文大廈B座
郵編:100089

訪談熱線

如果您想做客中國訪談,嘉賓請聯繫:
電話: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傳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見和建議請聯繫我們: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網友可進入論壇直接參與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