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近日,世界遺産地綠色發展圓桌會議在故宮博物院舉辦。本次會議以“保護傳承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旨在通過議題研究、管理模式創新及共同行動,深入探討世界遺産地綠色發展的策略與路徑。會議期間,中國網《中國訪談》欄目專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地區辦事處主任夏澤翰。以下為訪談實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地區辦事處主任夏澤翰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專訪。 (攝影:戴凡)
中國網:您如何評價故宮博物院等中國機構在文化遺産地綠色發展方面的工作和表現?
夏澤翰:中國一直是生態文明的引領者。如何把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文明結合起來,在這方面,故宮發揮了重要作用。其背山面水的空間設計,反映了可持續發展的古老理念。無論是對太陽能的利用,還是對各個地方水的回收,故宮的設計都相當出色。零廢棄、節約能源和回收利用等理念都得到了進一步普及。
中國提出了生態文明思想和全球文明倡議,在全球可持續發展領域大有可為。中國在世界遺産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目前共有59處世界遺産,最近被列為世界遺産的是北京中軸線。故宮在展示中國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突出普遍價值方面一直髮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非常重要的是,故宮將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與中國文化、中國遺産和中國的生活方式緊密聯繫了起來。並且與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促進跨文化對話、實現和平與和諧也有著重要聯繫。故宮是世界遺産的絕佳範例,具有令人讚嘆的突出普遍價值,現在故宮正在推廣零廢棄項目,我很樂見這樣的發展。
我也很高興看到孩子們和家人們來遊覽故宮的時候,能學習到如何以負責任的方式與遺産進行互動。學習如何節約用水,如何節約能源,如何回收利用,如何為大家創造更好的環境。故宮作為世界遺産保護的全球領軍者,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而且還與全球的其他世界遺産建立了聯繫。
中國網:您認為要做到世界文化遺産地的保護傳承和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夏澤翰:就可持續發展目標而言,許多世界遺産都位於城市中,因此,我們有一個特別的可持續發展目標11,即可持續的城市。像故宮這樣的世界遺産是人們學習的榜樣。如果世界遺産具有可持續性,城市也會變得可持續,人們也會開始思考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問題。
對於故宮而言,哪些可持續發展目標比較重要呢?可持續發展目標6是關於水資源保護和水安全:如果我們以可持續、負責任的方式用水,並向市民宣傳這一點,那麼城市也會變得更加可持續;可持續發展目標11是關於可持續的城市:學習與自然和諧共處、愛護環境非常重要;可持續發展目標13是關於氣候變化的,即我們的行為如何影響溫室氣體排放,從而造成氣候變化問題。我們怎樣減少塑膠的使用,通過使用可回收材料,或者通過騎車、步行來減少碳足跡。
故宮是一個很適合踐行以上目標的地方,人們可以來故宮來散步,感受大自然,降低碳足跡。因此,世界遺産(的保護傳承和可持續發展)和故宮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繫。
另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會評選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産。黃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既是世界文化遺産,又是世界自然遺産。如何保護這些世界遺産地的生物多樣性?如何確保我們的子孫後代同樣能欣賞到這些歷史古跡和與我們共存的多樣生物?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也是世界自然遺産的一個絕佳範例,那裏有著眾多候鳥和奇妙景觀。因此,它們都是代表水源、環境和生態文明的重要場所。
故宮位於中國首都北京,地理位置優越,因此,它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它不僅可以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帶給小孩、老人,帶到學校,還為全球的其他世界遺産樹立了榜樣,讓它們了解如何踐行回收再利用的原則,以及採取行動減少水足跡和碳足跡,實現負責任旅遊。
因此,我們必須以更加負責的方式對待旅遊,不應該隨意丟棄垃圾,不應該浪費水資源,不應該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開燈。我們還應該愛護植被。這一切都是美好的願景,共同創造美好、更加可持續的未來是聯合國作為一個整體努力追求的目標,我們要愛護地球,呵護經濟發展,保護社會體系,我們要創造更和諧的環境,為促進和平與可持續發展開展跨文化對話。而要實現這些目標,我們必須成為負責任的公民、負責任的遊客、負責任的遺産守護者,為了我們的下一代。謝謝!
(本期人員——策劃:戴凡;編導:汪雅雯;攝像:房小棋;攝影:戴凡;後期:劉凱;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