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作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新質生産力穩步發展,高品質發展紮實推進。尤其是近期出臺的所有增量政策力度大、針對性強,市場預期明顯改善。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的新週期能否順利開啟?一系列的增量政策能否有效提振中國經濟?還需要哪些新的增量政策繼續發力?本期節目,特邀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進行解讀。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 攝影/董寧
【訪談實錄】
中國網:徐主任您好!歡迎您做客中國網《中國訪談》。
徐洪才: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
中國網:今年以來,中央政治局三次召開會議分析經濟形勢,三次會議對中國經濟都傳遞了同一個信號——堅定信心。9月26日的會議召開時間更是非同尋常,並強調要全面客觀冷靜看待當前經濟形勢。您認為堅定信心的底氣體現在哪?您對當前經濟形勢有怎樣的研判?
徐洪才: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內外部形勢的確很嚴峻,但我們也確實很有信心。原因主要是基於:
第一,中國經濟有韌性。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坦率地講,我們很多潛力還沒有完全釋放。比如農村城鎮化還有後半場,這裡面還有巨大的潛力,投資消費的需求,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追求,這一塊的動力很大的。
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和巨型市場,規模、潛力是巨大的。去年我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經超過47萬億,今年估計在48、49萬億左右,很快接近50萬億。而且這裡面分層次,不同的收入群體、不同地區發展有差異化,那麼這種多層次、多樣性的市場需求的空間是很大的。另外,老百姓每人平均收入突破1.2萬美元以後,升級型的、改善型的消費需求現在日益上升,所以,大家看到經濟的基本面有潛力。
第二,我認為我們政策的空間還比較大,政策工具箱裏面很多政策工具還沒有使用,咱們有“子彈”打。美聯儲開始降息了,這實際上也打開了中國人民銀行寬鬆的貨幣政策空間。原來我們還左顧右盼,因為美國老加息治理通脹,結果導致人民幣有一定貶值壓力,近期看升值了,預期11月份美聯儲可能還要降息。所以,我們的外部環境其實也還是有利的,特別是這兩年的調整以後,國際上外貿、投資、經貿合作現在也在逐漸地恢復常態化了。未來的經濟發展有一定的政策的條件和外部的有利條件。
另外一點,我認為也是最重要的,今年召開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了未來五年的改革的重點任務總共有300多項,現在已經開始加快落實落地了,因此可以進一步釋放改革的紅利、制度的紅利。所以,大家看到我們經濟基本面的韌性潛力、政策的空間還有釋放的潛力,再加上改革開放外部環境也在走穩走好,綜合來看我覺得中國經濟當前走出困境,未來幾年逐漸走穩走好我們是有信心的。
中國網:同時會議也強調,當前的經濟運作也確實遇到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那您認為是哪些新的情況和問題?我們應該抓住哪些重點?
徐洪才:這三次會議確實不回避矛盾和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從當前中國經濟運作的總體情況看,最大的問題還是內需不足,體現在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都有點偏弱。今年前三季度固定資産投資增長也就是3點多,消費增長還不到3%,説明這兩大塊都有點弱,投資要發揮關鍵性作用,消費發揮基礎性作用,關鍵和基礎這兩塊都不給力。多虧外需還比較強勁,今年1-9月份外貿的情況出乎大家的預料,增長比較快。當然未來我們要以內迴圈為主體,所以,內需不足這個問題比較突出,下一步,我們依然要堅持以擴大內需作為工作的重點。
從短期來看,一些部門和市場,比如説像資本市場的調整,還有房地産市場的這種結構性調整影響也很大,對實體經濟、投資消費都有影響。還有一些局部性的風險也在逐漸地釋放,一些小金融機構遭遇一些困難,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經過過去幾年疫情的衝擊以後,最近幾年有所恢復,但是現在信心還不夠穩定,預期也還不穩。
另外在結構轉型、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當中,我們的創新還不夠給力,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我覺得這都是造成近期經濟下行壓力還比較大的重要原因。
這些挑戰我們不要回避,近期出臺的所有的相關政策我覺得都是有針對性的,要解決這些問題,以問題為導向,我們未來的經濟發展有望出現一個明顯的好轉。
中國網:中央確定的2024年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預期目標就是GDP增長5%,您對此有怎樣的判斷,今年的目標能夠順利地完成嗎?
徐洪才:我覺得是可以如期完成的。儘管前三季度下行壓力比較大,但是,我們政策的調整也不是從近期剛開始的,其實今年二季度以來,政策一直在不斷地加碼加力,這些政策一定會逐漸見效。其實大家會看到我們有些領域是有明顯的見效的。比如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穩外資穩外貿政策相繼出臺,到了今年二季度、三季度,外貿情況就比一季度和去年年底好多了,在今年前三季度的經濟穩定增長當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另外,像房地産市場,我們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現在在總結過去的經驗基礎上進一步加碼,近期出臺的這所有政策力度是空前的,這些政策是有一定的連續性、穩定性的,會持續地作用於我們相關的實體經濟的不同的部門,解決這些問題。資本市場近期也開始有明顯的向好跡象,出現了積極向好的調整。
還有整體的這種結構升級、創新發展應該説也是很明顯的。儘管內需不足,但是高科技、未來新興産業這些領域的資金流向速度還是比較快的。
製造業的投資今年1-9月份增長9%以上,這個增長速度也是很快的。再就是在服務業領域裏面也有很多創新,特別是引導新型的消費,這一塊的政策也在發力,還有應用數字化的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創新消費的方式,很多應用場景的創新等等,都有很大的變化。
中國網:9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到,“要幫企業渡過難關”,那麼在10月8日李強總理主持的經濟形勢企業和經濟專家座談會上更是強調了“穩經濟就是穩企業”,這傳遞了怎樣的信號呢?
徐洪才:因為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是基礎的部分,如果企業日子不好過,那宏觀經濟肯定好不了。那麼目前的情況看,主要是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信心還不夠穩定,這裡面有前幾年疫情的影響,另外也有經濟下行的過程中,在稅收下降比較多的情況下有些地方財政有點困難,出現了對微觀主體的不恰當干預,也影響了我們民營企業家的精神狀態。
所以,這一次相關的部門包括中央撥亂反正,要糾正一些錯誤的做法,我們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這裡面就涉及到我們法治環境、政策環境,不要對微觀主體有一些不良的干擾,讓大家能夠輕裝上陣,這個非常重要。中央三令五申“兩個毫不動搖”,但是在執行的過程當中,我覺得地方政府有一些偏差。
我們要創造更好的政策環境,對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一些困難戶要一如既往地予以政策的扶持。過去幾年有一些優惠政策可能馬上到期了,下一步怎麼辦,恐怕要考慮政策的連續性,要出臺一些增量政策,不要讓企業感到有很大的落差。
另外,我們還要創新一些政策,引導這些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全面的數字化轉型、綠色轉型,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同時引導企業兩眼面向全球,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這一塊其實空間也非常大。今年以來外貿的情況不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嗎?外貿出口人民幣計價同比增長6.9%,這個成績是來之不易的,是高於GDP的增長速度,也高於全球的貿易增長的速度,我覺得這個與我們産業鏈的韌性、配套能力、競爭力是息息相關的,同時與我們相關政策扶持也有關係。
下一步,我覺得還要鬆綁,要輕裝上陣,要降費減稅,對小微企業的創新活動要積極扶持,特別是在政策層面,我們要營造一個更加公平競爭的環境,營造一個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的營商環境至關重要。
中國網:我們在制定政策的時候要注意傾聽企業的真實的聲音和他們真實的需求。
徐洪才:對,要跟企業家形成一個良性的互動,特別是我們相關部門,國家發改委在牽頭支援民營中小企業發展,要定期、不定期地形成一種機制化的、良性對話互動機制,這樣的話跟市場之間有一個很好的交流互動。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 攝影/董寧
中國網:9月底央行推出了所有的政策,其中支援房地産市場的發展是主要的政策目標之一。此次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是首次提出了要促進房地産市場止跌回穩。對於當前的房地産市場的走勢您有怎樣的判斷?當前的這些政策是否能夠達到預期呢?
徐洪才:我覺得國慶節期間北上廣深房地産市場的數據已經出來了,表現令人鼓舞。新房的交易量包括二手房的交易量都有大幅度的上升,相關的上市公司,像A股市場、上海市場的19家房企國慶節期間的銷售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以上,説明這個政策立竿見影,確實火候力度把握得還是不錯的。所以,有理由相信未來肯定會止跌企穩。
因為過去我們確實也出臺了不少政策,但是,像擠牙膏式的,力度不溫不火,這一次力度是空前的,大家提振信心了,就是要釋放這種改善性的需求,還有一些剛性需求,讓市場改變預期。同時,我們在房地産市場有一些具體的政策,比如説白名單政策,要保證合理的融資需求,開發商有一些困難戶,政府也要定點幫扶,包括有一些閒置的土地,我們可以通過發行專項債來進行置換盤活這些存量資源。
當然人口老齡化結構性的調整對整個市場影響是長期的,所以,我覺得未來幾個月半年,可能頂多一年,會逐漸止跌企穩,在一個新的水準上,供求之間形成一個相對的平衡。
中國網:我們再來看一下財政政策,10月12日財政部就加大財政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召開了新聞發佈會,您怎麼看待這次財政政策的重點,力度是否達到預期呢?
徐洪才:財政政策是宏觀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財政部之前,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和證監會已經出臺了一些金融政策了,包括國家發改委已經發佈了宏觀調控的所有的政策框架。那麼這一次財政部又具體的落實,體現在我們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有力度,我覺得應該説是符合預期的。因為(距離)年底時間並不多了,我們年底要做的工作更多的是把全年的任務完成好。當然針對新的情況,適當地加力。
目前財政上面臨的困難主要是收支之間有一個比較大的缺口,中央政府已經明確表態,要拿出一定規模的資金增加轉移支付,發行長期國債,再就是專項債,要有針對性地適當擴大規模。當然未來的資金使用,還是要好鋼用在刀刃上,體現了我們保重點這樣一個思路。
比如,對基層的“三保”是一定要保的,有些基層財政上公務員、教師可能發不出工資了,我們要保工資,保基本民生,教育、醫療,特別是就業這一塊我們是要保的。再就是我們還要保基本的運轉,通過中央政府的這種大力度的轉移支付,強力的支援,既解決短期財政上的資金缺口困難,同時也要解決歷史存在的一些存量的債務風險,還要為明年、為後年、未來的經濟發展提供一個政策上的保障。
所以,大家看到近期財政部和人民銀行也成立了聯合工作辦公室,已經開始運轉了,下一步我覺得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之間的協同會進一步加強。特別是近期中央政府的發債高峰期到了,我們的貨幣政策要積極予以配合,通過這種政策針對性的配合,可以緩解短期的這種資金供求的矛盾。
中國網:未來如何讓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發揮合力,您有哪些建議呢?
徐洪才:這個大家已經看到一些變化了,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現在也面臨重大調整。因為傳統的降準降息特別是數量型的政策工具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了,金融機構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現在已經比較低了,還有一點空間,但空間不大了。明年可以承擔幾次降準,很快見底了,達到5%就不能再降了。
前段時間,中央的一些政策當中已經明晰了,未來要適當地增加、逐步地增加中央銀行購買國債的力度,公開市場操作,未來逐漸擔當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這樣整個的貨幣政策的框架就有一個大的調整,這是指數量方面。因為經濟不斷的發展,貨幣的供應量保持相對穩定,宏觀流動性的穩定性是一個基礎性的前提。那麼在這個基礎上,隨著整個經濟的下行壓力,也包括國際環境的變化,我覺得市場利率水準總體上是要趨於走低的,因為現在通縮壓力還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名義利率還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包括LPR,也包括中期借貸便利還有短期回購利率等等,這所有系列的價格性的政策工具也會逐漸地發揮更大的作用。所以,央行的貨幣政策要把握好這個節奏和力度,特別是在財政政策發力的時候,該發債要融資的時候,市場就要保證流動性的合理供應配合,商業銀行也好,中央銀行責無旁貸。
中國網:我們再來看一下股市,9月底一系列金融政策的組合拳可以説非常給力,對市場的推動作用明顯,9月26日的時候上證指數重回3000點以上,截止到10月10日滬深兩市的成交額已經連續7個交易日突破了1萬億元。很多人很關心,這會是資本市場恢復活力慢牛的開始嗎,您對此怎麼看?
徐洪才:我覺得這是一個真正的開始。這短短的幾天內出現了異常的波動了,一開始的時候廣大投資者激情四射,特別是節後第一個交易日大盤以漲停開盤很快逐漸回落,我覺得這兩天逐漸回穩了、調整了,在3200點左右正在進行整理鞏固,我覺得這是一種理性的回歸。如果那一種逼空行情一路衝到4000、5000點,將來結果可能是不堪設想的。所以,我覺得相關的市場參與者總體來看表現是逐漸回歸到一個理性的狀態,在這種場外資金瘋狂涌入的過程中,我也注意到有些機構投資者它是適度地減倉的,包括我們的上市公司也減持了一部分,這個無可非議,因為這也是市場行為也是合法的,這也教育了我們的廣大中小散戶要有風險意識。所以,這兩天交易量也逐漸回穩了,最多的時候3.45萬億,這種巨量的交易,這種狀況也是不可持續的。監管部門也一再提示風險,一些違規資金、銀行資金不能夠興風作浪,另外的話機構投資者還有上市公司我們都要規範自身的行為。
中長期要走好走穩,還有賴於不斷地吸引長期資金入市。社會保險資金、養老基金、機構投資者在裏面要發揮中流砥柱壓艙石的作用,當然前提還是我們各項政策持續發力,讓上市公司的品質、業績有根本性的改變。當然從短期看,我們的政策確確實實改變了市場的預期了,也堅定了投資者的信心了,這是一個良好開端。要倍加珍惜當前的這種局面,我覺得各方都要小心地呵護資本市場的發展,渴望未來資本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能夠與上市公司業績改善還有結構轉型升級、技術的進步,以及我們宏觀經濟的逐漸走穩走好形成一個良性互動、相互作用、相互加強,這樣一個局面大家都是很期待的。
中國網:近期的資本市場活躍可以説是給投資者帶來一定的信心,那未來您認為提振資本市場的核心問題是什麼呢?如何真正實現經濟和股市的協同向好?
徐洪才:我們一再強調的,上市公司的品質是資本市場的基石,這個基石不牢地動山搖。要改善上市公司的業績,從根本上講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包括政策環境,我們政策的這種逆週期調節還有中長期的改革政策也要積極推進,予以落地,促進創新,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新創業的氛圍,特別是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社會氛圍,那麼我們的上市公司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改善它的品質,這樣投資人就會有長期的投資回報,就不會沉湎于那種短期的炒作,那是不可持續的。
所以,我覺得要從經濟的基本面入手,從微觀經濟入手。我看到相關部門把扶持企業,把改善上市公司的品質作為重中之重,我覺得這是抓到了工作的重點,問題的要害。同時,我們的規則體系也要進一步優化,要吸引更多的長期資金,要發揮機構投資者在穩定資本市場中的基石的作用,同時要打擊那些違規行為。
我們的相關制度確實是很不完善的,這裡面有一些做法大家是詬病已久,但是我們相關的政策機制並沒有予以優化和跟進,未來要總結這方面的經驗和教訓。
總而言之,我認為中國資本市場它應該要反映國民經濟的未來的發展的趨勢,真正發揮晴雨錶的作用。在這方面,有賴於各個方面共同呵護,資本市場走穩以後投資人有回報,創業者有信心,整個的實體經濟也感覺有強有力的支撐了,中國經濟未來的中長期的戰略目標那就有堅強的保障了。
中國網:努力完成全年的經濟發展目標還需要宏觀政策的進一步的加力,對於已經出臺的措施如何確保早落地、早見效,您有哪些建議呢?
徐洪才:我覺得我們一向秉承的就是“穩中求進”的總的基調和原則,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是至關重要的,不要大起大落。當然近期針對這种經濟下行的壓力和嚴峻的挑戰出臺了所有調控的政策我覺得是及時的,也是給力的,力度應該説是適度的,看起來好像出乎大家的意外,其實這是一種客觀的需要,我們也有這個能力。
下一步就要把相關政策落實好,各就各位,大家要有一種責任感,要有一種使命感,有擔當,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把已經出臺的相關政策落地。比如,前期已經出臺了“兩重”7000億,“兩新”1萬億,錢已經到賬了,項目已經批了,趕緊去把好事辦好。未來經濟的發展也要有可持續性,要謀劃好。特別是中長期的在“十四五”發展規劃裏面已經列出來的一些重大的項目我們也給它予以落地,積極推進,還有三中全會提出的300多項改革的議程我們都要一一地抓落實,要因地制宜,根據各自的情況把工作做好,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一些新的變化和挑戰,那麼未來的政策也要予以及時調整和創新,這個也至關重要。
總而言之,我認為就是要發揮好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雙輪驅動,我們科技的創新還有金融的創新、制度的創新,方方面面把創新這件事情做好,能夠促進我們經濟中長期的、可持續的、高品質的發展,大家還是有很大的期待,我覺得值得期待。
中國網:就像李強總理所説的,我們要認清大勢,堅定信心,也要正視困難,積極應對。非常感謝徐主任給我們帶來精彩的解讀,謝謝您。
徐洪才:再見。
(本期人員:編導/主持:佟靜;攝像/後期:王一辰;攝影:董寧;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