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新中國成立75年,如何實現增進民生福祉,創造高品質生活?
 

時間:2024年9月29日
嘉賓: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民生保障教研室主任、教授 李志明

中國網: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進民生福祉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解決關係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生活水準連續邁上新臺階,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75年來,人民的生活發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事業取得了哪些顯著成就?文化事業得到了哪些新發展?本期節目,特別邀請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民生保障教研室主任、教授李志明為廣大網友解讀。以下為訪談實錄: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李志明教授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專訪。 (攝影:趙娜)

中國網:李教授,您好,歡迎您做客中國網《中國訪談》節目。

李志明:您好,主持人。中國網的網友,大家好。

中國網:新中國成立75年來,人民群眾生活水準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75年來,人民的生活發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事業取得了哪些顯著成就?

李志明:新中國成立75年以來,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發展理念,不斷改善人民的生活水準,增進民生福祉,人民的生活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可以説是持續不斷地邁上了新臺階。

總體來講,我們從一個溫飽不足的狀態,到20世紀末達到了總體小康,到2020年我們進入到一個全面小康的水準,確實總體上來講是邁上了三個大的臺階。

首先是反貧困,絕對貧困問題得到了歷史性的解決。這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一個難題。記得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可以説百姓的生活非常困苦,在城市有很多的失業人員,在農村人民的生活水準也是非常的低,處於溫飽不足的狀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86年,開展了有組織、有計劃、大規模的扶貧開發行動,我們的貧困人口實際上在持續地減少。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2013年總書記在十八洞村提出“精準扶貧”的理念,在2015年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打響脫貧攻堅戰之後,我們通過5年的時間解決了數千萬人的脫貧問題,使得到2020年底(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以及832個貧困縣、12.8萬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分別脫貧、摘帽、出列,絕對貧困問題得到了歷史性的解決。

關於脫貧攻堅,我本人也參與到其中,也長期跟蹤研究。我曾經到一個國家級貧困縣挂職扶貧一年,所以對在這個過程中全社會的投入,上至中央、下到基層的努力,我是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和直接地參與的。

第二方面就是人民的生活,75年以來可以説是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方説1949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不到50元,到了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也僅有171元,這個數值到2023年已經增長到了3.92萬元,即便是扣除物價因素,也比1949年實際增長了76倍,年均增長6%。

黨的十八大以來,就業優先戰略深入實施。2013至2023年這11年間,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4億人。在充分就業的推動下,居民收入穩步增加,生活品質不斷提升,特別是居民每百戶家用汽車的擁有量從2013年的16.9輛增加到2023年的49.7輛。另一方面,我們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環境生態的保護,萬里河山增添了山青、水綠、天藍、土凈的亮麗底色,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美好,更加的美麗。

第三個方面是社會保障,實現社會保障安全網越織越密。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就著手籌備建立職工勞動保險制度,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到1977、1978年我們通過勞動保險,農村的合作醫療、五保供養,城鎮居民有價格補貼等等一系列的社會保障項目,客觀來講,使得全國人民的基本的生活保障需求得到一個比較好的保障。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因為我們實行了經濟體制改革,(社會保障體系)從原來的我們稱之為國家單位保障制,向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國家社會保障制(轉變),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保障體系駛入快車道,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我舉兩個例子。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群到2023年底已經超過10.7億人,覆蓋率在90%以上。基本醫療保險覆蓋人群達到了13.3億,再加上公費醫療人員,總體覆蓋率超過95%,可以稱得上是全民醫保。其他的像工傷、失業等等一些保險項目,實際上覆蓋人群也都超過2個億。有了社會保險制度的這樣一個覆蓋,老百姓的生活就進入了一個有保障、對於未來有一種穩定的生活預期的狀態。

其他的,(比如)住房保障也是覆蓋範圍在逐漸擴展,比如説2023年新推出了一個配售型的保障性住房制度;其他的像托育、養老等等一些社會服務也正在逐漸地完善當中。

其他方面的社會事業也是欣欣向榮。比方説,以教育為例,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國家八成以上的人口都是文盲,到了2023年底我們國家有2.5億人接受過高等教育,還有一個就是新成長起來的勞動力,也就是需要找工作的這部分年輕人,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14年。咱們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已經超過60%,可以説進入到了一個普及化、大眾化的水準和階段。

在醫療衛生事業方面,我國已經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全民的健康水準得到顯著的提升。一個核心的指標就是每人平均預期壽命在2023年底已經超過78.6歲,這在國際上也是一個比較高的水準,應該超過若干發達國家。特別是我們的疫情防控能力、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也得到提升,這幫助我們成功地擺脫了2019-2022年年底的新冠病毒疫情的流行,這不得不説是一個重大的奇跡。

中國網:黨的二十大報告設專章論述了“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從改善人民生活到提高人民生活品質,黨和國家對增進民生福祉有哪些新認識和新要求?

李志明:增進民生福祉是我們發展的根本目的。帶領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們黨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進入到高品質發展的新階段,我們也是提出來,要在高品質發展中創造高品質生活的新要求,這是我們當前對於促進民生福祉的一個最新的表述。

在黨的十八大以前,黨的文獻和文件或者説報告當中,提到人民生活這一目標的時候,更多地用的是“人民生活水準”這個概念——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準。到了2015年,總書記在論述“十三五”規劃有關人民生活發展目標的時候,首次提出人民生活水準和品質,這樣一來就加入了一個人民生活品質的概念。人民生活品質是相比人民生活水準(有所)不同,要求更高的這樣一個概念。

到了2018年,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總書記又新提出來要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生活品位,首次提出來叫人民生活品質這樣一個概念。所以,我們對於增進民生福祉的目標要求,經歷了一個從人民生活水準到人民生活品質,再到人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過程)。

這三個概念還是有較大的差異。比方説人民生活水準,它更多地衡量的是民生福祉客觀獲得了多少,收入水準怎麼樣,住房面積大不大,再就是我們的保障水準、報銷率高不高,更多地是從數量層面去衡量人民生活的一個實際的水準。人民生活品質是除了客觀獲得的多和少,實際上它加入了品質的概念,這樣一來就涉及到一個主觀評價的問題,對此老百姓獲得了之後,他的獲得感強不強?幸福感、安全感強不強?人民群眾對於目前生活狀態的這樣一種滿意度,主觀評價高不高?所以人民生活品質這個概念在客觀獲得的基礎之上加入了主觀評價的內容在裏面。

人民生活品質,我們可以對它進行一個分解:前面一個“品”是品位的品;這個“位”是位置的位,大致可以理解為一種檔次。“質”可以理解為一種品質。所以人民生活品質實際上兼具了客觀性(就是民生福祉客觀獲得了多少)、主觀性(就是主觀上老百姓對於生活狀態評價怎麼樣、滿意度高不高),再加上一些社會性,就是人民生活水準在比較語境下,它屬於一個什麼樣的檔次。

所以,人民生活品質兼具了客觀性、主觀性、社會性等三個方面的屬性,內涵還是非常豐富的。這體現了我們當前在推動高品質發展這樣一個新階段,對於人民生活的一種價值追求或者一種新期待、新期盼。

中國網:黨的二十大報告的這一章節中提到了四個方面——“完善分配製度”、“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這是否是現階段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主要任務呢?

李志明:黨的二十大報告在“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這樣一個專章,專門就這四個方面提出來(新)的要求。但是,我想説的是,黨的二十大報告在對於這四個部分擺放位置的時候(是有講究的)。首先是收入分配,談的是分配製度,(要求)完善分配製度。因為分配製度是跟紮實推進共同富裕最直接相關的,也是實現成果共用最直接、最基礎的一項制度安排。在黨的二十大報告當中,提出來的是要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特別是要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這是我們在黨的二十大報告當中就分配製度提出的一個總的要求。但是,在黨的二十大報告當中,還提出來規範財富積累機制這樣一個新提法,這裡面內容就比較豐富。首先,我們黨是鼓勵大家創富,但是前提是要建立在勤勞合法經營、創新創造致富(基礎上)。我們反對的是違法壟斷、不正當競爭、貪污腐敗,反對的是偷稅漏稅、搞內幕交易,不能通過這樣一些非法、違法的手段來暴富。這是我們在分配製度方面提出來一些新的改革取向。

第二個就是在黨的二十大報告當中提出來,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連續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當中都提出來實施就業優先戰略。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已經實現了比較充分的就業,但是這個比較充分的就業可能品質還不夠高。黨的二十大提出了高品質充分就業,就是要從原來品質不太高的充分就業走向高品質的充分就業,這是我們在就業方面的一些要求。

第三個是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社會保障體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網”、社會運作的“穩定器”。實際上,總書記在2021年2月26日集體學習當中,還對社會保障體系提出了第三個(重要作用)叫收入分配“調節器”,所以,社會保障體系在我們民生體系當中也是相當重要。在黨的二十大報告當中,我們就社會保障體系,提出的是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範、可持續的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其中公平統一強調的是各個制度、各個人群,不同區域人群之間的待遇,包括參保的負擔方面要儘量在一個制度的覆蓋下,再就是它的相關的制度要求也是統一的。新提出來的一個叫安全規範的要求,安全規範主要是我們的管理服務要規範,我們的基金運作包括投資要安全,再有我們要嚴厲打擊騙保等等這樣一些行為。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當中就“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分兩塊來提的。第一個是人口服務發展戰略,這裡涉及到“一老一小”服務為主體,為了應對少子化、老齡化,為人口的高品質發展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建立一個生育友好型、老年友好型甚至全齡友好型社會。第二個方面,還提出了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就涉及到一個醫療、醫保、醫藥“三醫”協同、“三醫”聯動。比方説,老百姓期盼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醫療服務水準要更高一些,老百姓看病更方便一些,所以,我們要推動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擴容下沉、區域分佈均衡。

當然,我們的民生福祉包括但是不限于這麼幾個方面。事實上,教育也具有民生屬性,老百姓期盼之前是有學上、現在是上好學。前面四塊加在一起,這五個方面實際上也都是水準不斷地在持續提升,持續地提高,有助於我們最終不斷增進民生福祉。這也是我們推進國家發展,這是我們推動深化改革的一個最終的目的,這也是我們共産黨人的初心使命和我們的宗旨。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李志明教授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專訪。 (攝影:趙娜)

中國網:我們説的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人民的文化需求、文化生活和文化事業等方面取得了哪些變化發展?

李志明:我們在滿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文化生活以及文化事業方面,確實這75年來也是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記得在1949年,當時我們就提出來“文藝要為人民服務”,特別是首先為工農兵服務的基本方針。在這個方針的指引之下,我們的文藝事業迎來了一個新的氣象,不斷的向前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文化方面的投入在明顯地加大,為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我小時候,(是)在一個小山村裏面生活的,我記得我人生的最初6-7年當中,好像就看過一次露天放的電影。上小學之後到縣城去上學,那會兒就有了電影院,我們去看電影的次數可能會更多一些。到現在,我們即便是不到電影院去,在自己家裏面也都可以看到很多優秀的國産電影。所以,從我個人的經歷就看得出來,我們文化事業、文化産業確實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獲得了長足的進步。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國家的文化強國建設也在更加地深入,文化産業蓬勃發展,相關産業的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也在持續地提升,特別是我們的文化精品層出不窮,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在持續的提升。

我記得我在讀大學的時候去看電影,那時候大學生可能更多地喜歡看一些進口的大片,但是現在咱們的大學生再到影院,更多地是看一些優秀的國産影片,這就是非常大的進步。

特別是在最近幾年出了很多書籍,比方説《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國家寶藏》等等,在海外也引發了熱烈的反響,讓世界進一步了解中國,認識了一個發展中的中國,開放中的中國,以及為人類文明作出重大貢獻的中國。

總而言之,我們的文化事業、文化産業在蓬勃地發展。老百姓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得到保障,大家的選擇面越來越多,大家對於我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在不斷地提升。

我記得在最近一兩年當中,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到中國來旅遊,特別是今年實行了“144小時免簽”政策之後,很多外國的“網紅”帶著自己的錄影機來領略中華文化的魅力。這就是我們文化領域、文化戰線,包括對外開放工作的一個重大的成就,這是一個集中的體現了。

中國網:隨著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我們在充分肯定我國社會事業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也必須清醒看到,現有的成就與人民對更高品位、更高品質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還存在一定的距離。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這個目標上,還存在哪些差距?還需要哪些努力?

李志明:黨的十九大報告清晰地認識到了這種差距,對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作出了一個重大的判斷,提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變成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就表明這種差距、這種矛盾是客觀存在的,一方面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日益的增長,不僅對於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並且對於公平、正義、民主、法治、安全、環境等方面的需要也在不斷地上漲,整個需要的範圍是在擴充的,需要的層次也是在不斷地提升,這是我們在需求端已經呈現出一個需求不斷上漲的趨勢。供給端,確實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制約了我們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這樣一種能力。所以,它們兩者——人民需要、需求跟社會生産或者社會供給能力之間,是存在著一種緊張關係的,或者説是一種張力。不斷緩解這種緊張關係、不斷彌合這種張力,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領域、增進民生福祉,是中國共産黨人持續努力的目標,同時也是我們的工作動力,我們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努力地使這種需求和供給更加匹配起來,這是總體的一個判斷。

我們黨對這個差距也是有清醒的判斷。比如,十九屆五中全會就明確地指出我們的民生保障還存在短板。比如説,二十大報告當中提出來,人民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托育、養老、住房等方面還存在不少難題,這個難題和短板客觀存在。

(下一步努力)總的思路是,在黨的二十大報告當中,我們提出來的是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這句話怎麼理解?要在做大蛋糕的過程中、基礎上努力分好蛋糕,在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基礎之上我們在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最終創造高品質的生活。

另外,我們的黨和政府盡最大的努力去不斷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時,也要根據我們的經濟發展和財力的實際去確定一個合理的民生發展的目標。

當然,在這其中不僅僅是黨委、政府單方面的責任,咱們的老百姓、我們的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首先要來自於自己的創造,首先要來自於自己的奮鬥,然後政府再盡到責任來幫助你。所以,(要)在共建、共用的過程當中,最終就是實現民生福祉的不斷增進、高品質生活的不斷實現。

現在,我們正在朝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奮力向前。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你、需要我、需要大家的共同參與,大家一起增進民生福祉,創造美好生活,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宏偉目標。

中國網:展望未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齊心協力,著力在發展中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高居民收入水準,改善居民生活品質,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實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期人員:編導/採訪:裴希婷;攝像:王一辰、辛棟強;攝影:趙娜;後期:劉凱;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編導/採訪:裴希婷;攝像:王一辰、辛棟強;攝影:趙娜;後期:劉凱;主編:鄭海濱)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