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挪威氣候與環境大臣:深化與中國的生態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時間:2024年6月13日
嘉賓:挪威氣候與環境大臣 安德烈亞斯·比耶蘭·埃裏克森

中國網:廈門通過36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實踐,為破解海灣型城市生態治理這一世界性課題提供了中國方案。此次在廈門舉辦的“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主旨活動,旨在推動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生態保護修復大格局,共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在此背景下,《中國訪談》特別邀請到挪威氣候與環境大臣安德烈亞斯·比耶蘭·埃裏克森為我們分享挪威在綠色發展方面的經驗,交流中國與挪威的合作未來。

挪威氣候與環境大臣安德烈亞斯·比耶蘭·埃裏克森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專訪。(攝影:倫曉璇)


中國網:這是您第幾次到訪中國?對於廈門這座城市的印象如何?

埃裏克森:這是我首次訪問中國。在這美好的五天當中,我到訪了北京、內蒙古,現在來到了廈門。廈門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我很開心能夠來到廈門,並且能有機會了解和學習這座城市是如何保護自然以及當地生態系統的。

中國網:36年來,廈門以筼筜湖綜合治理為起點,堅持探索全域生態環境保護。那麼,您如何評價廈門在生態保護和修復方面的治理成效?

埃裏克森:我認為筼筜湖治理很好地展示了當地在修復自然方面所做的努力,同時也説明瞭修復自然的重要意義。這于我們而言,是寶貴的一課。要解決當前面臨的全球挑戰,離不開切實的領導、雄心勃勃的政策以及共同的努力。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向中國學習。而這也將成為中挪合作的寶貴經驗。

中國網:我們知道,挪威一直致力於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在全球氣候變化日益嚴峻的背景下,挪威是如何平衡自然資源和經濟發展的關係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

埃裏克森:這是我們需要共同努力來應對的挑戰。舉個例子,我們進行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地區可能也是重要的生態系統,蘊含著重要的生物多樣性。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嚴謹的計劃和有效的措施確保是以正確的方式來平衡這些因素。這也是我們來到這裡,希望向中國學習、與中國合作的內容。在氣候和環境領域,我們已經同中國合作近35年,也希望兩國未來能夠繼續在這些領域發展合作,基於彼此在規劃和實施方面的經驗,實現資源保護和經濟發展方面的平衡。

中國網:此次活動的主題是“保護海洋生態系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您對於該活動有怎樣的感受? 如何看待中挪兩國的綠色合作前景?

埃裏克森:這次活動非常重要。海洋是我們共用的家園,所以我們也有共同的責任來保護海洋。我們相聚一堂討論應當怎樣保護海洋,如何實施正確的政策,如何開展合作,這些都很重要。從挪威的角度來講,我們希望未來能夠延續和擴大過去這些年與中國在應對重大全球挑戰時的合作方式。因為一個國家在保護海洋方面所做的努力也關乎其他國家,所以這是我們可以攜手合作的領域。在我們看來,舉辦這樣的活動是非常有意義的。

中國網:謝謝您的回答。

埃裏克森:謝謝你。


(本期人員:編導/主持:汪雅雯;圖片:倫曉璇;後期:劉凱;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編導/主持:汪雅雯;圖片:倫曉璇;後期:劉凱;主編:鄭海濱)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