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共同挑戰?多國駐華大使共議多極世界的多邊主義
發佈時間:2024-05-27 18:33:42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中國網5月27日訊(記者 白璐) 由全球化智庫(CCG)主辦的第十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于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開。26日上午舉行的大使圓桌研討以“多極世界的多邊主義”為題,邀請多國駐華大使、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與,共同探討在多極世界的國際背景下如何發展多邊主義以及如何應對共同挑戰等議題。

由全球化智庫(CCG)主辦的第十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于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開 (CCG供圖)

全球化智庫創始人兼理事長王輝耀指出,二戰後,世界格局經歷了從兩極到單極再到多極的轉變,多極世界正在形成,而維護多極世界的體系卻尚未出現。此外,多極世界最重要的特點之一便是全球化,然而全球化似乎正日漸式微,在這樣的背景下,重新思考多極世界的多邊主義便尤為重要。

近年來,隨著全球南方的崛起,全球南方國家更加注重其在全球事務中的代表權和發言權。“提高全球南方國家聲音,促進發展中國家權益”成為全球南方的普遍訴求。通過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全球南方國家為推動國際制度和規則的改革、維護多邊主義貢獻了獨特的力量。

與會的各國大使及專家學者普遍認同多邊主義的重要性以及當前多邊主義遭到削弱的事實,同時對於國際體系和規則如何改革、怎樣完善等議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多邊主義如何加強?聯合國要不要改革?

聯合國是具有最廣泛代表性的國際機構,是多邊主義理念的産物,也是多邊主義實踐的平臺。自聯合國成立之日起,關於聯合國改革的探討就一直存在。近年來,隨著世界格局朝著多極化演進,聯合國改革的呼籲和討論再次升溫。那麼多邊主義如何加強,聯合國等多邊機制要不要改革,也成為了本次圓桌研討的重要議題。

歐盟駐華大使庹堯誨認為,要加強多邊主義,首先要堅持《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定捍衛《聯合國憲章》的權威。國際社會應當進一步完善多邊秩序從而更好回應各國對於透明、平等、包容的呼聲,但核心原則應當具有普適性,即所有國家和地區都可以平等適用這些原則而非根據各自的利益需要選擇不同的敘事。

德國駐華大使傅融指出,在對多邊體系進行改革的過程中不應破壞努力建立起來的國際體系和國際規則,化解多邊危機應當通過國際合作的方式進行,以問題為導向進行談判。傅融大使認為,使各方都能參與其中是多邊主義的題中之義,歐盟、東盟、非盟、阿盟等地區組織都是多邊主義的體現,但聯合國應處於多邊體系的核心,任何規則都應是各方談判的結果,而非少數人的選擇。

阿根廷駐華大使馬致遠強調,多邊主義的核心是多樣性,即認識到各國的價值,尊重不同的聲音。多邊機構在應對全球挑戰,和平解決衝突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多邊機構和全球架構需要進行改革和完善以反映所有國家的利益關切,“作為全球南方國家,我們希望發出自己的聲音”。馬致遠大使指出,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觀點和視角,阿根廷也不例外,因此各國都需要有在多邊場合闡明立場的機會。“我們首先代表阿根廷,然後是拉美,同時我們也是個發展中國家。我們面臨的挑戰可能與其他國家不一樣。所以,我們必須要在不同的國際機構中發出自己的聲音。”

土耳其駐華大使伊斯梅爾·哈克·穆薩呼籲對聯合國及其他多邊機構進行改革,他指出,聯合國曾阻止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發生,但並沒有實現可持續的和平與安全,當前的全球治理體系和機制無法使各國及時、公平、有效地共同應對全球挑戰,也不能完全反映和代表所有國家的利益。伊斯梅爾·哈克·穆薩大使稱,在歷史上,新的體系和新的世界秩序都是在大的衝突之後建立起來的,比如一戰、二戰之後都出現了新的秩序和體系。人類應當從歷史中吸取教訓,對聯合國體系進行實質性的改革,而非等待新的戰爭爆發。

南非駐華大使謝勝文認為,當前的國際秩序面臨諸多挑戰,在多極世界中推動多邊主義,改革相關機構,仍應以聯合國為核心。建立聯合國以外的多邊機制應當是對聯合國的補充,而不應侵蝕或破壞聯合國。

愛沙尼亞駐華大使韓朔認為,一個有秩序的多極世界意味著所有國家都應當遵守《聯合國憲章》,都應該遵守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而不是要建立一個新的體系,《聯合國憲章》就是維護各國最基本、最終極的保障。愛沙尼亞希望各國都能遵守《聯合國憲章》的基本原則和宗旨。

中國能扮演什麼角色?

與會嘉賓普遍認為中國是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發展中大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肩負著推動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秩序的重要責任。

傅融大使表示,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的選擇對於多邊體系及多邊體系的改革影響重大,在解決地區衝突方面,中國也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傅融大使強調地緣政治危機影響著共同應對挑戰的能力,“我們和中國的矛盾越多,就越沒有解決危機的能力”

全球化智庫副主任高志凱認為,中國的立場是希望在繼續保持現有秩序的基礎上,解決存在的問題,改善現有的秩序,而非破壞現有的秩序。高志凱指出,中國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對於地區衝突,一直在積極勸和促談,呼籲停戰,強調冷靜對話。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