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是今年中國經濟的主題。在國內外的廣泛關注中,中國經濟在一季度實現了5.3%的超預期增長,迎來開門紅。4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當前我國的經濟形勢進行了客觀的分析研究,肯定了積極因素,也提出了面臨的挑戰。那麼,一季度的超預期增速能否持續?擴內需、促消費的關鍵是什麼?強調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用意何在?就相關問題,中國網《中國訪談》欄目特別邀請到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進行分析解讀。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專訪 (攝影:鄭亮)
中國網:蘇老師您好,今天很高興能夠邀請到您做客我們的演播室。
蘇劍:謝謝,我也非常高興。
中國網:4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當前的經濟形勢進行了分析研究,會議認為當前我國經濟呈現增長較快、結構優化、質效向好的特徵,經濟實現了良好開局。那麼在您看來,超預期的增速能不能持續?要延續高增長態勢,關鍵是什麼?
蘇劍:應該説一季度增速是非常好的,達到5.3%,遠遠超過了今年年初定的全年的目標。所以也就是説,從宏觀調控的角度來看,我們只要實現全年的目標就行了,不一定非要接下來每個季度都實現這麼高的增速,因為畢竟從宏觀調控的角度看,除了經濟增長之外,政府還有其他目標也需要考慮,比如説防風險,尤其是房地産風險和地方政府債務的風險。從這些角度來看,可能在考慮這些問題情況下,會對增長的速度稍微降低一點要求。因為今年全年只要完成5%左右的(增長)目標就可以了,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和房地産風險確確實實存在,又確實比較嚴重,所以在防風險和保增長以及保就業這些目標綜合考慮的情況下,接下來可能不一定像一季度一樣實現那麼高的增速,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就是説這個(高增速)可以持續嗎?要想持續,當然可以持續,因為從政策工具來看,中國政府現在工具箱裏邊的工具還多得是,所以如果想實現這麼高的增速,是有辦法的。所以關鍵就看它想不想繼續實現這樣的增速,同時對其他政策目標給予的權重是多大,關鍵看這個。
接下來如果要想穩增長的話,那當然還是要從擴需求這個角度來出發。那麼現在,應該説中央對今年經濟形勢的判斷是相當精準的,比如指出部分行業産能過剩,有效需求不足,這些問題都存在。那麼在這個情況下,擴大需求當然還是今年宏觀調控的主基調,這就需要繼續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擴大需求。同時還要進一步想方設法穩出口,(因為)外需也是需求,所以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對中國來説,出口占GDP比重還很大,大概在20%左右。所以在“擴需求”裏邊,擴外需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雖然我們説現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內迴圈為主,國際國內相互促進的雙迴圈,但實際上外迴圈在我們目前經濟運作中還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網:所以您認為實現這5%的增長目標應該不是一個特別困難的事情?
蘇劍:從今年來看,一季度表現這麼好,那麼接下來其實這幾個季度,每個季度實現4.9%左右的增速,其實也就夠了。而且我們當時的目標是5.0%左右,那你全年實現4.7%、4.8%,其實也算5.0%左右。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年實現這個目標增速應該説問題不大。
中國網:現在我們經常提到“溫差”,一方面宏觀數據在不斷向好,另一方面可能微觀主體感受到的經濟回暖並沒有那麼明顯,那麼宏微觀之間的“溫差”應當如何解?
蘇劍:我個人覺得,主要還是(因為)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他接觸到的只是自己個人範圍內的事情,他對自己的情況可能更了解一些,對宏觀層面上的體會可能沒那麼深。比如説同樣是(增長)5%,從宏觀層面上來説已經很高了,但從微觀層面來説,可能沒感覺。比如説,假定一個人的月收入是五千塊錢,那(增長)5%,就是250塊錢,也就是説從5000塊錢漲到5250塊錢,已經是5%(的增長率),對吧,但個人可能覺得沒漲。所以這個就是可能是溫差的來源吧,就是個人對他自己收入的增長速度可能沒有那麼明顯的感覺。但是宏觀數據,大家都認為5%的增速(已經)很好了,可能來源在這裡。
中國網:那麼這個宏微觀之間的“溫差”,有辦法彌合嗎?
蘇劍:如果説是感知上的問題,那就沒必要彌合,讓大家明白怎麼回事就行了。如果説是真的是因為宏觀數據和微觀數據有分歧,這個就需要好好分析一下原因了。我個人認為目前溫差主要是個人感知的問題。
中國網:剛才我們也提到了有效需求不足是我國經濟發展當中面臨的一個挑戰之一,那麼為了擴大國內需求,各地紛紛出臺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行動方案,那麼在您看來,以舊換新也好或者是設備更新也好,它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拉動國內需求?
蘇劍:這個取決於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看看政策力度有多大,政策力度大了,效果可能會好一些,政策力度小的話,效果肯定會小,這是第一個。第二個,還取決於企業和個人支出的願望,像現在,企業投資的願望比較弱,老百姓消費願望也比較弱,那麼在這個情況下,政策效果可能會弱一些。所以要想提高這些政策的效果,還是要想方設法穩定老百姓的預期,包括投資者和消費者的預期,讓他們願意花錢,敢於花錢,這個政策效果就會好一些。
中國網:我們注意到,現在文旅行業可以説是遍地開花,假日經濟也在持續升溫,這也成為了釋放消費潛力的一個出口。那麼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那麼文旅行業或者説假日經濟的發展,能不能體現出我國經濟的活力或者韌性呢?它具有多大的代表性?
蘇劍:應該説文旅産業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消費者消費升級的一個方向,這在基本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如此。就是説大家窮的時候都在想著溫飽問題,等溫飽問題解決了,當然就追求更高層次的一些消費,消費升級的方向當然包含文旅産業,旅遊也罷,購買一些藝術品也罷,看電影也罷等等這些都屬於文旅消費。所以它是消費升級的方向,這個是沒有問題的。也就是説,只要經濟在發展,最終在這方面的消費需求會越來越大,所以它的活躍確確實實可以作為經濟活力的一個反映。如果説是經濟沒有活力的話,或者經濟下行壓力非常大的話,老百姓沒有興趣消費這些東西了。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 (攝影:鄭亮)
中國網:那麼在您看來,擴內需也好,促消費也好,關鍵是什麼?
蘇劍:我個人覺得是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當然就是要提高大家的收入,得有錢花。實際上現在國內外各界人士都非常關注這個問題,就是我們國家老百姓的個人可支配收入在GDP中佔的比重相對國際平均水準來説,低得太多。老百姓沒錢的情況下,你讓他消費,那顯然難度比較大,這是第一個方面。
第二個方面,就要解決老百姓不敢消費的問題,因為現在經濟中面對的不確定性比較大,尤其是疫情三年,應該説對大家預期的衝擊是比較厲害的。預期較弱,到現在還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問題,這也是中央的判斷。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需要解決老百姓不敢消費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改善我們的社會保障體系,從失業保障、養老保障、醫療保障這塊著手,來解決問題。這裡邊失業保障、醫療保障當然短期內是最重要的,因為如果一個人面臨著可能失業(的風險)卻沒有保障的話,他當然會想方設法多存一些錢。而現在的失業問題應該説還是比較嚴重的,特別是年輕人的失業率還是比較高的。在醫療領域裏邊,我們也能看到,一場病下來,可能一個家庭就返貧了,這樣的情況也是存在的。所以我們還是希望能夠把社保體系完善起來,尤其醫療和失業方面的(保障)體系完善起來,消除老百姓消費的後顧之憂,(使他們)敢於消費,這是第二個方面。
第三個方面,還是要改善消費環境。我們國家現在非常強調營商環境,但實際上一個經濟體中的市場環境包括消費環境和營商環境兩部分,光考慮營商環境,不考慮消費環境,其實對擴大消費來説並不一定有效。比如説這段時間鬧得紛紛颺颺的一件事就是“提燈定損”,那麼這樣一個消費環境,實際上非常不利於擴大本地消費。所以,我們要像強調營商環境一樣,強調消費環境,這是擴大消費最重要的方面。
中國網:我總結就是,一個是有錢花,再一個是敢花錢,最後就是消費環境要提升,讓大家能夠消費得更舒心。
蘇劍:對,是。
中國網:我們在談到宏觀調控的時候,大家普遍認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大有可為,這次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提到了要極早發行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加快專項債的發行力度,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強度。那麼特別國債和專項債的發行,能為當前的經濟帶來怎樣的活力?其發行是出於怎樣的考慮呢?
蘇劍:應該説財政政策從擴大內需的角度來看,主要要看支出。發債只是它取得收入的一個手段,取得收入之後怎麼花?這才是財政政策(要確定的),所以發債這一個環節只是取得收入的一個方式。那麼現在發行了這麼多國債,包括超長期國債和專項債,發債之後取得的收入怎麼用,我們目前還不是很清楚的。
從我們研究宏觀經濟的角度來看,目前中國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擴大內需方面需要花錢,當然花錢的話,目前情況需要借債,同樣要解決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同樣需要發債。所以在這個情況下,發了債到底幹什麼用,這就很重要。發債取得收入之後,它是要用來擴大內需,還是要用來幫助地方政府解決政府債務問題,這個我們就要搞清楚。我目前沒有具體安排方面的資訊,所以很難判斷。當然我相信發了這麼多債,肯定兩方面都會照顧到,因為這兩個(方面)目前都很重要。一個是防風險,一個是穩增長,兩個都非常重要。
中國網:這次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強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義,會議提出要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那麼強調改革的重要性,用意何在?
蘇劍:到現在為止,改革是全球公認的中國最近幾十年發展的最大紅利,這個大家都相信,我們也確確實實受到了改革的實惠。所以改革應該説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中央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這個當然是非常對路的一個思路。
關鍵問題就在於接下來具體的改革措施和領域在哪,這個是我們目前看得不是很明白,當然因為在三中全會上要討論這個問題,討論完才會有一個明確的方案,所以事先我們就只能做一些猜測。當然,我們在做這些猜測的時候,每個人的角度不一樣,看法可能也不一樣。
中國網:我們也注意到在不久前,在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在出席中法企業家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閉幕式上,提到了“我們正在謀劃和實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舉措,穩步擴大制度性開放”。那麼,我們對於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制度性開放,能抱有怎樣的期待?
蘇劍:既然這樣表態了,當然會有重要的措施出臺來推進。我們當然期待中國對外開放能夠進一步得到加強,制度型開放跟我們以前所説的開放區別在哪呢?以前更多的是政策,政策可變性比較大,制度相對來説比較穩定,所以也就是説制度型對外開放是希望能夠營造一個良好的、穩定的對外開放的環境,穩定大家的預期,這是制度型開放的優勢。以前我們好多對外開放的措施都是用文件來下達通知的,按文件去執行,那麼以後可能會更多以法律的形式出臺,以法律的形式把各項制度穩定下來,給大家一個比較穩定的預期。
中國網:好的,非常感謝蘇老師今天給我們帶來很精彩的解讀,謝謝!
(本期人員:編導/主持:白璐;攝像:劉凱 王一辰;圖片:鄭亮;後期:王一辰;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