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接入國際網際網路30週年,中國為全球網際網路發展提供了哪些新動能?
 

時間:2024年4月20日
嘉賓: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網際網路發展研究部行業研究組組長 郝麗陽

中國網:30年前的4月20日,中國通過一條64K的國際專線,全功能接入國際網際網路,從此開啟了中國網際網路時代。如今,我國網民規模、國家頂級域名註冊量均為全球第一,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正從網路大國闊步邁向網路強國。我國網路基礎設施和資訊化建設取得了哪些建設成就?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為全球網際網路發展提供了哪些新動能?本期節目,特別邀請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網際網路發展研究部行業研究組組長郝麗陽與廣大網友分享交流。

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網際網路發展研究部行業研究組組長郝麗陽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專訪。 (中國網 楊楠  攝影)

中國網:郝老師,您好,歡迎您做客中國網《中國訪談》節目。

郝麗陽: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

中國網:今年是我國全功能接入網際網路30週年,30年來我國網際網路發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郝麗陽:30年來,我國網際網路伴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腳步,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網際網路實現跨越式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一是數字基礎設施加速建設。當前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資訊通信網路。算力規模全球排名第二。網際網路基礎資源建設不斷推進,“.CN”國家頂級域名保有量已連續九年位居全球第一;IPv6地址數量位居全球第二,應用普及也在不斷地加速。

二是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我國移動支付規模、網路零售市場交易規模等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國貨“潮品”等新型消費增長點快速涌現,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三是數字社會極富活力。我國的網民規模由最早的62萬增至現在的10.92億,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基於網際網路的醫療、教育、文化、旅遊等公共服務從無到有、迅猛發展,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是數字技術加速迭代。以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數字技術不斷的創新突破、加速落地應用,這些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也助力我國新型工業化發展進一步加快,新質生産力加速形成。

中國網: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路強國”目標的10週年。30年間,尤其是這10年,我國網路基礎設施和資訊化建設取得了哪些建設成就呢?

郝麗陽:30年間,我國也是不斷的推進網際網路基礎資源建設。經過多年建設與發展,我國的“.CN”國家頂級域名保有量已經達到了2013萬個,連續九年位居全球第一;IPv6地址數量達68042塊/32,位居全球第二,它的應用普及也在不斷的加速;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網路;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有力支撐下,我國的網民規模也實現了跨越式增長。這10年間,網民數量由6.49億增長至10.92億,助力我國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最富活力的數字社會。

中國網:通過您剛才的介紹,我們可以感受到網際網路從最初的觸不可及到現在是觸手可及,深入到了我們的生活生産中,也深刻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那麼中國網際網路的中國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關鍵特徵有哪些呢?

郝麗陽:我認為中國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特徵之一就是創新,那網路的聯通代表我國積極擁抱資訊革命的這個歷史機遇,同時也是奮力開啟了一個嶄新的網際網路時代。隨著30年的創新發展,我國網際網路伴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腳步,日益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一是網路基礎設施創新為中國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築牢底座。30年來,我國加速建設網際網路基礎設施,適當超前佈局新型基礎設施,積極把握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革命,始終將技術創新作為網際網路發展的基石。

二是應用場景創新為中國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增添活力。30年來,中國網際網路發展不斷涌現新的增長動能,網路零售、智慧出行、網際網路醫療等新的熱點持續的推動我國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推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三是治理創新為我國網際網路發展保駕護航。我國網際網路的治理始終緊跟網際網路發展的新形勢新問題,創新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為中國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營造了良好發展環境。

中國網:不斷完善的網路基礎設施建設也帶動了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和廣泛應用。我國的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呈現出哪些特點?為全球網際網路發展提供了哪些新動能?

郝麗陽: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網民上網場景也得到極大的豐富和完善,網際網路逐漸的滲透到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直到現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還在不斷涌現。30年間,從《“寬頻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到現在的“雙千兆”網路建設,實現了“市市通千兆”“縣縣通5G”。行動通訊技術的提質升級,推動人與人、人與物之間隨時隨地實現連接。通過移動網際網路,網民用網場景也不斷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創新,線上的旅遊預訂、網上外賣、網約車、網際網路醫療等滲透到了民眾衣食住行生活各個方面。30年間,隨著上網場景的不斷豐富和完善,網際網路逐漸滲透到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同時網民可選擇的網路應用服務更加豐富多元。

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生機勃勃,也為全球網際網路發展增添了新動能。數字消費全球領先,網路零售市場和移動支付規模穩居全球第一。網路零售、移動支付已成為中國高品質發展的新名片。移動網際網路的這些發展特點,助力我國手機網民規模不斷的增長,到2023年的12月已接近11億,佔網民整體的99.9%。

中國網:作為網民規模超10億的中國網際網路,那麼當前,我國網際網路行業呈現出哪些新亮點?

郝麗陽:在黨中央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2023年我國網際網路發展穩中有進,在加快推動新型工業化、助力形成新質生産力、促進經濟回升向好等方面持續發揮著重要作用。那從數據來看,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呈現四大亮點:

一是新型消費引領新風尚。國貨“潮品”等新型消費的增長點不斷形成,已成為5億多網民的共同選擇。

二是文旅出行成為新熱點。網際網路助力文旅出行再爆發,用過網上旅行預定APP的用戶規模同比增長已經超過了20%。

三是惠民利民取得了一些新成效。線上政務服務用戶的規模佔網民整體的比例接近九成,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基本建成,數字政府的頂層設計更加的完善,體系框架更加的成熟完備。

四是數字素養達到新水準。超半數的網民熟練掌握至少一種數字技能,為我們發展新質生産力匯聚形成了強大的人才支撐。

中國網:萬物互聯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是網際網路的受益者,同時也是參與者、見證者和貢獻者,期待網路強國的目標早日實現。感謝郝老師做客我們的節目。

郝麗陽:謝謝主持人。


(本期人員:編導:裴希婷 任萱琪(實習);主持:裴希婷;攝像:劉凱  王一辰;攝影:楊楠;後期:劉凱;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編導:裴希婷 任萱琪(實習);主持:裴希婷;攝像:劉凱 王一辰;攝影:楊楠;後期:劉凱;主編:鄭海濱)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