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24年一季度經濟數據。一季度經濟數據新鮮出爐,反映的經濟走勢究竟如何?而各項數據背後,又蘊含著哪些深層含義和發展趨勢?中國網《中國訪談》就此邀請到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唐遙,第一時間為我們揭開這一謎題。他的解讀,將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當前經濟形勢,探索中國經濟的未來之路。
首先,唐遙教授認為整體增長超預期。GDP增長5.3%,超過4.8%的彭博調查平均預期和2023年5.2%的水準,統計局定調為“開局良好”。同時要看到,雖然一季度整體超預期,但三月的勢頭在轉弱。
其次,唐遙教授指出供給方面,工業強(+6.1%)服務業弱(+5%)的格局,揭示了企業信心不足。具體來説,唐遙教授測算的居民的服務消費增速約為6.4%,顯著高於服務業5%的增速,因此,服務業增速低於GDP的原因大概率是企業購買服務的增速偏低。
再次,唐遙教授指出需求方面,主要的拖累仍是房地産投資。需求三駕馬車之一是消費,特點是恢復。居民消費增速(8.3%)超過了居民收入增速(6.2%),延續了2023年以來的預防性儲蓄下降、消費恢復的勢頭。此外,衡量消費的兩個指標有分化,口徑更寬的居民消費(包括了商品和服務)這個指標增長是8.3%,主要反映商品消費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是4.7%,兩者的差表明服務消費相對更旺盛。三駕馬車之二是投資,特點是分化。其中的基建和製造業投資的增速均是穩中有升,而房地産投資進一步下滑,雖然三月的房地産銷售有所好轉,但考慮到今年房地産的小陽春很短,銷售的改善大概率無法持續。三駕馬車之三是出口,特點是偏弱。出口數據在三月低於預期,其短期走勢主要取決於海外需求變化,尤其是補庫存的週期。
最後唐遙教授表示,展望全年的經濟增長,經濟的主要難點還是在需求不足,政策支援力度不能降低、還應加強。除了要通過擴大投資在短期內穩定總需求,政府更應在經濟和其他方面加強政策支援和協調,切實穩定和優化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環境,從而促進就業、收入和信心長期提升。
(責編:汪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