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全國人大代表曹清堯:傳承傳統醫學 讓優質醫療資源下農村
 

時間:2024年3月14日

嘉賓: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政府參事 曹清堯

中國網: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中國網《中國訪談》2024全國兩會“向‘新’而行”系列訪談。“新質生産力”是今年全國兩會的熱點話題。我國擁有歷史悠久的傳統醫學資源。如何以科技創新的力量來發揮傳統醫學的獨特優勢,催生新動能,服務於鄉村振興事業,是一個新課題。來自重慶的全國人大代表曹清堯長期關注農村醫療及傳統醫學推陳出新的問題,中國網《中國訪談》節目請他向網友們分享自己的調研成果和心得。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政府參事曹清堯接受《中國訪談》記者專訪。(王一辰 攝)

中國網:您今年提交的《關於大力弘揚民間傳統醫學和醫療資源下農村》的建議,能不能給我們詳細介紹一下?我國農村的醫療條件存在什麼問題,讓您如此關注並呼籲醫療資源下農村?

曹清堯:會上我提了幾個建議,其中有一個關於大力弘揚中華傳統醫療老辦法的建議,關於民間一些傳統醫學的問題。我提了建議以後媒體也披露了,引起了社會各個方面的關注,大家一再讚揚,(認為)我們國家要大力弘揚傳統醫療文化。

這次《政府工作報告》用了很長的篇幅來闡述改善和保障民生,其中很重要的一塊就是講到醫療衛生的問題。醫療衛生的問題,這麼些年來,特別是新時代十年以來,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我們的整體水準在提高,我們保障的能力在提高,我們老百姓的受益也是越來越廣泛。

對於中國這麼大一個國家,14億人口,我們80%的群眾在農村,我們全面小康也好,中國式現代化也好,難點,、關鍵(處)還是在農村。包括鄉村振興,我們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以後,如何實現人回去能好好生活,醫療衛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我們人都有生老病死,要看病,如果農村的醫療條件跟不上,大病小病都要進城,那麼我們的人口特別是我們的老人、小孩在農村生活只會受到影響。

鄉村的醫療衛生仍然是一個薄弱環節。現在這些年來,我們的鄉鎮衛生院、村衛生所,儘管國家也有很多支援政策,也很關心,但是目前存在人才難、人才缺(的問題)。如果學了大學8年的課程以後,到那個鄉鎮、村衛生所去,一個月給個三四千塊錢、四五千塊錢,他是覺得待遇很低了。所以,他無論如何要想辦法離開鄉鎮,他到縣城到市裏面,哪怕到別的民營機構去打工,也比這個收入要高,生活條件要好,所以這個有些是制度性的問題。

也包括現在我們出臺一個“規培生”(的政策),定向招生3年,學3年以後到村裏的衛生室去工作,簽合同5年。現在還有一個政策——學3年以後還要去接受規培3年,這個3年是算在你的服務期內,那麼再回去就是2年。你辛辛苦苦,國家花了很大的代價去搞規培生定向培養——村醫的培養,到大的醫院、大的機構培訓3年以後,再回去工作兩年。這個兩年回去後,基本上早早聯繫工作,又走了。

曹清堯在今年的兩會上發言。(照片由本人提供)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我建議國家從政策如何留住人才上面認真研究,提高這些人的待遇。還有一些比如説規培生,是不是還需要畢業以後再出去搞3年的規培,如果我們醫療水準高,農村村醫的話,全科醫生什麼都會看病,能夠坐堂,給老百姓看一些日常的病,是不是需要再出去實習3年的這個制度,這個需要研究。5年的時間,3年規培,回去服務兩年,國家的成本那麼大,到了農村又走了,留不住人才。當然我們要想辦法提高他們的待遇。

當然,現在鄉鎮衛生院很困難,他們沒有地方創收。現在藥品零差價,我們的診療費很多年沒有調整,調整當然老百姓也困難,像打一次針,注射一次兩塊錢,10多年前就是兩塊錢,現在一個護士注射一次打一次針還是兩塊錢。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鄉鎮衛生院村衛生所基本上收入很少,甚至他想辦法來多次診療、重復診療,甚至想別的一些辦法增加收入,這也增加了老百姓的負擔。 

第二個是鄉鎮衛生院投入的問題。2017年,國家有關部委就有文件,中央預算資金不再向鄉鎮衛生院的項目建設投入,如果國家不投入,地方財政也很困難,吃飯財政,那麼鄉鎮衛生院現在的硬體設施越來越差,甚至過去一些設備需要淘汰了。而城裏頭這些年來,縣城也好,市級城市也好,省會城市也好,包括一線城市也好,三甲醫院琳瑯滿目。三甲醫院需不需要?當然需要,老百姓才能提高醫療水準。那麼農村這個基礎設施的投入,國家應該重新考慮,應該考慮給鄉鎮衛生院一些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鄉村振興很多基礎設施都是國家投入,包括修公路,包括自來水,包括改廁所、改造廚房,包括(建)無線網路,這個都是基礎設施,反而鄉鎮衛生院這一項關係到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的(事業)不能納入到中央預算投資。所以,這次在會上我也提了建議,應該在這個方面進行研究。

第三個就是經費缺。鄉鎮衛生院沒有創收的渠道,也別説自身的發展,它運作都很困難,它也沒有地方創收。鄉鎮衛生院基本上都是差額預算單位,差額預算單位就是你保證一些人員的工資,其他的一些績效獎勵獎金,要靠你自己去創收。鄉鎮衛生創收的條件有限,這些就滋生了我們小病大看、小病大養(的弊端),甚至能夠在基層村裏面看好的小病,都慢慢地往上轉。所以,我們鄉鎮醫療衛生情況確實是一個短板。農村小孩看個病要跑到縣城去;老人因為活動不了,一些慢性病,有些在村裏面在鄉衛生院拿點藥看一看,檢查一下就可以了,現在慢慢也得往大城市轉移。 

還有一個也是我在這次會議上提出的——傳統醫療。我們中國有句俗話叫“民間出高人”。

中國網:民間傳統醫學,往往被人視為雕蟲小技,不登大雅之堂,但常常又是管用的,能治病。據説您對基層醫療情況進行了5年的調研和考察,那您怎麼看民間傳統醫學的繼承和發展,我們如何更好地將民間傳統醫學的優質資源挖掘出來,為百姓服務?

曹清堯:這個問題非常好,總書記從十八大以來,一再強調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利用的問題。二十大報告裏也提到這個問題,並且總書記這麼多年對傳統文化一直都高度重視,走到哪兒都去視察、調研、關心。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優秀的資源,我們幾千年文明下來,優秀的文化一代一代傳承下來。那麼在醫療衛生方面也一樣,我們的中醫,幾千年的中醫,這是世界的瑰寶,也是我們民族的驕傲,在沒有西醫之前,中華民族的延續、繁衍、繁榮、欣欣向榮,靠中醫看的病。我們有華佗、也有扁鵲,也有這些神醫。當然,西醫有它先進的地方,有它科學的地方,也不要排斥西醫。

中醫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方面,傳統的中醫講中草藥,開方子、熬中藥、中成藥,這是傳統中醫,這個能治療很多病。還有一些是傳統醫療的一些辦法、方法——拔火罐、刮痧、按摩、針灸,包括利用二十四節氣來調養身體的健康,調身體、保健康、不生病,這個是我們優秀的傳統醫療的辦法。這些辦法簡便易行,老百姓願意接受,並且就在身邊也能辦。

我們過去扎針灸,我們在農村工作生活過的都知道,村醫、赤腳醫生給你扎一根銀針,給你刮痧,給你拔個罐子,病就好了,也不用打別的針,也不用吃別的藥,傳統的一些辦法很多確實能夠解決很多大的問題。可是這些年來,很多東西已經失傳了。所以我們應該提出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醫療的辦法和文化。這是個文化,它也廣泛地應用到人體的健康療養甚至治病上,如果把二十四節氣跟人的經絡的關係研究清楚,利用經絡打通的辦法來保證人體的健康,既很少花錢,又可以把中華傳統文化做一個傳承,更多的是方便老百姓。

二十四節氣文化如何正確地挖掘它、傳承它、利用它,這完全可以為人類造福。很多問題中醫也好,西醫也好,吃藥的辦法解決不了,很多問題利用傳統的一些辦法可以解決。比如有些骨折的,你做西醫只能把它打開接上,給它保護起來,中醫就是吃點開了方子的藥儘快促進它恢復,可是有些傳統接骨的醫生,他手往那裏一掰就到位了,它就很快好了,這個不是神話。所以,我們如何挖掘傳統醫療這些辦法為人類造福,特別是治療癌症、高血壓、高血糖這些慢性的疾病,這樣的話我們應該高度重視它,而不是去排斥它。我們如果把西醫、把傳統中醫的方子加上傳統醫療的這些措施用上,老百姓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不也解決了?

曹清堯在重慶市石柱縣的鄉鎮醫院進行調研。(照片由本人提供)

特別是我們村裏面有些醫生,有一些老傳人,現在歲數都大了,失傳了。我們能不能採取一些辦法,辦一些培訓班,培訓一些家庭醫生,讓每個家庭懂得健康的這些常識。比如食物的問題、保健的問題、睡眠的問題,甚至是生活方式的問題,通過健康的培訓,讓每個家庭有這個意識,他不就少生病、保健康了嗎?還有一個就是傳統醫療,看病開藥打針住院,有醫保報銷,我説能不能把這些傳統醫療,在鄉鎮衛生院、村裏頭,經過考核資質,他有這方面的技術,讓他真真實實地坐堂,納入醫保,利用這些傳統的優秀的文化來造福老百姓,納入到醫保的範圍。你有這個技術,大家評定以後,有這方面能力的,到村裏面的衛生室、鄉鎮衛生院坐堂去,又便宜又能治病,那為何不可呢?

中國網:如何弘揚包括傳統醫學在內的傳統文化,這裡面還有個推陳出新的問題。當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如何通過科技創新,並且將現代化的營運模式應用於傳統醫學,使傳統醫學的優勢得以發揚光大,這是個新課題。您怎麼看?

曹清堯:傳統醫學文化從來不是排斥先進技術、先進文化,我剛才講到西醫的一些技術,先進的技術、檢查的技術,為什麼要排斥呢?中醫現在的一些中成藥、中藥一些萃取物,為什麼要排斥呢?中醫這些傳統的辦法如何跟它相結合的問題,肯定是因為現代的技術、現代的科學、現代的理念,這些理念如何更好地結合起來,把中華優秀傳統醫學的文化挖掘好,傳承好,利用好。我們的挖掘需要現代的技術、現代的設備,並不是排斥,所以更好的是結合的問題,讓我們老百姓享受現代文明,不是回到過去的社會。這樣的話我們老百姓既享受現代技術,也傳承過去優秀的傳統文化,這也是非常好的事情。包括鄉鎮衛生院,我建議有坐堂醫生,並不是把所有的中醫西醫都趕走來做這個事,要允許他進入,把中華的文化進一步挖掘到發揚光大,不要讓它失傳。

總書記2014年到江蘇一個衛生院時談到,要進一步把醫療資源下沉到鄉鎮。 現在關鍵是我們要把剛才你講的,把傳統醫療、把中醫、把西醫,傳統的跟現代的,中醫和西醫的,如何更好地結合起來。總書記還講了,“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健康是擺在人的第一位的,其他的東西都是小事。所以,中國式現代化也好,鄉村振興也好,包括我們的高品質生活的追求也好,我們一定落實好總書記的要求,把醫療衛生的資源、優質的醫療衛生資源下沉到鄉村,研究制度體制政策的一些問題,同時要按總書記的要求,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是“兩個結合”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

(本期人員:編導/文案:韓琳;主持:白璐;攝像:王一辰;後期:劉凱;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編導/文案:韓琳;主持:白璐;攝像:王一辰;後期:劉凱;主編:鄭海濱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