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全國人大代表羅雲峰:場景創新是合肥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的“新打法”
 

時間:2024年3月9日

嘉賓:全國人大代表、合肥市委副書記、市長 羅雲峰

中國網: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中國網《中國訪談》2024全國兩會《向“新”而行》系列訪談。從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到全球科創名城,安徽省合肥市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全市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積極培育新興産業、未來産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推動城市能級不斷躍升。合肥市發展新質生産力主要從哪些方面著力的?以場景驅動新質生産力培育,合肥主要有哪些做法和打算?全國兩會期間,特別採訪到了全國人大代表、合肥市委副書記、市長羅雲峰。

全國人大代表、合肥市委副書記、市長羅雲峰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專訪。(中國網記者 鄭亮 攝影)

中國網:“新質生産力”這一概念是在2023年9月首次提出,今年被寫入了多個省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結合合肥市“科創名城”的發展經驗和成效來看,您認為,合肥市發展新質生産力主要從哪些方面著力的?

羅雲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要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産力加快發展。最近幾年,合肥市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我們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方面做了一些有意義的探索和實踐,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持續發力科技創新。我們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核心要素,不斷地探索從“科技強——産業強——經濟強”的發展路徑。我們堅決落實國家的戰略使命,不遺餘力地服務國家科技自立自強,打造世界一流的未來大科學城。目前,合肥建成、在建、擬建的大科學裝置有13個,集聚度在全國是處於領先位置。怎麼用好“國之重器”成果外溢效應,催生更多的顛覆性、原創性的成果非常重要。光有這些原創成果還不夠,還要著力構建高能級的創新平臺,促進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的結合。所以,我們又相繼建成了人工智慧、能源等六個大的研究院。另外,以産業發展實際需求為導向,與大院大所合作共建了一些新型研發機構,引育了一千多個好的成果轉化。另外,我們系統提升概念驗證、小試中試、眾創孵化等不同的載體,對接高校的科技成果有四千多項,轉化設立企業接近700家。我們在全國率先搭建了場景創新促進中心,目的是用先進的技術找落地方案,為創新的産品找應用場景。去年一年,我們新認定的“三首”“三新”産品就超過300項。另外,去年高價值發明專利總量、技術合同交易額都大幅度提升,均實現三年翻番。去年合肥發展情況較好,整個高新技術企業一年增加近2000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一年增加超2800家,獨角獸企業一年增加5家。

第二個方面是持續發力産業創新。圍繞發展新質生産力佈局産業鏈,把産業的發展牢牢建立在科技創新的基礎上。我們加快戰新産業的融合集群發展,構建“國家級——省級——市級”産業集群梯次培育體系。最近三年,我們的戰新産業鏈條是從9條增長到16條。其中新型顯示、智慧語音産業的整體規模在全國第一,先進光伏及新型儲能産值、新能源汽車産量全國前三,光伏逆變器出貨量全球第一,智慧家電産量、動態存儲出貨量都是全國第一。整個戰新産業的産值近三年年均增長18%,連續五年獲國務院的督查激勵,三大國家戰新産業集群綜合評估全國領先。在此基礎之上,我們加速搶佔未來産業先機。量子資訊目前是國家首批的未來産業科技園,企業數、專利數都在全國居首位。空天資訊、低空經濟從無到有,兩年集聚企業近200家,全産業鏈競爭力在國內領先。聚變能源集聚企業超30家,在全國處於領先位置。元宇宙、生物製造、人形機器人等也在加速佈局。還有就是要積極推動整個數智賦能和綠色轉型。規上工業企業“智轉數改”實現全覆蓋,43萬家合肥企業實現工業網際網路賦能。全球“燈塔工廠”總數居全國第二,産業數字化得到國務院的督查激勵。到目前為止,綠色工廠、綠色産品的數量在全國的佔比是比較高的,每一度電創造的GDP達到全國平均水準的1.7倍。

第三個方面是培育各類的創新人才,要把教育、科技、人才形成良性互動,向新質生産力暢通地流動。在這方面,我們以科創的視野來吸引重大創新平臺、企業,吸引高層次人才。去年高層次的人才達2萬人,重點産業鏈人才超50萬。在産教融合方面也探索了很多好的做法,如打造現代産業學院、卓越工程師學院,“訂單式”培養科創人才等。産教城互融共生經驗在全國作為典型經驗來交流。對人才一定要通過暖心服務留人。人才的安居、子女的入學、看病就醫等提供專項服務、開通便捷通道,努力讓各類人才在創新創業方面沒有後顧之憂。去年我們拿出36億元用於人才發展,當年新增就業參保大學生35萬人,三年累計接近100萬人,連續五年被評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

第四個方面是持續優化創新環境。我們的目標是打造創新成本更低、創新環境更好、創新“燃點”最低的一個城市,努力讓各類創新主體願意創新、敢於創新、能夠創新、方便創新。所以,圍繞這個目標,我們完善制度保障創新,把創新當成重要使命。我們在全國率先成立市委科創委,統籌各方力量支援創新,出臺科技創新條例和科學普及條例,設立“科技創新日”,實現“政産學研金服用”的常態化的精準對接。匯聚要素去支援創新。去年,全市的財政對科技支援的比例超過17%,在全國的城市裏是排在前列的。另外,我們在努力構建覆蓋科創企業全生命週期基金叢林,目前總規模是超過4200億元,引導各類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科技貸款月均增長25%以上。

另外,我們開放協同推動創新,打造了科大矽谷,連結全球的創新資源,在全球招聘高水準的服務團隊,效果非常好,還有一批科技成果轉化。我們還攜手深化了合肥、上海張江科學中心“兩心”同創,與滬蘇浙技術合同交易連續兩年實現凈流入。最大限度包容創新,我們探索了一些做法,包括科研經費的“負面清單+包乾制”,對創新人才的評價權更多地交給企業、用人單位,對創新人才政策前置兌現。還有對一些新型研發機構柔性、彈性的支援,目前合肥的天使基金、種子基金的風險容忍度是40%和50%,在全國是比較高的水準。作為一個科創名城,我們一定要引導更多的長線資金,注重硬科技、前瞻性的基金,形成好的氛圍。所以,在這方面的探索也得到國家充分的肯定,去年“包容普惠創新”在全國推廣。

全國人大代表、合肥市委副書記、市長羅雲峰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專訪。(中國網記者 鄭亮 攝影)

中國網:我們關注到,合肥市系統化、體系化推動場景創新工作,催生一批批新技術、新産品、新模式從“實驗場”走向“應用場”,以場景驅動新質生産力培育,合肥主要有哪些做法和打算?

羅雲峰:發展新質生産力最終要落到具體的産業上。場景創新是合肥近幾年推動新技術創造性應用,實現新技術迭代升級和新産業快速成長的一項“新打法”。

2022年,我們拿出一個全域創新的方案和三年的行動計劃,正式成為了全國首個城市“場景創新促進中心”。通過這兩年的實踐,取得一些顯著的成效。我們在全市域、全領域、全流程建設高品質的場景,逐步開放企業生産、政府應用、城市建管等等600多個應用場景,每一個場景都帶動十幾家甚至幾十家大型企業參與。到目前為止,我們吸引了100多家獨角獸等新物種企業參與共建,創造了合肥的量子城域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等示範標桿場景。“合肥場景工作”被國家發改委列為經濟運作的亮點,向全國推介。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讓各類創新要素更加暢通地流向新質生産力,進一步推深做實場景創新的工作,加快打造“全域場景創新之城”,努力把“應用場景”變成城市的風景和文化,變成科創勝景。一是應用新技術,加速實施場景的“百千萬”工程,每年新增百項示範場景,對接千項技術産品,聯動萬家科創企業,更大力度地開放企業生産、城市建管、交通物流、社會民生等城市場景,讓合肥成為新技術的試驗場和首用地。二是要培育新企業,堅持“為技術找場景,為場景找市場”的思路,常態化發佈“場景機會”、“場景能力”清單,連結多層次資本市場和全球創新資源,力爭三年培育、引進不少於50家獨角獸企業和200家高成長型科技中小企業。三是催生新産業。創新應用場景供給,貫通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加快推進空天資訊、低空經濟、合成生物、下一代人工智慧等未來産業熟化商業模式、儘快地走向市場,催生更多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

(本期人員:責編:汪雅雯;主持:裴希婷;攝像:董超;後期:劉凱;攝影:鄭亮;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責編:汪雅雯;主持:裴希婷;攝像:董超;後期:劉凱;攝影:鄭亮;主編:鄭海濱)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