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袁方:堅持製造業為“綱”,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
發佈時間:2024-03-08 09:40:32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裴希婷

中國網:這裡是中國網《中國訪談》2024全國兩會《 向“新”而行》系列訪談。作為沿江重要的工業城市,安徽省馬鞍山市錨定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新發展定位,全力譜寫馬鞍山高品質發展新篇章。馬鞍山市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是從哪些方面著力的?如何通過數字賦能推進新型工業化?全國兩會期間,特別採訪到了全國人大代表、馬鞍山市委書記袁方。

全國人大代表、馬鞍山市委書記袁方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專訪。(中國網記者 鄭亮 攝影)

中國網:“新質生産力”概念自去年提出後,“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被寫入了今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馬鞍山市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是從哪些方面著力的?

袁方:馬鞍山作為傳統工業城市、資源型城市,發展新質生産力有利於我們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産業轉型升級、綠色低碳發展、品質效益提升,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和致勝之道,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我們堅持創新驅動、人才引領、數字賦能、綠色低碳,深化改革創新,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紮實推進新型工業化,著力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奮力走出新時代高品質發展新路。

一是加快科技創新。以高水準創新型城市建設為旗幟性抓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居全國第45位、安徽省第3位,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3.1%、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6.3件,均居全省第3。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實施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倍增行動,建立哪吒、瞪羚、獨角獸企業培育機制。規上工業企業中有研發機構、有研發活動的企業佔比達54.8%、60.6%,均居全省第1。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加快建設産業創新研究院和高水準新型研發機構,擁有省級及以上創新平臺246個。健全市與駐馬央企、大院大所、高校的常態化對接機制,開展“智匯詩城”“科創群英匯”活動,深化産學研合作,推動更多科創成果在我市産業化。作為安徽省唯一的長三角科技創新券通用通兌試點城市,已有44個項目使用創新券購買科技創新服務,榮獲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協同創新十大典型實踐案例。

二是加快産業創新。堅持製造業為“綱”,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加快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骨幹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去年,進入全國先進製造業城市60強。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分行業推進“智改數轉網聯”,營收5億元以上工業企業智慧化改造覆蓋率超80%,建設市級及以上智慧工廠、數字化車間、數字化生産線258個,打造重點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項目47個,寶武馬鋼獲評國家級“數字領航”企業。發展壯大新興産業,發揮11個新興産業專班作用,緊盯新能源汽車、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等風口産業,全力招大引強,每年招引億元以上項目超400個。

三是加快發展方式創新。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形成綠色生産力。發展綠色製造和服務,打造節能環保等綠色産業集群,加快建設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去年節能環保産業集群産值增長13.4%,新認定中鋼天源等國家級綠色工廠5家。深化能耗産出效益評價,將194家能耗1000噸以上的規上工業企業納入評價範圍,加快綠色化改造。開展超低排放改造和環保績效創A行動,推進“一企一策”節能降碳診斷,深化“無廢城市”建設,寶武馬鋼成為全省首批環保績效A級企業。

四是加快體制機制創新。通過改革的辦法,創新生産要素配置方式,把各類要素向新質生産力高效配置。深化畝均效益評價,“畝均論英雄”改革獲評全國標桿案例,發佈603戶“畝均論英雄”白名單企業、發放“畝均英雄貸”403.5億元。開展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綜合改革試點,積極推進“機器上樓、汽車上頂”,新增工業用地平均容積率提升10%。聚焦企業和群眾辦事“證明多、出具難、多頭跑”等問題,率先在全省開展“無證明城市”建設工作,研發運用直接刷臉辦證的“無證明城市”桌面交互終端,已通過刷臉核驗實現無感“免證辦”2.5萬件次。

五是加快人才工作機制創新。深入實施“詩城英才”計劃和人才工作“登高”行動,迭代升級人才政策,連續3年入圍中國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百強榜單。實行特殊技能人才評價,1829名“黑手套員工”(生産一線有特殊技能、絕技絕活,尚未取得技能證書的技能人才)破格取得高級工以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入選2023年度安徽省十大改革案例。深化産業工程師學院建設,在全省率先開展高校工程系列職稱評審,在辦學管理、人才培養、職稱評審等方面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共有530名畢業生經評審認定獲得中初級專業技術資格,讓學生“帶著職稱去就業”。在先發地區設立22個高校人才工作站、46個“雙招雙引”工作站,常態化開展“才聚詩城高校行”活動,與清華大學等7所高校簽訂合作協議。出臺“研發飛地”建設實施辦法,支援企業在先發地區就地引才引智,目前全市共有在外“研發飛地”21家。

中國網:作為沿江重要工業城市,製造業是馬鞍山的立市之本。今年2月,馬鞍山市發佈《數字賦能製造業高品質發展 推進新型工業化實施方案》,明確了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製造強市的“任務書”和“施工圖”。請問馬鞍山市如何通過數字賦能推進新型工業化?

袁方:我們把握髮展大勢、搶抓産業風口,把數字賦能製造業高品質發展作為牽引性抓手,持續推進製造業倍增,實施新質生産力發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産業鏈協同、新基建提升、三次産業高品質協同發展、産業治理數字化提升“六大行動”,為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增添強勁動能。重點採取6項措施:

一是建設高水準創新型城市。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實施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倍增行動,建立哪吒、瞪羚、獨角獸企業培育機制。今年計劃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3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00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00家。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支援重點企業和高校加快建設産業創新研究院和高水準新型研發機構,今年計劃新增省級及以上創新平臺40家,其中企業牽頭組建的佔80%。加快成果轉化,健全市與駐馬央企、大院大所、高校的常態化對接機制,開展“智匯詩城”“科創群英匯”活動,深化産學研合作,推動更多科創成果在我市産業化。強化人才支撐,深入實施“詩城英才”計劃和人才工作“登高”行動,深化創業城市建設,吸引更多青年人才來馬創新創業,進一步提升本地高校畢業生留馬率。

二是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圍繞鋼鐵、高端裝備等10個行業,分領域編制數字化轉型指南,加快“智改數轉網聯”。爭取全國第二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用好羚羊等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讓更多的企業擁抱數字化。發展壯大新興産業,全力招大引強,做強做優做大“1+3+N”戰新産業融合集群,今年力爭産值增長10%,壯大新能源汽車、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等産業。完善“七未”項目全生命週期管理機制,對“洽談未簽約、簽約未開工、開工未竣工、在建未入庫、竣工未投産、投産未上規、上規未達産”項目,實行全過程閉環管理。前瞻佈局未來産業,圍繞生物製造、類腦智慧、空天資訊等産業,找準人形機器人、6G網路設備、高端文旅裝備等標誌性産品,精準切入細分賽道,建設未來産業先導區。

三是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統籌産業數字化、數字産業化,打造數字經濟新高地。發展數字産業,加快人工智慧、積體電路、元宇宙、智慧機器人、軟體網際網路等産業發展,壯大特色數字産業集群。加快人工智慧大模型應用,今年力爭人工智慧産業規模突破百億,馬鞍山軟體園力爭營收突破200億元。加強數字基建,大力推動5G、千兆光網、智慧算力等建設。創新數字場景,圍繞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每季度更新發佈“政企需求清單”和“企業能力清單”,開展精準對接、揭榜攻關、場景競賽等活動。

四是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樹牢“同城化思維”,發揮比較優勢,加快融入長三角産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分工協作。從市級和載體、部門層面,完善與南京、合肥的對接合作工作機制,明確對接內容、對接方式、對接頻次,做到常態化、項目化推進。創新産業、科技、園區等協作模式,加大“雙招雙引”力度,引進更多的項目、科技、人才等資源。打造江海聯運中心和生産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提升鄭蒲港等港口物流功能,在“向海而興、借船出海”上展現更大作為。

五是推進要素配置改革。通過改革的辦法,創新生産要素配置方式,把各類要素向新質生産力高效配置。在土地要素上,推動“標準地”改革向服務業領域提升,深入開展全國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在財政金融要素上,加快市“雙百億”母基金建設,引導金融活水和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在數據要素上,實施“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加強數據交易平臺建設,實現數據資源價值化。在環境資源要素上,深化單位能耗産出效益綜合評價,探索能源綜合改革。

六是創建一流營商環境。樹牢“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的理念,迭代升級創優營商環境對標提升舉措,把重商、安商、親商、暖商、護商的工作做實做細。提升政務服務的便利度,以工業網際網路思維改造政府工作流程,創優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和“無證明城市”建設,讓企業辦事不求人。推深做實“企聲響應”,辦好“採石會客廳”民營企業家懇談會、産業鏈對接等活動,用心用情用力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提升法治護航的公信度,施行《馬鞍山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持續開展依法護航企業高品質發展行動,推進“柔性執法”、包容審慎監管。提升政商關係的親清度,推動各級幹部旗幟鮮明為企業站臺、理直氣壯為企業服務,真心實意同企業家交朋友,親而有度、清而有為。

中國網:感謝袁書記接受我們的採訪。

袁方:謝謝!


(本期人員:採訪:裴希婷;攝影:鄭亮;主編:鄭海濱)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