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2024年1月1日是中美建交45週年紀念日。在經歷了6年的激烈對抗和衝撞,正走在“脫鉤斷鏈”和欲罷不能之間的中美關係,在新的一年中將走向何方?中美建交及此後的交往給世界帶來了什麼?兩國關係45年的起伏得失又能給我們什麼啟示?中國網《中國訪談》節目就上述問題特邀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達巍教授,與網友們分享自己的見解和感想。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達巍。 (李佳 攝)
中國網:達巍主任您好!今天特別高興能夠邀請到您接受我們的專訪。
達巍:謝謝你們來採訪。
中國網:我們知道,在2023年的11月15日,習近平主席應邀訪美,兩國元首也舉行了會晤,這標誌著中美兩國最高層努力止住了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的趨勢。那麼在您看來,中美關係會就此回暖嗎?您如何判斷當前的形勢?中美關係的轉機在哪?
達巍:其實這個進程是從去年2022年的11月巴厘島峰會開始的,再到舊金山的這個峰會。通過這個努力,我覺得中美關係出現了止跌企穩的可能性,我認為大概就是這樣,第一它不是回暖或者説回升,它是止跌企穩,穩定;第二我認為它開啟了這個可能性,但還不是一個定局。中美關係,如果我們運氣夠好的話,中美關係也許會進入,有可能進入一個L型的區間,也就是過去這些年一直往下滑,現在也許我們在底部低位地運作,不讓它繼續往下。如果這樣,我覺得就是一個成功。但是我覺得目前説已經築底了,已經到L型了,我覺得還太早了,現在還不能這麼説。
其實2022年11月巴厘島峰會之後,我們大家也覺得中美關係有可能會止跌企穩,但是今年2月份出了所謂的“氣球事件”“無人飛艇”這個事情,導致中美關係又一次出現了波折。那當然,這次我的觀點就是説,兩個國家領導人去年2022年11月份發出了一次穩定的信號。然後中間經歷了波折,現在兩國仍然表示説我要致力於穩定中美關係。那麼實際上這個努力讓全世界看到中美兩國是比較真誠的,希望中美關係穩定。所以,第二次舊金山的這個穩定信號,我覺得比第一次的穩定信號還要可貴一些。我希望這個穩定能夠持續,但是未來還是會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2024年,我們不知道它會發生什麼。
當然,我覺得最大的變數是2024年11月美國總統的選舉。當然,在2024年全年過程當中會不會出現新的問題和危機。還有就是如果2024年整個比較平穩,還有2024年這個選舉結果,比如説民主黨執政,我們可能認為它的延續性會比較強,就是美國對華政策的延續性,因為畢竟還是民主黨,延續性會比較強,那麼就有可能這個“L”就能延續下去。如果是共和黨,那我相信它的政策又會有很多調整,它又會有很多新的政策。這就好像2021年拜登上臺以後,其實他的對華政策也對前一屆做了一些調整,就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如果共和黨明年(2024年)贏了選舉,可能美國的對華政策又會有一些變化,儘管肯定不是那個轉折性的變化,但它會有一些小的變化,很可能雙方又要經歷一段時間才可能再去尋求穩定。
我覺得現在還不能做太樂觀的估計,出現了一些讓人松一口氣的跡象,我們可以這麼説。但能持續多久,還要看明年(2024年)情況的發展。
中國網:我們知道,一般在大選年,美國的兩黨對華的態度都比較惡劣,那麼會不會再一次影響到中美關係,使中美關係再一次進入到急轉直下的軌道?
達巍:我想大選對中美關係的衝擊影響,就像你説的,在選舉過程當中會有很多的涉華的言論、言詞,當然這種言詞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負面的,都是對中國的一個——有的時候是尋找“替罪羊”,有的時候是對中國的橫加指責。如果只是競選言詞,你大概可以説我不理他就完了,可能我們會説更關注的是當選以後的政策而不是選舉期間的言詞。但是言詞也不是説説就過去了,你總在批評中國,總在污衊中國,中國的政策當然會受到影響。
但是我想這個還可控,比這個更危險一點兒的是,由於美國對中國有一種莫名的擔心、焦慮甚至恐懼,他可能會捏造一些事實。比方説美國現在經常會説別的國家干預它的選舉,那可能在這個過程當中,我相信美國國內明年(2024年)會有人説中國干預美國選舉等等這一類的,然後它就會説這是對我核心利益的一個侵犯,然後他會製造出一些事件來,就不僅僅是言詞,可能會有一些具體的事兒就會出來。那麼這個議題的重要性就可能會上升。另外,還有和這個類似的就是選舉年,因為大家都比較敏感,在美國選舉嘛,比較敏感,國際上如果出現一個危機,或者中美之間出現一個小事兒,在選舉年容易被放大。這些都是選舉年帶來的風險,就是選舉年是一個一有風吹草動就可能小事兒變大事兒的年份,所以它比較危險。
我雖然這麼説,但我也説,中美關係在2024年不是必然變壞的。現在從美國的選舉來説,中國不是最重要的議題。確實首先它有國內的議題,比如經濟,這是個很大的問題。它還有它的種族問題、移民問題、社會禁毒這一類(問題)。這些問題都是最重要的,國內議題肯定首先是最重要的。第二在外交議題裏,現在國際上還有兩個大的衝突,就是俄烏和中東巴以,這些議題可能就它的緊迫性而言都在中美關係之前。所以,我覺得中國本身並不是天然就是美國選舉的第一號議題,我擔心的是出現一些危機、一些突發的事情,把中美關係從後排給拽到最前面來了,那就比較危險。
我想也不必過於誇大這個選舉年本身的危險性。我們要多加小心,但是中美關係不是必然變壞的,在2024年。
中國網:那在您看來,未來中美關係的轉機在哪?
達巍:我想中美關係在可見的未來都不認為它會有轉機,因為當我們説轉機,就好像有點U型曲線或V型曲線。我覺得中美如果有“L”,那這個L的轉機在於,標誌性的當然就是,特別是舊金山的峰會或者前面巴厘島的峰會。真的,如果再往長期看,我覺得中美的一種是,如果L型發展下去,就是中美兩國有一種疲勞症,我們競爭得有一點疲勞了,就是兩個國家都疲勞了,中美關係仍然挺差的,但是你能改變什麼呢?就是第一,中國和美國還會是兩個大國;第二,中美關係還是不會很好。這是我説的“L”型的意義,就在這兒,就是説時間長了大家就會覺得,我們還是管好這個關係就得了,管理好它,就是不尋求轉機也許轉機就來了,就是我們不尋求一個“V”字型的時候可能“L”型就出來了。如果説要有轉機,我覺得這是一種轉機。
當然,還有一種轉機就是,比方中美的實力對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這個我覺得短期內是看不到的,甚至在相當長的時間裏都會看不到。比方最簡單的事實是,中國的經濟規模現在是美國的70%左右,上上下下,今年可能是60%多,美國覺得很危險。
大家都在討論中國會不會超過美國,中國什麼時候超過美國,中國國內也有很多人討論這個問題。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不是太重要。要我説,中國也許發展得很順利,有一天超過美國了,變成美國的120%甚至150%。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即便中國是美國的1.2倍、1.5倍,美國仍然是一個能夠對中國造成巨大威脅的(國家),它仍然有這個能力,我們還不用説美國還有它的盟友體系——歐洲、日本什麼的。
反過來説,哪怕中國超不過美國,美國國內有些人認為中國超不過美國,你就算超不過美國,今天中國是美國60%多的時候,美國國內也已經認為中國的威脅大得不得了了。也就是説可能從中國是美國的一半到中國是美國的3倍、4倍,這個區間沒差別,就是對於彼此的威脅認知沒太大差別。我們都會認為,對方對我們的威脅蠻大的。而我認為,短期內甚至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既不會出現中國跑到美國的什麼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也不會出現中國是美國的五倍六倍,我覺得這都是不可能出現的。所以,這是我們講的“戰略相持”階段,這種相持階段基本的條件會長期地存在。
中國網:好的,非常感謝達巍主任今天給我們分享了您對中美關係的一些非常深刻的見解。最後,我們也希望,在走過了45年之後,中美關係依然能夠平穩向好。謝謝!
(本期人員:編導/文案:韓琳;主持:白璐;攝像:王一辰/劉凱;後期:劉凱;攝影:李佳;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