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綠色發展理念傳播現存問題淺析
發佈時間:2023-12-11 18:20:21 | 來源: | 作者:李媛媛

工業綠色發展理念的傳播目前主要是現場傳播和媒介傳播兩種形式。現場傳播是指通過讓受眾直接接觸工業綠色發展理念如論壇、企業開放日、展館等進行傳播;媒介傳播是指通過新聞傳播媒介如報紙、電視、網路等進行傳播。但在新媒體時代,這些傳統傳播途徑和手段存在較大短板和局限。

一、 傳統媒體式微

傳統媒體是指報紙、電視、廣播等媒體。在新媒體出現之前,傳統媒體是工業綠色發展理念傳播的主要手段,而新媒體出現之後便快速擴張,使傳統媒體的受眾佔有量不斷下降。針對這一變化,部分宣傳機構開始嘗試在新媒體上傳播工業綠色發展理念,但效果並不明顯。主要原因是,新媒體以“快消化”類型為主,工業綠色發展理念難以在這種類型的平臺上直接快速有效傳播;“逐利”“娛樂”等心態,也使得“網生代”群體不能把基礎性的理念、觀念傳播當做自身責任,把理解和傳播工業綠色發展理念當成額外“麻煩”。

二、政府、企業、公眾缺乏聯動

政府處於主導地位,企業也隨著經濟發展日漸強大,但公眾卻一直處於分散、薄弱的狀態,參與工業綠色發展理念傳播的手段、意識和空間沒有跟上政府和企業的步伐,三者之間沒有形成有效聯動。近年來,政府、企業和公眾之間的聯動雖然得到了一定改善,特別是隨著民眾環境意識的提升以及環保領域非政府組織的發展,公眾參與傳播的意識、能力也在增強。但是,相關部門統籌和推動公眾、社會組織參與綠色發展的力度有限,缺乏專門機構、專業人員、專項政策預算用於推動民眾、社會組織參與傳播。

三、公眾參與綠色傳播的門檻太高

一方面,雖然工業綠色發展理念逐步成為社會共識,但多數人的理解只局限在保護環境這個單一方面,而對資源節約、生態建設、綠色産業、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認知還比較膚淺;另一方面,公眾參與傳播的渠道少、不便捷,使工業綠色發展理念傳播的受眾面窄,效果欠佳。

四、 互動性不足

互動性是指在現場傳播方式下與受眾的互動效果。當前,很多單位在宣傳工業綠色發展理念過程中,也開始重視與觀眾的互動,採取語音講解、視頻播放和實驗演示等方式,力圖增強交互性、趣味性,但並沒有在本質上改變傳播方式,仍然是受眾被動接受單向灌輸,主動參與的程度不高,效果並不明顯。

(作者:工業和資訊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 李媛媛)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