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全球塑膠污染挑戰 中國打出哪些“組合拳”?
 

時間:2023年6月1日
嘉賓: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副院長 麼新

當前,塑膠污染問題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已逐漸成為僅次於氣候變化的全球第二大環境焦點問題。五月底,第二次政府間委員會談判會議(簡稱INC2)在法國巴黎舉行,目標是在2024年底前制定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公約。面對塑膠污染,各國命運與共,需要攜手合作。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引領下,中國如何通過全鏈條打好塑膠污染治理的組合拳?中國實踐經驗將為應對全球塑膠污染挑戰貢獻怎樣的力量?就相關問題,本期節目特邀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副院長麼新進行解答。

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副院長麼新


麼新: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塑膠污染治理。早在2008年,中國就出臺了“限塑令”。特別是2020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先後出臺了《關於紮實推進塑膠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十四五”塑膠污染治理行動方案》等文件,從源頭減量,過程式控制制,末端治理等領域多端發力。

在這些措施裏面所提出的科學禁限、有序回收、全量利用、責任共擔,充分體現了中國治理措施的內涵和智慧。中國基本建立起來了基於市場自發的、覆蓋廣泛的塑膠迴圈利用體系。

現在全國每年回收的塑膠回收量佔全世界回收總量達到了45%,這實際上是超出了我們塑膠生産量在全球塑膠生産量的比重。可以説,我們為全球塑膠污染治理已經切切實實做出了非常重要而積極的貢獻。

此外,從塑膠回收利用體系的角度看, 100%是實現了本國的材料化的回收利用。世界上其他的一些發達國家,比如説美國、歐盟、日本,他們同期的本土化回收率只有5.3%,17.2%和12.5%。我們在這個維度評價的指標要顯著地優於他們。

因此,從這些效果看,中國的這些塑膠污染治理既是適合中國國情的,也是符合塑膠污染治理的發展規律的,為全球塑膠污染治理貢獻了中國非常重要的力量。

中國是最大的塑膠迴圈利用國。2021年中國塑膠材料化利用率已經達到31%,回收量遠超過了歐盟、美國、日本回收量的總和。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中國通過踐行基於國情的治理措施,為全球塑膠污染治理做出了巨大貢獻。作為實實在在解決塑膠污染問題的行動派,未來中國將用實踐經驗為應對全球塑膠污染挑戰貢獻重要力量。

麼新:應該説中國在全球塑膠污染治理領域是一個有擔當、負責任的大國。我們測算過,如果全球的回收量能夠達到中國2021年塑膠回收利用的水準,那麼我們全球塑膠回收利用量就會達到1.06億噸,是現在回收利用量的2倍,那麼向自然界中的泄漏也將顯著降低。

當前,我們中國還在進一步地探索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的道路。另一個,是進一步推動垃圾分類,來探索適合發展中國情的,基於社會自發體系又能夠規範利用的塑膠迴圈體系。同時,中國還在科技專項中設立了塑膠與微塑膠的領域的方向,加快相關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産業化,率先在發展中國家探索開展和控制塑膠微粒,減少快遞包裝這樣的一些産業實踐。這些我覺得都為全球塑膠污染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

在國際交往與合作方面,中國積極參與環境多邊這樣一些公約的談判,中國參加了《蒙特利爾議定書》《巴塞爾公約》《斯德哥爾摩公約》。那麼在塑膠領域,今年4月,中法發表聯合聲明提出兩國共同反對塑膠污染,支援並參與政府間的談判委員會的工作,共同致力於通過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文書。

中國將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一道努力,讓塑膠能夠更好地造福人類的福利改善,加快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這樣的發展格局,共同努力建設清潔、美麗的地球家園。

(本期人員:編導/佟靜;攝像/董超 王一辰;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
(本期人員:編導/佟靜;攝像/董超 王一辰;主編:鄭海濱)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