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大學校長余淼傑:一定要相信中國經濟明天會更好
 

時間:2023年3月5日
嘉賓: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大學校長 余淼傑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由習近平總書記主講的“新年第一課”,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為正確理解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根本遵循。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如何抓好開局之年的工作?面向未來,還將迎來哪些風險和挑戰?本期節目就此專訪,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大學校長余淼傑。

圖為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大學校長余淼傑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專訪 攝影/董寧


中國網:今年“兩會”您比較關注哪方面的內容,帶來了怎樣的建議?

余淼傑:我的“兩會”議題聚焦在經濟和民生方面。如果更具體來講就是改革和開放。比如,現在講要推進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其實推進CPTPP是一個方面,除了這個方面之外,還應該做好哪方面的工作?我會建議推進中日韓自貿區建設,促進中日韓三國的經貿合作,這是關於開放方面的。

關於改革方面,構建國內統一大市場,改善營商環境特別重要。通過數字化、法制化賦能營商環境,貢獻更好的營商環境。

中國網:如何理解和評價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它對資本主義文明邏輯有哪些超越性?

余淼傑:我們二十大中特別提出要構建推進中國式的現代化,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式現代化有五個方面的內涵。從總體上來講,首先具有現代化的一般特徵,同時又具有跟其他國家不一樣的,也就是您所講的中國式中國特色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在五個方面具有鮮明的中國的特徵。

第一,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事實上並不是真正講人口規模,它的意思是人口規模背後經濟規模巨大的現代化。

第二,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可以看到一些國家特別是西方的一些國家,在原來它的現代化過程中,可能過多的專注于物質文明的建設而忽視了精神文明的建設。

第三,非常重要的一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和我們要講的綠色、生態環境的保護息息相關。

第四,一個非常重要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這裡面其實我們和西方所提到的現代化有根本性差距。因為可以看到在西方的現代化中,兩極分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但我們並不是這樣。我們可以看到在發展的過程中,城鄉的差距、居民收入的差距在不斷的下降。比如可以看到2007年我國城鄉收入差距是3.5倍,到2013年已經降到2.92倍,到了2020年左右已經降到2.7到2.8左右。一方面我們在做大蛋糕的同時又做到更好的分這個蛋糕,所以,我們特別強調公平和效率兩方面的並進,因此這一點是我們特別有別於西方這種傳統現代化的特徵。

第五,和平和發展的現代化,實現“百花齊放春滿園”的狀態,這是我們共同的目標,而不是某國優先的這種發展的狀態。

所以,我們的邏輯,中國式現代化相對於西方現代化如果小結一下,最核心的一點我們在做大蛋糕的同時更加兼顧公平,強調共同富裕。

中國網:可以説中國式現代化既具有現代化的一些普遍特徵又具有非常鮮明的中國特色,我們應該如何客觀的來評價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意義呢?

余淼傑:對,中國式現代化不只是給中國的,它是具有一定的啟示和世界意義的,這個世界意義可以體現在兩點。

第一,目前來講我們還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從多年前建國之初一窮二白的農業經濟發展到現在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探索出一條發展中國家怎樣做大做強的道路,所以,這對南南的國家,對發展中國傢具有鮮明的借鑒意義。他們很多可以借鑒,根據他們本國的實際借鑒中國的發展經驗,甚至可以直接抄作業都會發展的比較好。

第二,中國式現代化對那些比較大的經濟體也是很有借鑒意義的。比如我們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大經濟體的現代化和小經濟體的現代化的途徑和難度是不一樣的,比如説新加坡可以通過融入到全球經貿一體化中,可能它的外貿已經超過它的GDP,通過融入到全球經貿一體化中去,自然就實現了整個國家的現代化。但大型經濟體的現代化沒有那麼簡單,通常開放是必要的,這是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用數學的語言來講,這一點當然要做,但是只做這一點是不夠的。因此,可以看到中國式現代化,從建國之初再到改革開放再到現在進入新時代,我們的這些舉措對相對比較大的經濟體,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借鑒意義。

中國網:如何有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中國經濟以及世界經濟開好局?您有哪些建議?

余淼傑:我們現在在“十四五”的階段,事實上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初步實現了經濟高品質的發展,我們必須很好的全面系統的來貫徹這五大新發展理念,通過雙迴圈,也就是構建雙迴圈為抓手新發展格局,這就是下來要做的工作。如果説要具體來講的話,五大新發展理念每個點都要有所突破。

比如創新,創新關鍵要進行區分,有一種是原創型的創新,有一種是技術的改進。當然兩種都要發展,但是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模式要找到不同的道路。一方面,比如像原創式的創新,從0到1的創新,應該通過大型的科研機構集體攻堅,但如果是一個技術的改進,每個企業技術改進通過萬眾創新就可以實現,每個企業從自己的工作中降低生産成本、提高生産技術來實現。

從國家的角度來講,就必須提升研發,研發包括兩部分,一個是研究,一個是發展,對我們來講應用式的發展已經做得不錯了。我們真正要推進的是迫在眉睫的是推進研究型,也就是基礎性的研究,基礎性的研究佔研發比重的比例要提高。我們的目標要提高到10%左右,現在來講相對還是比較低的。

中國網:現在是多大比例?

余淼傑:現在不到7%,所以,要提高到10%左右,這是我們的目標。但我認為,除了技術方面的創新以外,更重要的是社會規則規制的標準管理方面的創新,這也是我們所講的廣義的創新,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內容,也是下面我們要做的工作。自由貿易實驗區,自由貿易港都是很好的實驗,也是體現對這種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的創新。

之後我們對綠色、開放、協調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工作做,我剛才只是舉了一個創新的例子。


圖為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大學校長余淼傑  攝影/董寧


中國網:剛才您解釋創新的例子我們有非常深刻的感觸,就比如説您提到一個數據,基礎研究比例從7%提升到10%,可能只是這3%的提升就非常難,您認為基礎研究的主體應該有哪些呢,是國家為主體還是企業為主體?

余淼傑:對基礎研究來講,最重要的來講就是大型科研機構來做,因為基礎研究,它是屬於剛才所講的兩類創新中的一種,叫做原創性研究,這一點應該由科研機構來做或者是大學來投入,因為它是一個理論內容而不是應用的內容,這是第一步。

下一步就應該做産學研用相結合,把這些技術和理論變成現實。在這裡面,産學研用相結合,哪個是主體呢?企業應該是主體,因為企業知道自己要什麼,相當於它出題,政府搭平臺,研究機構還有其他方面進行配合,這是為什麼我們特別強調做有組織的科研或者面對現實的科研。當然對一個學者來講,探索象牙塔裏面的理論有意義,但是更為重要的是怎樣特別是有可能把自己的理論變成現實,來支撐現實經濟的發展。

中國網:對,這種導向轉變也非常有利於我們解決目前的一些技術的卡脖子問題了。當下在後疫情時代,全球經貿形勢發生了非常深刻的變化,一些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甚至貿易霸淩行為都是非常普遍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所面臨的這種國際經貿形態發生了哪些變化?具有怎樣的新特徵呢?

余淼傑:正如您所説的,現在全球經貿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其實,一些國家貿易保護抬頭,當然作為一個最根本的判斷我們依然還處在全球化的時代,因為全球化的基本特徵並沒有發生改變,比如生産的地區化、貿易的多邊化並沒有發生改變。

但是正如您所説的,現在一些國家推行貿易保護主義,在這種情況下,原來是多邊合作,全球經貿合作一體化的這種格局主要代表是世界貿易組織,但現在逐步改為區域經貿合作,由多邊經貿合作改為區域經貿合作。所以,這是為什麼近年來我們看到各种經貿協議如火如荼的開展。比如您看到原來更早北美的自貿區,最近的RCEP,也就是我們叫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再看到最近我們又準備申請加入的CPTPP都是反映了這種變化。

目前來講全球經貿格局三足鼎立的態勢非常清楚,美國為核心的北美經貿自貿區,歐洲德國為核心的歐盟區以及事實上以中國為核心的亞太經貿區三足鼎立。當然除了三足鼎立覆蓋的國家和地區之外,還有一些國家地區怎麼辦呢?中國在積極引導和推進的“一帶一路”倡議,它覆蓋了很多個發展中國家,當然也有發達國家,但主要是發展中國家。現在積極表態加入或者已經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已經達到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所以,您可以看到中國(“一帶一路”)也是有力的推進全球經貿一體化真正的、堅定的實施方案。

中國網:在這樣一個新的國際背景下,如何從經濟層面走好和平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來助力世界的經濟復蘇呢?

余淼傑:對,其實中國一直都是特別強調要走貿易自由化的道路。對外開放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做,一方面對出口,我們要出口目的地多元化,不僅要瞄準歐美成熟市場,還要看看發展中國家的市場。

另一點要擴大進口,特別是擴大從日本南韓方面的進口,這是為什麼我們搞這麼多次進口博覽會的原因。

第三還要做好服務貿易,我們的服務貿易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所謂的服務貿易是假設去美國出差,我們買了美聯航的機票,沒有買國航的機票,就相當於我們購買了美國的服務,這是服務貿易。所以,我們要大力推進服務貿易,現在我們服務貿易做的還不夠,而且出現了很大的逆差。

第四,做好“一帶一路”方面的工作。“一帶一路”要兩條腿走路,一條是海上絲綢之路,一條是陸上絲綢之路,我個人認為陸上絲綢之路的重點是逐步向東發展,推進中日韓自貿區協定。另外,關於海上絲綢之路,前面的工作都是向南推進,特別是RCEP,工作做得非常好。但下一步工作重點應該在什麼地方?我個人認為,不見得一定繼續向南,而是應該向北,向北還是回到老主題,就是推進中日韓自貿區的建設。因為日本、南韓是我們最主要的貿易夥伴之一,而且跟我國的外貿有非常大的産業互補性,因此,如果我們能夠建立一個中日韓自貿區的話,可以從日本南韓進口高端的零部件和中間品,通過中國的生産、加工、裝配後賣到全球各地去。因為自貿區可以大大降低它的成本,有利於提升我們的競爭力,因此這是一個必走之路,這也是一點建議。

中國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二十大提出的理想社會範式,也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近些年來,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上升到一個很高的位置,黨中央也及時做出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大戰略決策。如何有序逐步實現“雙碳”目標?“雙碳”戰略給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造成怎樣的重大影響?

余淼傑:中國特別重視環境保護,我們是唯一一個把保護生態環境寫入憲法的國家,同時作為全球第一大黨,我們黨也是把“兩山”理念寫到了黨章中去,所以這一點可以顯示出我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在這裡面有幾個關鍵點。

第一,我們的基本理念是,環境保護是全球性事務,全球每個經濟體和每個國家都應該共同來參與,分別承擔義務。怎樣承擔呢?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叫做碳排放可累積。比如,您不能看這個國家或這個地區今年排放了多少碳,就要它來負責多少錢。你要看這個國家在工業文明以來總共排放了多少碳,再來確定應該承擔的義務。事實上,這個理念也得到了世界上很多個國家的認同。所以,這樣算下來,基本上美國應該負擔25%的比例,中國大概是9%的比例。

第二,每人平均的概念。一個十多億國家排放的碳的量,跟一個一億不到的國家當然總量不一樣了,所以裏面有一個每人平均的概念,共同來承擔,這個理念也是得到了世界各國的認同。

中國其實一直都是環境保護的堅定支援者,比如最早的UNFCCC,就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締約國,同時又是《京都協定數》的堅定支援者,還是《巴黎協定》的堅定支援者,中國在碳排放方面是全力推進的。

對環境保護這塊內容, 2030年達到碳達峰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從2030年的碳達峰到2060年的碳中和只有三十年的時間,相對於一些發達國家他們用五十年到七十年的時間走完這條路,中國的時間就比較短了,因此壓力比較大,任務比較重,我們説任重道遠。

在這裡面最需要關注的一件事情,是我們要努力提升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的消費比重,我們要降低碳排放,化石能源的碳排放比較多。所以,我們就要提升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的消費比重。現在是在2019年之前,我們的比重差不多是15%,也就是差不多是核電2.7%,水電8%,其他可再生能源佔到4.3%,加起來15%,基本上位於全球平均的水準。其實美國也差不多,所以我們處在世界的中游,不好不懷。我們的目標要達到在2030年從15%提高到25%,原來15%,現在19%,我們的目標是25%。剩下七八年的時間我們任重道遠。

第三點是關於綠色保護方面,在實施路徑、方法和途徑方面是先立後破,不是先破後立。換言之,如果説原來的結構是比較依靠煤炭這些能源,現在如果過快的把煤炭這個比重降下去,但新能源又沒有立起來,那就會導致能源供給不足,就會拉閘限電,就會有這樣被動的情況。相反如果是先立後破,各個地方因地制宜,要麼是風能,要麼是太陽能或者是核能發展起來以後,立起來以後再降低原來煤炭的比重,這一點就特別重要。所以,先立後破、因地制宜也是二十大報告中特別對能源或者叫做雙碳工作的一個指導方針,這也是我們需要堅持的。

圖為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大學校長余淼傑 

中國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徵之一,也是本質要求。如何分階段長期推進共同富裕的實現?

余淼傑:對,共同富裕是我們最重要的一個目標,也是實現共用的最終目標,因為建國立國就是為人民,立黨也是為人民,所以,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根本點。現在關鍵是怎樣實施共同富裕,有幾點需要把握。

第一,首先強調勤勞致富,反對不勞而獲。現在還處在一個把蛋糕做大的時代,換言之現在還必須強調效率優先,效率和公平兼顧這樣的一種發展態勢。在做大蛋糕的同時更好的分好蛋糕,而不是只強調分蛋糕不做大蛋糕這樣的方式,這是第一點。

第二,勤勞致富的意思是鼓勵並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我們不是要回到大鍋飯的時代,相反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我們要反對的是不勞而獲。這是什麼意思?這也是吸取歷史上一些國家的教訓,比如英國在19世紀末的時候它已經是“日不落帝國”,你可以看到,到20世紀很快被美國趕上,衰退了,原因當然很多,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的生産力下降了,生産力之所以下降就是出現了大量的食利階層,因為在19世紀下半葉的時候有很多人通過這種財産遺産的積累只求坐吃山空,天天吃利息,這樣他們的生産力沒有提升。因此我們要反對不勞而獲,講的就是這一點。

第三,我們講共同富裕強調的是機會均等,請注意講的是機會均等,不是一味強調結果的相同。機會的均等,國家和政府創造出一個相同的機會,某個個體的人能夠抓住這個機會能夠發展好,所以,我們強調的是機會的公平,讓每個人都有權利能夠去讀書,但我並不能保證每個人都考一樣的分數。怎樣來實現共同富裕,其實也要分成幾塊來做,其實三個關鍵詞,一個關鍵詞叫做提低,提高低收入的群體的收入,這怎麼做呢?關鍵是社會民生政策的兜底。因此,比如説我們現在考慮採用積極的財政政策靠前發力,增質提效,國家的錢到底用到什麼地方去,一個比較可行的方法,除了必要的基礎設施鐵路公路機場我們要建的,同時我們還要更重要的保民生,比如説像那些低收入群體,像那些失業群體或者待就業群體,應該給予一定的就業的補助,一定的社會的救濟金,當然不是説長期的救濟,但至少給他們緩一口氣,能夠讓他們重新再來,重新獲得更好的機會。所以,這是提低,因此做好四保工作重中之重,這也是社會穩定的一個根本。

中國網:這是一個基礎性的工作。

余淼傑:對,這是一個基礎性的工作,非常重要。

第二點,重點是要擴中。我們的目標要形成一個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的分佈體系,那就要把中間做大,也就叫做擴中,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關鍵是把中等收入這些人夯實的更堅固。怎樣夯實的更堅固?這裡面有兩點,第一點要保就業,如果要想進入到中等收入群體,首先就業必須能夠保證,如果就業沒有保證,談何變成中等收入群體。怎樣保就業呢,保就業的前提是保市場主體,保創造就業的單位、工廠、企業,保市場主體。我們可以看到因為過去疫情三年,的確中小微企業很難,所以可以看到穩健的貨幣政策反反覆復強調三個重點,講的都是保市場主體。比如,服務實體經濟,比如大銀行要扶持中小企業,原來是大銀行扶持大企業,中小銀行扶持中小企業,現在所有的金融機構都要扶持中小企業,包括關注那些薄弱的環節和行業,比如餐飲酒店交通運輸。

中國網:這些這幾年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行業。

余淼傑:對,還有旅遊這四大行業,他們是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行業。

通過穩健的貨幣政策來保證就業的穩定,收入的穩定。同時,我們還要爭取改革的方向,要提升老百姓可支配收入佔其收入的比重,換言之,假設我稅前工資一萬,我希望稅後八千,而不是七千,這個意思是要減稅降費,只要把稅和費降下來,可支配收入才會提升。如果要減稅降費的話,一方面我們還要建鐵路公路機場,另一方面還要減稅降費,這是從兩個方面。

中國網:這是矛盾的。

余淼傑:對,這都要花更多的錢。怎麼辦,就必須通過積極財政政策,相對比較穩健的赤字財政來拉動,適當範圍的赤字財政並不是壞事,許多國家都是這麼做的,中國走的還是比較穩健的。

中國網:但是我們的體量非常大,會帶來一定的風險性嗎?

余淼傑:其實還好,這主要看比例,我們體量大但我們的辦法比以前相對比較多。所以,可以看到這兩個方面,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共同發力,這就是宏觀政策靠前來保證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第三,適當的調節高收入群體。第一方面,一次分配靠市場,二次分配靠政府,三次分配是靠企業家的道德,我們也可以看到,比如比爾·蓋茨有很多的捐獻,這就是一個企業家反饋社會的一種方式,同時,也是一種合理分配財富的方式。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調高,通過設置合理的稅制調節高收入。但調高不是一味的把他們的收入拉下來,關鍵是怎樣更好的服務社會。這三個方面目前看提低和擴中是重點,提低是保障,擴中是關鍵。

中國網:剛才您也提到一個數據,目前我國城鄉收入差距大概是2.5-2.7倍,未來一個理想的比例應該達到什麼樣的數值範圍呢?

余淼傑:這是一個不斷動態變化的(數值),可以看到不同的國家不一樣。舉個例子來講,比如目前看到這些西方的國家相對比較平均的國家,比如像歐洲的德國法國以及亞洲的日本,他們的收入水準相對比較平均,大概是怎樣的概念?大概是叫做藍領白領工資比,藍領是沒有大學畢業叫做藍領,白領是大學畢業以上,他們大概在1.6到1.8左右,也就是説白領群體收入是藍領群體收入的1.8倍左右,所以可以看到它比較平均。剛才回到城鄉收入差距和這個不一樣,但有異曲同工之處。為什麼這麼講?可以看到,比如説住在農村的一個老百姓之所以願意到城裏打工,肯定是我在城裏打工掙的錢比我在農村要高,所以我才願意投過來,所以,在沒有一個非常合理的數據的支撐下,這是一個類似的指標。簡單講如果只給一個數的話,那是兩倍。

圖為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大學校長余淼傑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專訪 攝影/董寧


中國網:剛才我們就中國式現代化比較重要的幾個方面給出了探討,您也給出了比較中肯和具有實踐性的建議。習近平總書記説過,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必然會遇到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對於未來在國內以及國際層面所要面臨的挑戰和困難,您有怎樣的判斷?

余淼傑:這裡面有長期的挑戰,也有短期的風險。

長期的挑戰有兩點,當然這個長期的挑戰的兩點也不只是中國自己所面對的,其實是全球所有國家都共同面對的挑戰。第一,是叫做逆全球化的挑戰,的確可以看到很多國家基本上是這樣子,在經濟好的時候他們就特別強調開放,在經濟不好的時候他們就特別強調貿易保護,所以有人説貿易開放是箭,貿易保護是盾,是這樣的狀態。

換言之,我們可以看到未來一段時間中,儘管我們堅持開放,全球一體化,堅持全面開放新格局,但我們也可以看到有一些國家特別是西方國家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他們會強調貿易保護。所以,逆全球化的風險是存在著的。如果説逆全球化的這種勢頭過猛的話,其實會對各個國家經濟政策的制定就會産生衝擊,這是第一點要面臨的挑戰。

第二點挑戰就是人口老齡化。也可以看到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全球各個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以及正在走向發達國家的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一個共同的問題。所以,怎樣更好的應對人口老齡化,比如可以通過鼓勵生育,這個當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延遲退休,第三個是提高在崗的培訓,還是三十年的工作,但可以通過在崗的培訓提高生産率,這幾個方面來提升應對人口老齡化。而且這兩個是全球各個國家共同面對的挑戰。

回到中國短期內,現在正如我們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現代化就是面臨了三種壓力,一是需求疲軟,供給衝擊,預期減弱這種三期疊加的風險。怎麼這麼講呢?其實預期是最重要的,我們説穩預期,為什麼一直強調穩預期,因為可以看到所有的經濟危機都是因為信心不足所爆發。當一開始一兩個人認為經濟不行的時候,沒有人覺得有問題,但所有人都覺得經濟不行的時候就會有銀行擠兌,金融危機就會到來。我們一直説信心比金子還重要,就是這樣,如果所有人都説經濟明年會更差,那麼肯定會更差;所有人都相信明年經濟會更好的話,那也差不到哪去,哪怕面臨著挑戰,所以信心比金子更重要,這是第一點。

當然我們也要深刻的意識到,經濟相對比較疲軟的這個現象並不是中國所獨有的,我們現在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其實國家貨幣基金組織(IMF)剛剛出臺的對中國經濟的預測提高到5.2%,原來是4.4%,換言之整個世界都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有信心,特別是現在調整了各種政策之後,更加越來越有信心。所以,我們預期的調整是可以的,要穩預期,一定要相信中國經濟明天會更好,而且的確是這樣,如果是説有一點是肯定的話,那就是中國經濟明年會更好。

當然大家都會看到發展中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誰沒有問題呢,發展中肯定有問題,但關鍵是看大的方向,看主流是非常重要的。現在國門打開,更多的人跑進來,可以看到最近經濟的發展非常快,其實反映的就是這一點。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就是需求的疲軟。需求疲軟這塊,本來我們擔心需求疲軟,本來擔心美歐經濟不行了,他們出現滯脹經濟停滯,同時又出現通貨膨脹,目前看最近比前面那段時間估計的好,所以滯脹的概率可能還不是特別高,不是特別明顯,換言之中國所面臨的外需疲軟得到一個緩衝,最重要的是哪怕真的是出現如此,怎樣應對我們的供給衝擊,最重要的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我們指明瞭方向,這個方向叫做通過高品質的供給創造有效的需求。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報告很多,我認為最重要的點就是這句話,為什麼這麼講?有效需求不足是大家的共識,現在面臨有效需求不足。

中國網:有效需求應該怎麼理解?

余淼傑:有效需求不足類似是説總需求不足,換言之以前在大蕭條時代不是出現了經濟危機,經濟危機中就沒有需求,因為沒錢沒有需求。當時的方法是通過來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方法,通過修路,修水庫,修機場來創造就業,這是傳統的方式。在長期一段時間也非常有效,也就是我們以前所講的宏觀調控,講的就是這一塊。

現在我們一個是通過創造消費的場景,消費的形態,通過高品質的供給來創造有效的需求。舉個例子來説明,在2007年的時候,我們的手機市場已經飽和,那時候諾基亞認為它高枕無憂,大家覺得手機也就是這個樣子了,就是一些小的花樣的突破,到底是平板的還是滑蓋,就是在小的方面上突破。但是您看看智慧手機蘋果的出現,改變了對手機的定義,手機不僅是用來打電話,手機就是一台電腦,手機就是玩的。所以,它重新定義了這個市場,它的潛在的消費客戶是不一樣的,不管有沒有錢要買一部手機,客觀地講除了老人小孩以外,事實上有70億的潛在市場,所以這個就是通過高品質的供給創造有效需求。

如果中國要真正推進經濟的發展,這件事是重中之重,關鍵怎樣通過創造高品質的供給創造有效需求,這怎麼做呢?各行各業不一樣,但有一個共識,有一個共同點必須要通過數字經濟來發展來推動,來實現彎道超車,趕超上西方發達國家。為什麼這麼講,您發展高精特尖産業當然是對的,但問題人家也在發展,您為什麼説您的發展就一定比人家快呢?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彎道超車數字經濟來加持很多企業,所以數字經濟的發展是以後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關鍵,這其實包括智慧AI,像我們現在ChatGPT的軟體,可以看到也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其實這些發展代表了未來。我個人認為未來是智慧AI的時代,傳統的産業比如房地産,不管産業政策怎麼調整,支援也好不支援也好,那都不可能成為拉動經濟的重要的支撐,明天的競爭、全球的競爭可能一直在人工智慧領域。

中國網:相信未來我們可以凝心聚力、堅定信心,為中國式現代化開好局。

余淼傑:是,我相信明天的中國肯定會更好,謝謝您。

中國網:謝謝余校長。

(本期人員:主持/編導:佟靜;攝像:董超 王一辰 劉凱;後期:劉凱;攝影:董寧;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主持/編導:佟靜;攝像:董超 王一辰 劉凱;後期:劉凱;攝影:董寧;主編:鄭海濱)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