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的中國方案:提升鄉村治理水準 促進脫貧人口增收 加強文化建設
 
時間:2022年9月7日
嘉賓: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教授朱啟臻

       中國網:2020 年底 , 中國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不僅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更是中國人民對人類文明和全球反貧困事業做出的重大貢獻。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後,我國進入到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階段。如何讓脫貧群眾持續增收?如何讓農民在享受物質文明的同時能夠更好地享受精神文明?就相關問題,中國網《中國訪談》特邀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教授朱啟臻進行分析。


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教授朱啟臻接受中國網專訪


       中國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的成果也是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前提了,目前的成果如何呢?

       朱啟臻:我們的成果是巨大的,我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使眾多的貧困人口解決了貧困問題,我們去年已經宣佈了同步進入小康,這是世界矚目的一個了不起的成就。這個成果表現在很多方面,在脫貧攻堅的過程當中,我們産業扶貧、教育扶貧,創造了種種的經驗和行之有效的措施,都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中國網:未來如何讓脫貧群眾持續增收,讓脫貧人口的生活更上一層樓呢?

       朱啟臻:今年一號文件裏我們説守住“兩條底線”,其中一條底線就是防止規模性的返貧。因為我們在脫貧攻堅取得重大成就的時候,我們也必須看到很多的地方還存在著脆弱性和風險性,就是他們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可能會致貧返貧。所以,這次中央文件裏談得非常詳細,比如我們要加大對幫扶重點縣的支援力度,我們要完善監測機制,及時發現有些什麼天災人禍可能返貧致貧的苗頭,要及時地進行解決。有的人可能家裏邊突然有什麼大病,不能在外面打工了,發現這個問題馬上給他安排一個公益崗位,在村裏當個護林員、或者清掃垃圾拿一份工資,緩解、解決這樣的問題,完善監測機制。


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教授朱啟臻接受中國網專訪


       中國網:提升鄉村的治理水準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重點工作了,在您看來如何讓農民在享受現代物質文明的同時能夠更好的享受現代的精神文明,對此您有哪些建議?

       朱啟臻:這個問題當然很重要了,這就涉及到鄉村文化建設的問題。鄉村文化建設是我們鄉村振興的難點,但它又是鄉村振興所有內容裏面的靈魂,為什麼是難點呢?因為這麼多年,我們其實對鄉村文化的研究是不夠的,我們一説起鄉村文化來,很多人的頭腦裏面的印象就是鄉村是文化的荒漠,鄉村沒有文化,我們要去振興它,要送文化下鄉,是這樣一個思路。實際上不是這樣。

       我們經常講鄉村是文化的寶庫,既然是寶庫,裏面是非常豐富取之不完的,我們必須看到這樣一個文化的這種豐富的內涵才可以。因為我多年來研究鄉村的文化,我們對鄉村文化的分類有的時候都很困難,太多了,農業文化、傳統文化中的優秀的文化都保存在鄉村。像我們的民俗、手工藝、地方戲曲、地方文學、衣食住行的方式,還有各種豐富的節日,包括民俗、紅白喜事等等,都蘊含著非常豐富的這種生存智慧和教化人的這樣一些機制在裏面。所以,我們很好的去利用它、挖掘它,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來為國家的和諧社會構建提供豐富的文化基礎。

      中國網:所以,我們也應該首先改變我們對鄉村文化的偏見,除了我們向鄉村輸送現代文明的同時,更要去挖掘鄉村它自有的一些特色文化。

      朱啟臻:是這樣的。


(本期人員:編導:白璐;主持:佟靜;後期:劉凱;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編導:白璐;主持:佟靜;後期:劉凱;主編:鄭海濱)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