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我國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體系。高等學校富含的人才優勢、科技優勢、智力優勢是促進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2017年10月,清華大學首創“鄉村振興工作站”模式,駐點長期開展“鄉村振興”主題實踐。目前已在15個省份設立25個工作站,在人居環境、組織建設、人才培養、文化傳承等方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站發揮了哪些作用?取得了哪些成效?本期節目,特別邀請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負責人張弘、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係學生王怡鶴與廣大網友分享交流。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黨委副書記、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負責人張弘。 中國網 鄭亮 攝影
中國網:在這個過程中,工作站發揮了哪些作用,我們目前又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張弘:其實發揮作用分成幾個方面, 我們從學校和師生實踐的角度,一方面我們是能夠建立起當地的政府和村民之間的一個紐帶的作用,或者是一個潤滑的作用。
比如説高淳的(鄉村振興的)工作,它其實是一個整村的改造,所以,在整村的改造過程中間,其實會涉及到村民的利益跟政府的規劃之間的一些衝突或者是一些小的矛盾。我們工作站的團隊的師生,在這個過程中間,就是能夠很好得去協調這樣的一個機制,他們可以去跟村民做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然後把村民的這些訴求,又重新地整理成一個可行性的方案。在這個方面既得到了政府的認可,又得到了村民的認可,很順利的就能把這個矛盾化解掉。
我們把工作站打造成了一個鄉村的孵化器,我們跟這個地方政府,就把它變成了一個眾創空間,所有的返鄉創業大學生,可以在我們工作站上面註冊公司,能夠免費的使用我們的工作站的空間,同時我們後臺還有我們的專家的一些資源,包括參加創業大賽的一些機會等等,然後引導在校大學生,跟地方的創業團隊又形成一些合夥的這樣的一個機制,各發揮所長。
我們在工作站上面,現在已經註冊了8家公司了,這8家公司都是返鄉創業的大學生,都是利用當地的這種農産品,包括它的一些旅遊資源,文旅資源就做的。我們吸引了一批校友,他們可能現在已經在各行各業功成名就了,但是知道我們在做工作站的工作,他們被吸引了過來,他們主要的工作重點就是做整個鄉村在環境整治,改造提升這方面全過程、全流程的諮詢和工程投資運營等等這些服務。在剛才講南京的高淳的高崗村,
我們的工作站是利用了其中的一棟廢棄的房屋改造的,當它改造完之後,跟當地的政府就形成了共同的決策,就是我們要把剩下的閒置的房屋都要把它整合起來。我就介紹或者是吸引了17位我們的校友共同來參與這個事情。參與的過程中間,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的規劃理念,我們做的業態定位,還有它的功能的一些設計,基本上都是做公共服務性的功能。我們是第一步改完了這些房子之後,接下來我們就希望能夠讓這些村民他們自發的,能夠改變他們自己的房子,融入到整個的服務體系裏面。因為現在高崗村做完了之後,已經成了當地的一個網紅的地方,每天來的人絡繹不絕的,所以村民們就看到了希望,人氣旺了,然後他們通過改造自己的房子變成一個農家樂,變成一個民宿,它能夠經營能夠賺到錢,所以村民現在非常有積極性願意來加入這個體系。
一方面是我們説裏邊有他們的政府對於總體發展的規劃,我們要服務。另外更重要的,我們要服務村民,能夠從技術、從治理,從專業這個角度能夠給他們提供一些幫助。
中國網:在助力鄉村的文化振興方面,工作站有沒有做一些工作?
張弘:我們在做文創設計方面,還是做了不少的這種工作。包括做一些文創的産品,不管是冰箱貼、胸針,包裝袋等等這一系列的工作,做了大量的。當然在非遺的就是這種文化的傳播,還有挖掘傳承這方面,我們也做了很多的嘗試和探索。
舉個例子,我們説最早在山西運城,我們的去做實踐的隊伍,我們就發現當地特別有特色的窯洞。我們這些同學就設計了一個6天的課程,請了一位匠人的師傅,帶著他們從和泥、做泥磚到窟窯洞。先是師傅教同學們怎麼和泥,水、灰怎麼弄,同學們就會反過來跟師傅説你這個是不是可以定量一點,多少水、多少灰、可能要更準確一點。,其實是可以辦成我們説研學,包括像夏令營等等,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通過這樣的機制能夠把它變成可傳播的,同時又能轉化成我們説新産業或者是新機制的這樣的一種模式。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係學生王怡鶴。 中國網 鄭亮 攝影
中國網:今天的節目我們也請到了一位同學的代表。怡鶴,你好。
王怡鶴:你好。
中國網:我們想知道,你和你的同學在工作站中做了哪些工作?
王怡鶴:我的工作可以總結為四個字,就是一個是“臺前”,一個是“幕後”。“臺前”這一塊主要就是我們的學生實踐,我個人是一共去過兩個實踐基地,還有一個工作站,其中這個工作站就是我們在雲南南澗的工作站。我們就當地鄉村農家樂旅遊的發展,開展了這種挨家挨戶的走訪調研。我們一起走過了那種也有臨時搭建的板房,然後也有很多很多年的那種傳統老建築,然後和各種工人,還有農家樂的經營者,還有我們的老黨員等等都進行了非常深入的交談。那麼我覺得這個過程其實不僅是一個我們去發現鄉村農家樂産業發展問題的一個過程,這對於我們自己本身來説也是一種錘鍊。我們還去開展了和當地的一些孩子們、同學們的一個互動。來介紹我們的一些學習方法,還有清華大學的一些傳統的精神等等。
我剛才提到的“幕後”的工作。我們主要是來為工作站的實踐,還有站點的運營等等提供一些這種事務性的保障的工作。
中國網:通過你參與的“臺前”和“幕後”的工作,你覺得這對於你們用理論轉化為實踐,以及通過實踐來完善理論會起到一個什麼樣的作用?
王怡鶴:我覺得,其實這個理論和實踐它就是一個相互轉化的過程。我們工作站近期還在籌建一個叫興趣團隊的工作。一方面就是召集起各個學科、各個學校的對鄉村研究感興趣的同學們,然後基於我們的收集上來的一些調研數據來進行一些問題的挖掘和分析,從中提煉他們的理論。每年的寒暑假,我們這些小組的成員就會編入各個支隊,在田野當中,在土地上,真正的去進行一場大的這種實證演練,這個就是一個從理論轉化為實踐的過程。
中國網:那也請你跟我們分享一下你參與其中的一些收穫和感受。
王怡鶴:其實我的感受,簡單來説可以説是兩個“極端”。同學們圖紙上的那些設計圖,真正的原來可以建成成為一個大的實體的建築,並且這樣的建築還可以真正的去為地方發展賦能的時候,我就會發現原來我們之前在紙面上的東西可以迸發出這麼大的能量。同時,也看到了很多我在書本上沒有學到過的鄉村實踐的經驗和智慧。
所以,我覺得其實我們在象牙塔裏的同學,應該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真正的讓我們的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同時,讓祖國的大地來給我們的論文提供最精髓的觀點和能量。
(本期人員:編導/主持:裴希婷;圖片:鄭亮;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