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為鄉村搭建“柔性引才”機制,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時間:2022年8月10日
嘉賓: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黨委副書記、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負責人 張弘

中國網:我國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體系。高等學校富含的人才優勢、科技優勢、智力優勢是促進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高等學校也通過服務鄉村振興形成了從國情育人到成果轉化再到鄉村振興的雙向促進機制。2017年10月,清華大學首創“鄉村振興工作站”模式,駐點長期開展“鄉村振興”主題實踐。目前已在15個省份設立25個工作站,在人居環境、組織建設、人才培養、文化傳承等方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高校推進鄉村振興的優勢是什麼?如何激發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本期節目,特別邀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黨委副書記、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負責人張弘與廣大網友分享交流。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黨委副書記、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負責人張弘。  中國網 鄭亮 攝影


中國網:從您目前的實踐來看,您認為高校助力鄉村振興的優勢是什麼?又該如何利用這些優勢來激發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張弘:高校來説,最大的富集的資源就是人才。有了人才,相應的産業、治理、組織、生態、宜居等各方面都能夠得到有效地提升。所以,我們覺得往鄉村引進或者輸送更多的人才,可能是我們高校最擅長,也是在鄉村振興過程中間最能夠發揮作用的一個方面。

第二個方面就是科學研究能力。通過工作站的這種主題實踐,我們組織大量的學生去深入的挖掘鄉村發展真正面臨的困難、需求、問題,把這些問題帶回來。我們依託龐大的專業隊伍,專家資源來尋找可能的解決方法和路徑。

另外一個方面,我們還能夠有效地將學校或者是高校、科研院所他們的一些科技成果,通過合適的方式,通過成果轉化的方式,把科技成果跟地方資源能夠做一個結合,能讓成果轉化對於高校有利,有助力地方,對於地方來説它能夠得到這些專業的技術支援,能夠讓地方的資源更好的發揮效能。    在人才這方面,剛才講我們是希望能夠吸引或者是輸送,往鄉村輸送更多的人才,這個其實也是一種模式的探索,就是我們的目標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紮根鄉村去服務鄉村。但是我們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哪?在於我們為鄉村搭建了一個“柔性引才”的機制。我們説在校大學生,他們可能畢業之後不一定會真正的到鄉村去工作。但是因為有這樣的一個工作站的平臺,因為有這麼一次又一次的連續的實踐行為,他們在參與活動過程中間,跟鄉村建立了非常良好或者是很有粘性的機制。

 我們相信當這些同學我們説回到了學校,他完成了學業,走向了社會,雖然説沒有去這個地方工作,但是這已經成為了他生命中間很重要的一個紐帶。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一批又一批隊員去到鄉村,相當於給這個地方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遠端能夠支援鄉村發展的這種新的村民的力量。它的意義和價值可能遠遠大於這些學生當時當地在地方所做的貢獻。隨著他們的職業發展的成長,幫助鄉村發展的這個能力會越來越大。所以,在未來我相信這樣的一套機制,它對地方的助力也會越來越大。    

説到激活內生動力。工作站的團隊並不是説像其他的一些社會組織只是去搞一次活動。我們是讓村民真正的認識到這批來自於高校的這批學生,他們是有意願扎到鄉村,融入鄉村,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前往鄉村,真正地去解決鄉村的問題。當村民意識到,我提的這些問題已經被他們(工作站)認可了,而且作為一個重要的問題,要想在未來的一些階段來解決,那村民他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他會覺得被認可。所以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在福鼎工作站建成之後,我們就發起了叫“共生計劃”,就是把村裏熱心的黨員,包括一些村民組織起來,跟我們的學生團隊形成一個小的合作組織,這個組織就是來討論鄉村的發展。

比如説我們做福鼎站所在的東角村的規劃的時候,村民的小組,跟我們學生的團隊小組沿著所有的巷道一路的走(調研),在每個地方都充分的討論,充分的交流。我們對整個的東角村以及沿海的一些區域定下了大致的規劃。這個規劃其實是凝結了村民他們自己的想法,符合他們的要求。村民當他們發現他們的意見得到了認可,並且編制進了我們説就是過去看似高不可及的這種發展規劃裏邊,他們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

然後帶動村民共同去進行建設,我相信它就是一種帶動激發內生動力的一種方式。    另外一個案例,我們説就是説來自於政府的,比如説反饋。每次我在跟虞山的政府的書記鎮長在交流的時候,他們説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説確實工作站進來之後,讓他們政府的很多群眾工作變得好做了。

過去政府他們説要去拆一些村民他們蓋的這些(違建的)房子,那難度是非常大的。有了這個工作站之後,這些房子村民都主動地願意把它拆掉。然後形成了一個很好的環境。我們相信村民都有美好的願望,希望家鄉、希望這個村落能夠變得更美。當這樣的工作站的這種機制引入到地方之後,其實就撬動了一個點,通過合適恰當的方式,就能把人心給重新聚集起來,然後共同的去完成這樣一個目標。

 中國網:內生動力的激活其實也是靠一點一滴的潛移默化。

 張弘:對,一點一滴。

 中國網:尤其是村民的訴求和需求得到了認可以及被反饋之後。

 張弘:是的。

 中國網:高校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活水源,但同時我們從田間地頭得來的一些實踐經驗,也能夠為高校的教學設置以及科創研究等方面提供更切合實際的教學規劃,那麼您認為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雙向促進作用?

 張弘:從我的自己個人觀點來説,在整個的活動裏邊,受益最大的其實是學生,其次是高校,然後才是地方。因為確實我們能夠為地方做的其實很有限,但是地方給我們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好的平臺,讓我們能夠更好得在實踐過程中間用專業去培養學生。比如説本科生的培養過程中間,我們已經把畢業設計,還有一些專業課程已經做了緊密的結合。我本人開設“鄉村振興工作站”專題的畢業設計已經4年,培養了22位本科畢業生,他們設計的房子現在有8座已經建成了。今年的暑假的實踐,我們有很多的支隊都住在同學們自己設計的房子裏,在那工作,在那生活,所以有了很強的這种家的歸屬感。

隨著這些學生他們的一屆一屆的傳承,逐漸的形成了我們叫做“朋輩的激勵”。我們説作為老師,我們跟同學講這個(實踐)還是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可能遠遠不如他的一個學長,一個學姐説,我們參加這個活動確實收穫很大。所以我們現在的參與這個活動的學生的規模數量越來越大,學生也切切實實的感受到了在這個過程中間的改變、成長。 一年前的寒假實踐,我們組織了34支支隊,大概670多人的隊伍。到了今年寒假,我們組織的是69支支隊,現在報名的人數大概已經超過了2200多人。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像這樣的一種積極參與的狀態或者態勢,也從某種意義上反映出了他們認可這種培養模式,認可在實踐過程中間既服務了地方的發展,同時又收穫個人成長。


 (本期人員:編導/主持:裴希婷;圖片:鄭亮;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編導/主持:裴希婷;圖片:鄭亮;主編:鄭海濱)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