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連續十年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重要講話精神述評之二
原標題: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碳庫——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連續十年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重要講話精神述評之二
3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指出,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現在應該再加上一個“碳庫”。
4月10日—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深刻指出,綠水青山是水庫、糧庫、錢庫、碳庫。
早在任福建寧德地委書記時,習近平同志即在《閩東的振興在於“林”——試談閩東經濟發展的一個戰略問題》一文中提出“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
從閩東山區到首都城郊,再到熱帶雨林,綠色發展的理念一脈相承。“四庫”的科學論斷與時俱進,意蘊深刻,是對森林綜合效益和多重功能的精準凝練,也是對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辯證關係的生動闡釋。
森林是水庫:林水相依,滋養萬物
福建長汀,曾經“山光、水濁、田瘦、人窮”,如今草木繁茂,綠水長流。
在習近平同志的親自謀劃、親自推動下,20多年來,長汀水土流失率從23.82%降至6.78%,森林覆蓋率提高到80.31%,從我國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最嚴重的縣份之一,華麗轉身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
一部長汀水土流失治理史,深刻闡釋了林與水的關係。
據測算,1萬公頃林地所蓄水量相當於一座300萬立方米的水庫。森林不僅能攔蓄降水、調節徑流,還在産水、凈水、攔洪、補枯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塞罕壩林場三代人建造的世界面積最大人工林海,每年為京津地區涵養水源2.84億立方米。三北工程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4.7萬平方公里,工程區水土流失面積相對減少了67%,年入黃河泥沙減少4億噸左右。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堅持系統思維、整體觀念,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已凸顯成效。林長制、河長制全面推行,治水也治林,興林也興水。近5年,黃河流域超89%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植被蓋度保持穩定或有所提升,黃河流域上游水源涵養能力得以鞏固。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徐徐展開的美麗中國畫卷中,青山與綠水相伴相依,共同孕育生命、滋養萬物。
森林是錢庫:青山綠水,林興民富
綠水青山是綠色資源也是綠色資本。在浙江省常山縣,成立近兩年的“兩山銀行”業務繁忙,深得百姓信賴。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浙江,全省各地創新做足山水文章,實現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許多重點山區縣農民收入的一半以上來自林業。
從浙江到全國,都在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森林這座“錢庫”見證著從脫貧攻堅到全面小康、從鄉村振興到共同富裕的綠色發展之路。
竹産業、林下經濟、苗木花卉、生態旅遊等,年産值超過8萬億元的林業産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探索實踐,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途徑將更加多元、暢通。
2021年,國家林草局發佈了第三期中國森林資源核算研究成果,截至2018年,全國林地林木資産總價值為25.05萬億元,森林生態系統提供生態服務價值達15.88萬億元,提供森林文化價值約為3.10萬億元。我國林地林木資源持續增長,森林財富持續增加,為綠色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森林是糧庫:林茂食足,倉實為安
倉廩實,天下安。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
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樹立大食物觀。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設施農業要食物,同時要從傳統農作物和畜禽資源向更豐富的生物資源拓展,發展生物科技、生物産業,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
充分挖掘森林是“糧庫”的優勢和潛力,是新發展階段保障糧食安全的必然之選,也是潛力所在。
新中國首任林墾部部長梁希早在1929年就曾撰文闡釋過“森林與食”的關係。森林是人類的食物寶庫,不僅生産核桃、榛子、松子、油茶、竹筍和水果等,還為多種食品提供生産原料。
全國林下經濟年總産值超過9000億元,大量優質的中藥材、食用菌、畜禽産品來自林下。三北防護林工程種植大量經濟林,三北地區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幹鮮果品生産基地。特別是在國際糧油經貿形勢複雜多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新形勢下,木本油料産業發展為保障我國食用油安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2020年,我國木本食用油産量佔國産植物食用油生産總量的比例提高到8.5%。
森林不僅直接提供食物,還能夠保護農田牧場免受風沙侵襲,調節小氣候,為農牧業穩産高産保駕護航。
森林是“中國飯碗”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豐富食物種類,調整膳食結構,也保障糧倉穩定,將為滿足人民群眾“舌尖”上的高品質生活發揮更大作用。
森林是碳庫:吸碳固碳,清潔世界
森林是“碳庫”,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我國努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提出的新論斷。
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指出,要“增加森林面積,提高森林品質,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為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維護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林木每生長1立方米的蓄積量,平均吸收1.83噸二氧化碳、釋放出1.62噸氧氣。目前,我國正處於高生長階段的中幼齡林面積佔全部森林面積比例超過60%,科學實施森林品質精準提升,可發揮森林更大的碳匯潛力。
挖掘森林“碳庫”功能,是應對氣候變化、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國家林草局正推動林草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不斷完善林草碳匯計量監測體系,積極探索林草碳匯生態補償和市場交易機制。福建三明推出林業碳票試點,浙江研究林業碳賬戶建設,森林碳匯價值補償正在地方探索推進。
點滴實踐凝聚奮進力量,彰顯大國擔當。森林這座“碳庫”時刻在為應對氣候變化、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發揮重要作用。
“庫”,意味著充沛、豐盈,蘊含著穩定、持久。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碳庫,説明森林為經濟社會發展源源不斷地提供著重要戰略資源,保障著生態安全、水資源安全、糧食安全等國家安全,這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林業建設是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性問題”互為印證、一脈相承。
森林“四庫”,一頭連著國家戰略,一頭連著百姓福祉,是“國之大者”,也是民生關切,更是林草人的責任擔當。我們將以“四庫”為林草工作高品質發展的發力點和突破口,不斷增加森林面積,提高森林品質,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讓森林“四庫”更高水準發揮效益,更高品質促進發展,更高品質造福人民。(來源:中國綠色時報,記者:遲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