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4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對外發佈《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什麼是統一大市場?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制度規則又有哪些具體的方向和措施?針對相關問題,中國網《中國訪談》節目特邀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董煜進行解讀。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董煜。 (董寧 攝)
中國網:董院長您好!歡迎您做客中國網《中國訪談》。
董煜:各位網友,大家好!
中國網:看到這個《意見》,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難道現在的國內市場還不是統一的市場嗎?那麼《意見》中所説的這個“統一大市場”是指什麼呢?
董煜:確實,中國市場是一個大市場,我們已經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但是如果從現代經濟意義上來衡量的話,其實我們這個大市場它還不是一個高水準的統一市場。比如説我們有時候去辦什麼事兒,在不同地方會有不同的規則;你在什麼地方去投資,會發現你面臨不同的條文;甚至你要購買同樣的東西,在不同的地方會面臨不同的政策。
這些其實説明,長期以來,雖然我們已經建成了“世界第一大工廠”,但是在市場規模擴大的過程中,市場品質的提升其實還沒有做到與經濟增長相同步。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市場存在各種各樣的壁壘。它會對經濟的發展帶來一點堵點,它會使經濟的要素不能流暢地流通,它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經濟的高品質發展。
所以,中央提出“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恰恰是看到了當前中國市場中存在的這個問題。那麼,以問題為導向,我們去解決和打破制約經濟迴圈的那些堵點,使得我們這個市場能夠通過暢通要素的流通,提升這個市場建設的品質和水準,從而使得中國這個大市場和我們的“大工廠”形成一種匹配。這從根本意義上來説,它也會使得中國經濟在未來長遠的國際競爭中真正立於不敗之地。
中國網:您剛才提到我們的市場一些不足之處,那麼現在的情形和我們的目標相比,主要的差距存在於哪些地方呢?
董煜:比如説,哪怕是市場經濟的基礎性制度和規則上面,也還存在一些障礙;比如説地方性的壁壘,它會妨礙市場主體的公平競爭,它會阻礙市場主體的公平準入。再比如説,在要素、商品、服務這些方面,各個領域都分別存在一些具體的問題,比如要素並不能統一,在相對來説比較以市場為主體的原則下來進行分配,但是實際上很多時候沒有做得那麼好。各種壁壘的存在,也影響了商品和服務品質的提高。地方性的一些保護壁壘,實際上是妨礙了全國性市場監管的公平統一原則,它會對一些市場主體在不同地區的經營帶來一些阻礙,它使得很多市場主體在不同地方投資會遇到一些困難。
為什麼同樣是在中國投資,你有時候會聽到一些外方企業跟我們反映,它的某些産品可能就會遇到當地保護的壁壘,就不能夠進入。這些實際反過來,會對中國開放的形象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那麼,我們可能就要通過統一大市場的建設去整體提升中國市場這麼一個形象。當然,這個形像是要通過高水準的開放和統一來實現的。
中國網:其實您剛才也提到了,建設這個全國統一的大市場,需要讓這些要素、這些資源在統一的規則制度之下流動起來,包括土地、勞動力、資本等等,那麼未來我們能做到嗎?
董煜:當然,這不是那麼容易實現的,我們肯定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去推進它。其實這件事情,中央已經著手佈置,在做了。早在幾年前,在深圳特區成立40週年的大會上,其實已經提出一些改革示範清單,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關於要素改革的。那麼怎麼來的呢?其實就是中央出臺了關於要素市場化改革的意見,這其實已經在為要素市場的流通去做一些鋪墊了。當然,會先在某些地方去進行一些試點。在那之後,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央又陸續出臺了一些改革文件,比如説《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這就是一個頂層設計,其中對我們完整的市場經濟體系當中市場本身應該是什麼樣的,我們的要素改革應該怎麼樣去推進,做了相關的頂層設計。那麼後來,中央又出臺了《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又對市場如何構建完善的體系做了規定。在今年1月份,實際上中央又進一步推進了要素市場和配置的試點,在更多的地方去推進要素市場化的改革。
那麼到今天出臺這個文件,我想它是有脈絡可循的,這個文件它不是突然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這些年中央持之以恒地、堅定地去推進社會主義市場化改革的一個組合拳的重要拼圖。實際上這個文件出臺以後,我覺得我們在前期改革的基礎上,加上這個文件,就形成了一個市場化改革的組合拳,它會在不同的方面發揮影響和作用,全方位地去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完善。
中國網:那麼《意見》提的是“全國統一大市場”,前面有這個限定詞“全國”,那麼很多人就問了,這是封閉的內迴圈碼?怎麼理解《意見》中所提出的“立足內需,暢通迴圈”?
董煜:我們建的這個市場叫“中國的國內市場”,實際從2018年開始,中央已經突出地強調了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在整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當然,到了2020年以後,由於疫情的爆發,我們又提出了“雙迴圈”的新發展格局。但“雙迴圈”它不是兩個閉環,我們建設一個強大的統一的國內市場,是為了更好地提升這個市場內部的迴圈,也是讓這個內迴圈和外迴圈更好地打通和銜接起來。
我剛才已經説了,我們一些外商企業要到中國來投資興業,如果它像過去那樣到各個不同的地方去,它會看到不同的規則,會看到不同的壁壘。假設今後我們看到的是在不同的地方都是一視同仁的營商環境,那麼我相信對這些企業來説是更好的引導。與此同時,我們的商品也面臨——比如説我們要出口,如果你實行地方保護主義,那些商品在走向國外市場的過程當中會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對待;如果按照國家統一的規則的話,也許能夠讓中國的産品更好地“走出去”,也能讓國外的商品更好地“走進來”。這種“迴圈”是符合市場經濟方向的,也就是説我們要建統一大市場,它是建立在尊重市場經濟一般規律的基礎之上的。
中國網:就是説這個《意見》中提出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和我們之前提出的“雙迴圈”並不衝突,反而是發揮了一個更好的促進的作用?
董煜:對。它並不是説要去固化一個閉環,恰恰相反,它要建設一個更加開放的內迴圈。這個迴圈它並不是一個閉環,它是與外迴圈連通在一起的。
中國網:那應該如何理解與“進一步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的關係呢?
董煜:我們其實在建設這些基礎性的制度和規則的過程中,有很多都是要去參考國際通行規則的,有很多都是現在就要開始更多地與國際通行規則相接軌的,你這樣和這些規則接軌,才能實現更高水準的開放,這個無論是在目的上還是路徑上都是相統一的。
中國網:我們注意到,《意見》有個亮點,就是提出了“立破並舉,完善制度”的原則,那麼在您看來,我們現在有哪些制度需要破除,有哪些制度需要完善呢?
董煜:“立破並舉”是這次改革的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則。我們都知道,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上,我們對全年經濟工作的要求可能是“先立後破”。那為什麼就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之後不久,在去年12月中央深改委第23次會議上面,在審議這個文件稿的時候,中央要提出“立破並舉”?“破”是在哪些方面破呢?就是在改革方面去破一些障礙,通過改革的“破”來保障經濟的“穩”。所以,恰恰站在統一大市場建設當中,它又是這個改革要打通堵點的一個核心環節。那麼在這方面,我們假設去破除阻礙生産、分配、流通、消費中間的一些堵點,它一定會對經濟更加暢通地運作構成有力的支撐。當然,我們有很多具體的需要打破的東西,有一些有形的制度,比如明確的地方性的保護性的法規,那麼像這些制度,我們可能就要把它去破除。也有一些隱形的,思想認識上,體現在執法層面的一些做法,那麼它在操作層面對不同的市場主體給予了不公平、不公正的對待。類似這樣的隱形壁壘,其實是更加需要去破除的。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董煜。 (董寧 攝)
當然,“立破並舉”是有破也有立,那麼文件就提出了非常非常重要的“四統一”的方向。“四統一”的方向就是在産權保護、在公平競爭、在市場準入以及在社會信用這四個市場經濟的基本制度和規則方面提出要統一的方向,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為外界可能對這塊了解得還不夠多。那麼你只有先把規則和制度統一了,那麼後面的那些個要素、那些個資源、那些個商品、那些個服務,它才有可能有章可循。也就是説先要建立更好的市場運作的基石,培育市場化的土壤,然後才能讓公平競爭真正能夠成為我們營商環境的一個代表性的詞語。
中國網:我國還曾提出過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比如説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以及京津冀協同發展等等,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這和全國統一大市場有矛盾嗎?
董煜:這個其實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而且是非常統一的一個事情。我們都知道,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陸續在區域新格局方面落子,這些佈局就被稱為“區域重大戰略”。那麼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很重要的,就是要在一些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去給那些地區增強它的經濟輻射能力,去提升對周邊地區的帶動(作用),讓那些地方也同樣成為全國高品質發展的新動力源。
中央是這樣去規劃區域問題的,那麼我們建設統一大市場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對那些地方,其實説他們也要從這種市場機制中去學到更多東部地區的相對來説比較先進的做法。由於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使得我們的中西部地區領導幹部去增強市場思維,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去認識本地的産業存在哪些問題,本地的産品存在哪些問題,使他們更有動力去推進本地這種産業經濟的轉型和升級。那麼與此同時,我們知道,推進商品和服務的流動、要素的流動會帶來資源的積聚、商品和服務品質的提高,會使得那些地方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那些地方的市民能夠享受到更高品質的這種服務。它反過來又會提升這些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聚輻射的能力,使得這些地區能夠更好地成為高品質發展的增長極。
中國網:那我們在處理統一性和區域性之間的關係的時候,您認為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董煜:統一性是前提,統一性並不排除因地制宜謀發展,統一大市場只是給你定一些基本的規則,對於地方政府來説,其實是明確了一些基本的守則。在這個基礎上,它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地去謀劃發展,而且如果要素和資源更好地在全國更暢通地流通起來,實際是會給那些地區的發展帶來更好的機會和條件的。他們有機會引入東部地區更好的尤其是創新的資源,也就使得他們的産業升級步伐能夠更快一些。
中國網:在疫情影響還依舊存在的當下,您認為,這個文件的出臺會給我們的市場主體帶來哪些政策利好?
董煜:總體來説,我想對市場主體來説,如果你要看中國發展的大環境的話,那麼就要去看,這個文件它叫“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那麼剛才已經説了,它是中央推進市場化的一個組合拳的重要拼圖。那麼實際上它就是中央要加快推進市場化——這是一個信號,也就是説文件中的所有原則都是朝著有利於市場化的這個原則去推進的。那麼到了一個健康的市場,它當然需要反壟斷,它當然需要反不正當競爭。這些都是正常的,不要對這些內容去做過多的解讀。恰恰相反,你要去看去做這些事情,它是為了給廣大的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的市場主體,是給它們更多的空間,給它們更公平的環境,能夠讓它們更好地成長,更健康地成長。那麼我想,對各類市場主體來説,如果他們真的認認真真地去讀這種文件的話,它應該是能看到,對每一個企業來説,對它將來生産經營的各個環節來説都會利好,都會實實在在地去提高我們市場運作的效率,是會讓那些市場主體能夠更加公平地去獲得收益。我希望各方面能夠加強對這個文件的宣傳解讀,也能夠讓各方面都能夠真正地看到這個文件的意義所在,它對市場的意義、利好所在,能讓各方面能夠真正認同這個文件對於中國市場建設的重大意義。
中國網:像您説的,這個文件意義重大,所以説關注度也是非常高,接著網上各種聲音也都出來了,甚至有的提出了“計劃經濟”等等,您對這種聲音怎麼看?
董煜:這一次文件出來以後,我們可以看到,有一些解讀實際上是有一些改、減、增,比如説所謂的什麼“計劃經濟原理”。那麼明明是中央是要加快推進市場化的一個文件,是要完善市場經濟體系的文件,你怎麼能把它理解為計劃經濟呢?為什麼呢?肯定有的人喜歡拿“統一”兩個字作文章,他一看“統一”就自然地把(它與)“計劃”等同起來,那他這是一種完全錯誤的(解讀)。
我剛才已經説了,我們這個文件一個基石就是“四統一”,那麼産權保護、公平競爭、市場準入、社會信用,它哪一個不是市場經濟的基石啊?這些東西,中央都要大力推進,它完全符合市場經濟一般規律的事情,你怎麼能把它解讀為計劃經濟呢?那顯然是完全錯誤的相反的解讀。對於這種解讀,我想我們就應該堅決地予以鬥爭,就要去指出它的問題所在。
(本期人員:編導/文案:韓琳;主持:佟靜;攝影:董寧;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