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美國北約參戰了嗎?烏克蘭成了誰的“代理戰場”?
 
時間:2022年3月25日
嘉賓: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

中國網:各位網友大家好!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從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以來,這場衝突已經持續一個月了。有關俄烏衝突的緣由、進展、前景,以及由此産生的一系列問題,輿論各方眾説紛紜。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俄烏衝突以及相關各方的戰略意圖,本期節目,我們就此專訪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 (鄭亮 攝)

中國網:王院長您好,歡迎您做客中國網《中國訪談》。

王文:你好!

中國網:此次俄羅斯對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可以説還是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那您能不能從幾個重要的節點來給我們梳理一下衝突的進程,讓我們來看看衝突産生的真正的緣由是什麼呢?

王文:我覺得這次俄烏衝突至少有“三個想不到”。

第一個想不到,就是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想不到會有這場衝突。我記得當時美國總統拜登説,俄羅斯會在2月16號對烏克蘭進行軍事進攻的時候,16號過去,很多人説,因為疫情,這場軍事衝突已經改在網上進行了。確實是沒有想到,這場衝突會發生。

第二個沒想到,是沒想到這場衝突會延續這麼久。現在看來,你看差不多一個月了,整體上這場衝突還沒有結束。這是第二個沒想到:這場衝突會變成一場拉鋸戰、持久戰。

第三個沒想到,就是沒想到歐美國家對俄羅斯的這種制裁會如此地非理性和如此地猛烈,連柴可夫斯基,連俄羅斯的貓都要制裁。我們研究院有一個報告,目前還沒有發佈,但是有個數據非常重要,這個報告統計了俄羅斯在過去一個月被美國人制裁、被歐洲人制裁、被西方國家制裁的總數,已經超過了4300多次。什麼概念呢?第二個被美國制裁最多的國家是伊朗,過去40年左右,美國對伊朗40年來制裁的數量才3000多次。換句話説,過去一個月美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制裁的數量是過去40年對伊朗制裁數量的至少1.3倍以上。

這“三個沒想到”讓我們重新再來審視這次俄烏衝突,這場衝突從過去的“沒想到”變成了“拉鋸戰”,從過去網友對於俄羅斯軍力的某種期待、對於俄羅斯國力的某種看法,到現在變成了一次俄羅斯幾乎對整個美西方之間的這種大博弈。很多人説,美國和西方並沒有參與到這場戰爭。不對的,實際上,美國和北約除了沒有正式地、有成建制的軍事武力參與以外,幾乎用上了能夠用上的所有的混合戰、總體戰的方式,各種對於戰爭的手段全部都已經用上了,用於支援烏克蘭對抗俄羅斯,把烏克蘭變成了一個“代理戰場”。所以,從過去一個月進程的梳理,從“沒想到”變成拉鋸戰,我們看到了大國博弈的殘酷性和激烈性。

中國網:您剛才説到第一個沒想到,是我們最初以為它會是個閃電戰,到最後演變成拉鋸戰,您認為這個原因是什麼?為什麼會成為拉鋸戰呢?

王文:第一點,當然來自俄方,俄方對於這場衝突的戰略估計是不足的,包括俄羅斯方面很多專家也是這麼認為的。俄方的投入是不足的,俄方一共投入兵力大概15萬到20萬,真正進入烏克蘭境內的兵力差不多也就10萬左右。這10萬軍力中絕大多數都是陸軍,甚至還有一些國民警衛隊,我們有一些俄方的朋友説,當時以為進入到這個城市以後,打幾槍催淚瓦斯彈,拿著手槍,烏克蘭城市就會投降了。所以,對於烏克蘭的這種國民認同感,我認為是估計不足的,以為烏克蘭很多人都是內心嚮往俄羅斯的,實際80%以上的烏克蘭國民的認同都不是説“我是俄羅斯人”,(而是)“我就是烏克蘭人”。

隨著戰事的激烈化,再加上烏克蘭當下的政府借助西方媒體的宣傳,大大鞏固了烏克蘭他們的民族認同和國民認同,讓他們更加團結。所以,俄方的這個投入兵力相對不足,俄羅斯號稱百萬大軍,但是投入進去僅僅只是整個兵力的20%-30%左右。再加上俄軍進入烏克蘭以後,他們還是有很多顧忌的,畢竟是有一定血緣關係的鄰國的國民,對於平民百姓、居民區都有非常多的顧忌,並沒有大開殺戒,這也限制住了俄軍的很多軍事行動。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當然是來自於美西方,由於美國、北約給予烏克蘭的支援是超過我們想像的。據現在不完全統計,光美國給予烏克蘭相關的資金支援就超過了150億美元以上,這才幾個星期,又給了那麼多錢,還有方方面面的武器、輿論的宣傳等等,大大增強了烏克蘭的防禦。所以,這場衝突它變成了一種拉鋸戰,也逐漸成為了大家能夠看得到的這樣一種事實。

中國網:那我們回過頭來再看,俄羅斯開展此次特別軍事行動,您認為,它真正的意圖是什麼?背後的緣由又是什麼?

王文:我覺得這次俄羅斯採取的軍事行動是一次對多年來北約東擴壓制俄羅斯發展的一次總反擊,是忍無可忍、毋須再忍的一次大反擊。我最近一個月經常和美國、俄羅斯,還有世界上的一些學者線上開很多會議,我就跟他們講:“你們不要拿雙標了,你可以想像當年1962年的時候,蘇聯在古巴想要設置一個導彈基地,美國也不容忍。現在你想像一下,如果烏克蘭加入到北約的話,那就意味著烏克蘭的邊界離莫斯科也就不到400公里的距離。”最近我在美國的《外交學人》上也發表一篇比較長的文章,去向全世界解釋中國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和立場。我説為什麼很多中國人都對俄羅斯的情感有種惻隱之心,因為我們覺得這樣的事情有可能美國人會用到中國頭上來。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我們把它稱為一次“普京的大反擊”。

中國網:俄羅斯官方也表態了,北約東擴以及烏克蘭申請加入北約都是此次衝突的導火索。

王文:我覺得不只是導火索,而是真正的根源。我也經常跟老外講“老虎的屁股不能摸”,Don’t touch to tiger’s ass。我説“老虎的屁股不能摸,也別拿著棍子去戳熊的眼睛”,你拿棍子去戳熊的眼睛,熊能不反擊嗎?你去摸老虎的屁股,老虎不咬你嗎?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過去的20多年,從1999年開始北約連續五次東擴,把大炮就架在了俄羅斯的家門口,讓俄羅斯被迫採取了行動。所以,真正所謂軍事衝突的根源,我們認為不是源於俄羅斯,是源於美國和北約。這是我們現在要反覆強調的一點。你不去挑釁,那就不會有俄羅斯的反擊。

所以,最近我在BBC的專訪,全世界幾千萬的網友都看到,當時BBC的那位工作了46年的女主播挑釁性地問我中國立場,我反過來就問:你不要問中國立場,這個事情跟中國其實是很遠的,你應該問問美國立場,你要問問美國的作用。是美國挑起了這場戰爭,但是美國的宣傳機器卻把美國這個“渣男”打扮得好像是一個“紳士”一樣。

中國網: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俄羅斯的戰略威脅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王文:我覺得美國和北約對俄羅斯的這個戰略威脅至少是三方面的。

第一方面,當然,無疑就是軍事威脅。如果把所謂的“大炮”、導彈設在俄烏邊界的話,從過去1999年第一次東擴開始,不斷地靠近俄羅斯的邊界,後來波蘭加入,最後又往東擴,羅馬尼亞、保加利亞不斷加入以後,射程越來越短,那麼這樣形成了對莫斯科巨大的軍事威脅和壓制。

第二個威脅,以能源為核心的經濟的威脅。俄羅斯要生存,俄羅斯是一個以能源出口為主要經濟命脈的國家。那麼俄羅斯對於歐洲的能源出口實際上是依靠能源的管道——北溪1號、北溪2號。如果説北約、美國在軍事上,在東擴過程中控制了俄羅斯西部所有國家的話,那麼能源管道就掌控在了美西方的手裏面,這對俄羅斯的能源出口和經濟生存來講是一次致命的威脅。

第三個更重要,那就是意識形態和觀念的威脅,那就變成了俄羅斯全面跟整個歐洲進行對抗,孤立了俄羅斯西部的所有邊界,形成了對俄羅斯的全面的思想和意識形態的碾壓。那麼這個時候,俄羅斯作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這樣的大國當然是無法忍受的。所以,我剛才也講,(這是)忍無可忍、毋須再忍的一次總反擊。

中國網:也有一種觀點認為,一個主權國家選擇加入一個組織是他的選擇,無需其他國家來管你,你怎麼看待這個觀點呢?

王文:那還有一個觀點呢:每一個國家的主權行為都是要顧及到鄰國的感受的。我們就打個最簡單的比方吧,所有的自由都是有限度的,我們每個人難道戴不戴口罩是由我們自己能決定的嗎?再舉個簡單例子,夫妻倆躺在一張床上睡覺,你想想看,任何一個丈夫或者妻子手頭如果拿著一把菜刀或者一把槍,另外一半能睡得安穩嗎?那你能説我拿著刀或者拿著槍睡覺是我自己的自由?所以説每個國家有自己的主權,加入什麼組織是自己國家的自由,這是對自由的概念的一種歪曲。沒有任何一個主權國家有絕對的自由,它必須在主權行為進程中顧及到他國和國際社會的感受。

所以,我們就説,我們中國的立場是非常中立、非常公正的,就是“一國的安全不能以消除他國的安全為代價”。所以,這也同樣可以印證,當年中國為什麼支援美國人反恐呢,因為這些恐怖主義威脅到美國的這個安全啊。當年美國打反恐戰爭,中國是支援的呀。那照這麼説,那些恐怖主義(分子)在他國,你憑什麼去打他?他在訓練關你什麼事兒?所以,明顯這樣的看法就是美國的雙重標準。

中國網:“雙標”!

王文:對啊,是“雙標”啊。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中國的立場是非常公正、非常中立的。

(本期人員:編導/文案:韓琳;主持:佟靜;攝影:鄭亮;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編導/文案:韓琳;主持:佟靜;攝影:鄭亮;主編:鄭海濱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