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各位網友大家好!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舉行開幕式,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有何亮點?對未來的政府工作又做了哪些重要安排?就相關問題,中國網《中國訪談》特邀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趙錫軍來進行解讀。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趙錫軍。(鄭亮 攝)
中國網:趙教授您好,歡迎您做客中國網《中國訪談》。
趙錫軍:謝謝!
中國網: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有一個數字非常得引人關注,那就是政府設定的本年度的經濟增長率,今年的數字是5.5%。您對這個數據怎麼看呢?
趙錫軍:應該説今年我們設定了一個預期的經濟增長率是5.5%。我認為,這個數字還是比較恰當的,也是符合市場預期的,跟我個人的預期也是一樣的,可以説是和今年我們的經濟的基礎條件、國際國內的經濟環境,以及可能會發生的一些政策的調整變化是相吻合的。從設定來看,我看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裏頭也講到了,主要是考慮三方面的因素:一個是穩就業,第二個是保民生,第三個是防風險。
我們正常情況下説,就業是經濟增長中間最核心的一個要素,它既跟經濟增長有關,同時又跟消費、其他方面、民生也有關係。穩就業就意味著我們的經濟增長要保持相當的速度才能吸收新增的就業人數,達到我們預計的水準。同時,只有穩定了就業,這些居民、老百姓才能有足夠的收入;有收入以後,才能夠進行消費。那麼保持一個足夠的消費以後,你企業生産的産品、服務才能夠有市場,才能夠賣得出去。所以,就業就成為整個經濟運作最核心的一個內容了。現在來看的話,考慮5.5%是把就業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來考慮的。
第二個方面就是保民生,只有有了足夠的經濟增長速度,我們的民生領域的一些項目才能夠有能力去展開。因為大量的民生項目實際上是要靠資源去投入的,尤其是政府的資源投入是非常關鍵的。像醫療、教育、衛生等等,包括公共服務,這些東西都是需要政府來牽頭,來投入資源,來拉動社會和民間的投入一起來做。所以,政府的投入是非常關鍵的。
那政府投入,它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靠稅收和一些發債的收入,如何你沒有足夠的經濟增長,那稅收的增長就上不去,那這裡的資源來源就會受到影響,很多民生的項目你就沒有足夠的資源去投入,去保障它。所以,保民生也是考慮到一個很重要的、跟經濟的增長是有密切關聯的。
當然,防風險,我們看到了,我們經過2018年到2020年這三年化解重大風險的攻堅戰以後,一些重大的風險已經把它化解掉了,這個雷排得不少。但是經濟的變化、環境的變化,包括我們國內的一些新的形勢的發展,實際上在不斷地來積累一些可能的風險。比如説我們看到的,像去年、前年一些中小銀行、房地産領域裏頭等等,個別企業出現了一些風險的問題。那就是防風險這塊,實際是個永恒的主題,只有你有了足夠的能力和一定的增長速度,才能夠有應對新的風險的能力和可能性,你能夠抵禦得住各種各樣來自內外部的風險的衝擊。特別像今年,我們且不説國際政治和軍事方面的一些變化帶來的風險,就是西方國家特別是美聯儲加息所帶來的外部的衝擊就是很嚴重的。你有足夠的經濟增長速度作為支撐、緩衝,能夠抵禦住這些風險。所以這個5.5%,我覺得是考慮到多個方面的因素的。
中國網:那麼在談到今年經濟增長一個主基調的時候,總理也強調了還是“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包括要考慮到您剛才説的“穩就業、保民生”,防風險的需要也是我們設置這個5.5%目標的一個重要考慮。《報告》裏也提到了就業、失業等一些具體的預設目標,包括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5%以內,居民的消費價格漲幅在3%左右。那麼您怎麼看待這個“穩就業、保民生、防風險”它們之間的關係,針對您剛才説的這些風險,我們應該如何加強防範呢?
趙錫軍:實際上,我們説經濟增長是我們看得見的一個數字,但在經濟增長的背後,實際上有很多的經濟活動是跟經濟增長直接有聯繫的,包括民生領域裏頭的一些活動,特別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一些重要的指標,比如説就業的指標。這個指標,我們前面講到了,它是至關重要的,和經濟增長是有密切關係的,它既是經濟增長的一個結果——因為有足夠的經濟增長才能保證足夠的就業,同時又是經濟增長的一個支援條件——有足夠的就業才能有足夠的收入,能夠促進經濟的增長。特別是在我們現在經濟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我們更多地要通過國內的市場來促進這個消費對經濟增長提供一個貢獻的時候,那麼你的就業、你的收入,怎麼來保障,這就是很核心的部分。所以,我們説就業跟經濟增長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幾乎就是密不可分的關係了。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趙錫軍接受《中國訪談》節目主持人專訪。(鄭亮 攝)
當然,我們也看到了怎麼樣能夠通過穩就業、保民生來更好地讓經濟有個持續、穩定的增長,同時讓居民的生活能夠有個持續穩定的提升,讓大家的幸福感、滿意度、生活的舒適度都有個提升,這個中間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那很多民生領域的工作的推進跟這個部分是有密切關係的。我們可以看到《政府工作報告》裏頭,有大量的篇幅是在講民生領域的項目的,那這個都是建立在經濟增長的前提之上的,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增長,那很多民生項目的開展就會遇到資源的不足或者是缺口,你就不得不採取另外的措施,或者你的項目就不能夠如期或者很難如期開展了,那麼民生的工作就會受到影響了。
當然,我們前面也提到了風險的問題,可以説,今年和去年相比較,風險增加了不少,我個人理解,就是外部的、可能的這種複雜性、不確定性增加了很多。這種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在我們經濟方面來講,就可以稱之為經濟風險的一種表現形式了。前面提到了,比如説國際形勢的變化,這種變化以及相應的一些後續的這種溢出的效應,究竟會對全球經濟的形勢、經濟的環境、貿易的環境、投資的環境産生什麼樣的影響,我們現在還不能看得很清楚,因為這個國際形勢現在剛剛開始發生變化。
中國網:國際風險非常大?
趙錫軍:非常地大。另外,我們前面也提到了,主要的發達經濟體,它的政策的調整,現在已經有不少國家開始調整貨幣政策了,從原來應對新冠疫情的放水的政策開始轉向收緊的政策。那這個“放”和“收”的突然變化,特別是像美聯儲,很多人預期今年的3月份,就是這個月可能會有加息驅動,可能會連續不斷地加,而且要加到明年。這個我們就很關心,很關注,它會影響全球資金的流量、流動性的變化。如果説我們再回憶一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前的情況跟現在有點類似,那個時候也是美聯儲連續不斷地加息,加到後來,美國的借款人還不了利息了,出現了違約了,房貸違約,結果導致一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如果它連續不斷地加下去,我們可以看到,全球各地都是債務高築。美國的債務負擔是非常大的,現在,是不是有足夠的還款能力?這都是令人擔憂的。
所以,這種變化帶來的後果,我們現在還不見得能完全看出來,但今年這個變化發生了。再加上疫情,我們可以看到,西方的很多國家實際上放任不管了,我看像英國,包括美國等等,基本上都是……
中國網:已經完全放棄防疫的政策了。
趙錫軍:對了。但不管以後,這個疫情它還是沒有停啊,它還是在感染啊,你的醫療資源可能不會消耗得那麼多了,但是這些對生産方面、對流通方面有什麼樣的影響,我們都是不知道的。比如説,我舉個例子來講,我們進口的時候,有可能進口到的東西是那些國家疫情地區的,因為他不管了,可能那些人上班的時候、工作的時候就帶著病毒在上班,在工作啊,那生産的東西,你是否要有一個考量呢?因為我們實行的是“動態清零”的政策,進出口方面的壓力是會比較大的。
中國網:國與國之間防疫政策的不一致性對口岸、對進出口影響非常地大?
趙錫軍:非常地大。從這些情況來看,可以説環境的變化帶來的外部的不確定性是非常大的。對我們來講,我們是有很大壓力的,可以説。特別是像去年,我們的外貿出口實際對經濟的拉動是非常大的,在新的環境下,是否還會有那麼大的作用?這個我們都是要重新評估和考量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年我們“穩”字當頭,確定一個相對穩定、平穩的增長,保持就業的穩定,民生項目順利地展開,有足夠的能力的積累,來應對可能出現的不確定性,我覺得真的是考慮很週全的一個方面。
中國網:我們也知道,財政的收支平衡對經濟的穩定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去年有段時間,我們注意到一些企業、一些機構,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出現一些降薪、減薪的現象,很多人都感慨:是不是國家沒錢了呢?但我們看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數據還是非常樂觀的,給出的數字是2021年全國財政收入突破了20萬億元,增長10.7%;同時總理還説,預計今年的財政收入繼續增長,可見財政收入的情況總體還是比較樂觀的。那麼您怎麼看待去年的經濟增長情況以及財政收支情況呢?
趙錫軍:應該説去年我們總的經濟增長——GDP增速是達到8.1%,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間是最高的一個。這個跟我們疫情防控成效顯著有關係,跟我們復工復産的總體的這種能力是有關係的,同時也跟國際市場的需求增長是有關係的。由於經濟增長的這種相對比較高的增長速度,帶來了我們財政收入、稅收的增長也是超出了預期。我看到了一些數據,你剛才也説到了這些數據,我們的增長和預算相比較,我們財政收入的增長,這個是完成預算100(%)多,超過了預算水準的。但我們的支出反而好像沒有達到這個預算的水準。所以,收入超過了預算的預期,支出沒有,這個節余的部分就相對來講是多了一些,可以説;這是很難得的情況,應該説。
在這麼一個比較複雜的情況下,能夠有比較好的財政的收支,這個也得益於我們在財稅領域裏頭的改革和管理的完善和強化,特別是提到了去年我們提出來“政府要過緊日子”。過緊日子就意味著,跟政府相關的一些領域裏頭,比如公共的經費、三公的經費、日常的開銷都可能會有節省。把這個節省出來的錢拿來幹什麼呢?就幹一些補短板的領域裏頭的一些項目,特別是我們提到的民生領域的那些項目,對一些比如説弱勢群體這部分的補貼、對一些中小微企業的支援——減稅讓利這塊,還有對一些不發達地區、脫貧地區的一些支援,等等。這些方面我們是明顯地增加了,把省下來的錢放在這個領域裏頭去了,結構方面有了一些變化。所以,你就可以看到,有些部門可能出現了限薪,甚至(薪水)有些下降,但是很多的民生項目得到了強化,得到了加強。這是一個結構的變化,也是讓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能夠更加均衡這麼一個情況。
中國網:那麼總理説今年的財政收入還會繼續增加,您認為依據是什麼呢?
趙錫軍:我個人覺得,今年的情況,應該説我們預期的經濟增長目標是5.5%,那當然,經濟的增長會帶來企業收入的增加,稅收也會增加,經濟活動的開展活躍度就會提升,這樣的話各個方面的收入來源就會更廣泛。所有這些都會使得我們的財政收入有了更多的來源,增長也會更多一些。再加上我們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裏仍然提到了政府還要過緊日子,更緊的日子,那可能我們那些公用性的經費,特別是行政性的經費可能就會進一步地壓縮,讓政府的效率有進一步的提升,那麼節省出來的錢能夠用在其他的領域裏頭,這樣,我們的這個收入和支出方面就會有更好的一個結構和更好的一個平衡。
特別是在財稅領域裏頭,還在不斷地推行各個方面的改革措施,包括一些管理方面的措施,盡可能地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資金在途的時間,能夠讓錢更好地發揮它的作用。這個也對我們的財稅方面的政策的發揮和落實起到作用能夠有很大的促進。這樣我們説,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才能夠有底氣來説,我們有充分的財政的資源來支援我們經濟能夠發展,支援我們各項民生的事情能夠有進一步的推動。
中國網:這還是非常有底氣的。我們現在談完了收入,再來看一下支出,在談到今年支出的時候,無論是從數字上來説還是從安排上來説,都是非常令人鼓舞的。比如説在財政支出的方面,總理説:“新增的財力要下沉基層,主要用於落實助企紓困,穩就業,保民生政策,促進消費,擴大需求”,還有“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增加約1.5萬億元,規模將近8萬億元,增長為18%,為多年來最大的漲幅”。您是怎麼看待這些具體安排的呢?
趙錫軍:實際上財政支出的結構,我們現在看到了,它的變化是非常大的。從總體的安排來講,我們現在的支出結構裏頭,有越來越多的支出是向民生領域傾斜了。這是一個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的一個很重要的變化,我覺得。這也是我們現在黨和政府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這麼一個理念,很多支出的安排都是考慮到了廣大人民群眾迫切的需求和解決一些短板的問題,那麼這個我覺得是非常非常好的一個事情。
那從規模來講,支出的規模是越來越大的。我們一般預算現在有四本賬的預算,那每一本賬裏頭都會考慮到支出規模擴大的問題。總體來講,經濟的增長帶來了足夠的財力,把這些財力能夠用好,能夠用到刀刃上去,這是一個在規模擴大的時候,能夠把它的結構做得更加優化、更加完善的一個考慮。
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我們的支出分為中央和地方兩個方面。那從中央的角度來講,現在它還是有比較好的資源、比較多的資源來動員這個資金的,也就是説它的收入的能力是比較強的。但是各地方實際上出現了不同的情況,出現了分化的情況。有些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地方,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相對來講它會比較好,它有更多的資源來支援自己的事業、自己的活動。但是有些地區可能受疫情的影響,受經濟各方麵條件約束的影響等等,它的財政收入可能就會相對來講受到比較大的影響了,可能就會出現資源不足、資金有缺口這種情況。但是它仍然要保證它的民生項目要展開。那怎麼辦呢?這個缺口就由中央政府通過這種轉移支付的情況來完成、彌補。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今年的財政支出裏頭,有相當的部分是中央政府的轉移支付,那麼這一轉移支付彌補了那些財政資金有缺口的這些地區的不足,保障了他們的很多民生項目能夠來推進,來完成,保障了我們很多居民的生活(水準)能夠有更好的提升,這個作用起到了。特別是一些受到疫情影響的居民家庭、中小微企業等等,能夠讓他們度過難關,能夠讓他們有個積累的基礎,相當於有一個喘息的機會,等疫情恢復以後能夠繼續向前發展。同時,轉移支付也保證了我們這麼大的一個國家,在社會和經濟領域裏頭能夠不再擴大差距,包括公共服務方面的差距,你的教育、醫療、衛生、交通等等這些方面差距不再擴大,包括你的收入水準(的差距)也不再擴大,盡可能整個國家能夠比較均衡地發展。
中國網:不讓任何一個地方掉隊?
趙錫軍:對,對,這就是我們這個支出結構方面的作用吧。
中國網:其實您剛才也提到,有些地區受疫情影響,它的財政還是比較困難的,其實這種困難也普遍體現在我國很多的中小微企業當中。那麼剛才您也説到這些政策是我們政府的好意,如何讓它落到具體的基層、具體的實處去,我們還需要做哪些具體的工作,有哪些具體的政策需要落實?
趙錫軍: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今年的兩大宏觀經濟政策,就是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我們繼續實施的是積極的財政政策。這裡頭有很多支援受疫情影響大的領域,特別是咱們經常提到的中小微企業——的政策,包括減稅、減費,我們今年實施的是組合式的減稅方案。
中國網:比往年更有一個升級。
趙錫軍:對,對。這個組合式的方案能夠讓企業減稅的時候不是説我考慮這個考慮那個,要做很多的工作,來符合減稅的要求、免稅的要求。今年就是所有,給你一下子彌補,簡單的考慮。我覺得這個方面,就是簡化了很多企業的工作,力度是更大了。同時,也有很多的這種減稅、減費是直達企業的。特別是講到第二大類政策——貨幣政策,貨幣政策裏頭有一些政策是政府直達企業的政策,中央銀行直達企業的政策。這些直達企業、直達居民的政策,就可以避免這些政策在從一級級往下傳的時候可能被截留、被轉移、挪用等等,這些方面可以避免掉,使它的作用更加直接,效果也更加明顯。
所以,從宏觀經濟政策的層面來講,今年的政策力度,我覺得也是相當有力度的。當然,從有些指標來看,我們也要考慮到政策的可持續性,有些指標可能比去年會略微有所變化。比如説你剛才提到的,財政裏頭赤字率的問題,我們今年是2.8%,安排的,比去年是有所下降,但並不是説這個赤字率下降就意味著我們沒有足夠的政策資源去支援企業。實際上,今年對企業的支援力度還是相當相當大的。
中國網:那麼除了我們剛才談過的這些點之外,您認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還有哪些亮點值得大家關注呢?
趙錫軍:我認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裏頭,我第一個印象很深的,我看完以後,最重要的就是突出了“以人民為中心”這麼一個特點,很多的篇幅是用來安排民生方面的一些考慮的、相關的民生領域裏頭的內容,包括相應的一些思路、工作的方向、工作的重點,以及政策措施等等,都是跟民生有關。那説明政府的考慮,政府工作的重點貫徹到了這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
同時,《政府工作報告》關於經濟這塊,也有很多的內容是提到了“穩”字當頭,怎麼樣來穩定經濟的發展、穩定經濟的增長這個內容。這個也是我們應對目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環境的一個重要考慮。我覺得這一塊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特別是我們一開始提到的,我們設定這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的時候,我們設定的考慮因素,其中第三個就是“防風險”。這在以往,我們説我們設定一個預期的增長目標,通常情況下我們會考慮它的預設條件和我們具備的這些資源。那麼今年是考慮三個方面:一個就是穩就業,(第二個是)保民生,第三個就是防風險。所以,這個也是考慮到今年我們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能會有一些衝擊發生。這樣,這個經濟增長在設定預期目標的時候,我們就把這一點也考慮在內了,這也給我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
中國網:好,感謝趙教授給我們帶來的一次非常精彩的解讀,謝謝您!
(本期人員:編導/文案:韓琳;主持:佟靜;後期:劉凱;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