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2022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新時代新階段,“三農”工作就是抓鄉村振興。河北省武安市白沙村從“一窮二白”窮山村到“都市型”新農村,40年來始終堅持集體經濟共同富裕的道路,先後獲得 “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全國美麗鄉村示範村”“中國特色村”等數十項國家榮譽稱號。白沙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路徑給鄉村發展帶來哪些變化?在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上有哪些經驗和做法?本期節目,特別採訪到了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武安市淑村鎮白沙村黨委書記侯二河。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武安市淑村鎮白沙村黨委書記侯二河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節目專訪。
中國網:本屆人大會議上,您帶來了哪些內容的建議?
侯二河:本屆全國人大會議,我帶來了四份建議:《關於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建議》《關於大力實施鄉村人才培育工程的建議》《關於加強鄉村文化建設的建議》和《關於加強農村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建議》。
作為人民的代言人,我在抓好村集體經濟建設的同時,始終做到主動學習黨的理論和政策。這些年,我全面系統地學習了黨的十八大、十九大歷次會議文件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多次外出調研,曾到過全國知名的劉莊、南街、花園、華西等16個村參觀學習,並根據當前多數農村的實際狀況,結合自身擔任40年基層黨組織書記的深切感受,撰寫了以上四份建議。
中國網:白沙村從“一窮二白”到“都市型”新農村,堅持的是集體經濟的發展路徑。這一路徑給鄉村發展帶來了哪些變化,村民享受了哪些實惠?
侯二河:白沙村從“一窮二白”到“都市型”新農村,四十年來始終堅持集體經濟共同富裕道路。回想起來,這條路走得非常艱難,但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黨建引領集體經濟,我們白沙村全體黨員幹部和父老鄉親在村“兩委”的堅強領導下,凝心聚力,共謀發展,我們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把我們的村莊建設成一個美麗、富強、和諧、幸福的家園。老百姓都知道,只有集體富了,老百姓才能享受到更多集體經濟帶來的豐碩成果。
目前,全村老百姓都住上了水電氣暖網設施齊全的新樓房,街道乾淨整潔,環境優美,綠化面積達百分之七十,如意湖和朝陽湖分別在村落南北,紅色文化充斥大街小巷,中華上下五千年、邯鄲成語典故、英雄模範人物雕像等,老百姓走在街上都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戶戶有存款,人人有工作。村民福利待遇也隨著集體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米、面、油、肉、菜,按人口定期發放,完全能夠滿足日常生活所需;水、電、氣,村集體承擔一部分,冬季取暖費、夏季製冷費,手機網路、電腦電視網路都是集體兜底全覆蓋,幼兒入托費用全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書本費都是集體負擔,考入大學的學生還有5000-10000元不等的獎學助學金,村民參加社保費用也由集體承擔。去年,我們又新增了一項健康福利卡,村民可持卡到我們自建的體育館健身、游泳、打球。今後,我們還會陸續推出更為惠及民生的福利。
中國網:白沙村不但實現全面脫貧,還成為鄉村治理的典範。在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上,白沙村的做法是什麼?收穫了哪些經驗和成效?
侯二河:作為農村基層幹部,我認為要做到兩個方面。
一要做好二者的有機銜接和協同推進,既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培育長效脫貧機制,又要促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白沙村在實踐中,首創農村管理“一制三化”工作機制,即“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自治運作機制,支部工作規範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監督程式化”。凡是涉及村民公共利益的事,必須嚴格按程式決策、實施,做到黨務、村務、財務公開透明,每件事、每筆錢都要讓群眾明明白白。“一制三化”體現了中國農村基層民主建設,較好地解決了“權怎麼用、人怎麼管、事怎麼辦”。這一創新引領當前中國農村基層民主建設,在全國農村影響深遠,白沙是中國首個“一制三化”的踐行者。
二要把握在這個關鍵時期的正確發展方向,真正找到銜接的契合點,並最終將農業變成看得見的産業,有實力的産業,讓農民成為這個産業的主人,讓農村變成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白沙村逐步明確了發展路徑,以工業反哺農業,加大力度做強農業主導産業,全村土地進行集中流轉,延伸産業鏈條,提升農産品附加值,採取“黨委+支部+公司+合作社”的模式,創建了豬廠、牛廠、屠宰廠、有機肥廠、蔬菜種植基地等綜合園區,以及粉條、粉皮、粉絲生産車間、雜糧車間、飼料車間、麵粉加工車間、糧食儲存庫等農産品深加工産業基地,此外26萬頭大型豬場也在建設中,很快將建成投入使用,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不斷優化發展理念,堅持産業升級,邁出堅實步伐。
目前,白沙村已經實現了讓老百姓吃上從糧田到餐桌的健康食品,我們自己的麵粉加工、粉條粉皮粉絲加工都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劑,純綠色、無公害,不僅深受老百姓好評,在市場上也非常受歡迎,而且給村集體也帶來了良好的收益。
中國網: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高品質發展。下一步,白沙村做了哪些規劃?
侯二河: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要增強造血功能,找到適合自己村發展的振興之路。一是要把村民自治作為推進鄉村治理的主要手段,充分調動和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二是不斷破解新時代“三農”工作出現的新問題,培養一批愛農村、懂農業、有知識、會管理、能經營的新型農民隊伍,推動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三是傳承和弘揚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積極開展農村群眾文化活動,深化文明鄉村建設。四是高點定位,高標要求,凝心聚智抓好項目建設:抓好26萬頭樓房式、智慧化豬場建設;抓好火焰山工業公司氫氧化鈣、奈米碳酸鈣項目建設;抓好白沙小學新校區建設。五是加快推動“智慧鄉村”建設,提升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本期人員;編導/採訪:裴希婷;後期:劉凱;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