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燦榮:警惕!美國正在掏空“一個中國”政策
 
時間:2022年2月28日
嘉賓: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金燦榮

中國網:各位網友大家好!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今年2月21日是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訪華50週年紀念日。就在1972年的這一天,尼克松訪問北京,與毛澤東和周恩來舉行了會談。2月28日,雙方在上海發表了聯合公報,宣佈就兩國關係正常化達成共識。回顧歷史,總結經驗和教訓,我們能得到哪些啟示,又該怎樣紀念這一歷史事件呢?今天,我們就此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老師。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 (韓琳 攝)

中國網:金教授您好,歡迎您做客中國網《中國訪談》!

金燦榮:謝謝。

中國網:尼克松當年能夠開啟對華關係,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當下一些美國政客卻開始打台灣牌。2月24日,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説,在中美關係面臨困難和挑戰的今天,美方更有必要去重溫《上海公報》的精神和啟示。您覺得《上海公報》有哪些內容值得現在的美國的政治人物去學習?

金燦榮: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當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中美不是現在有三個公報嗎——《上海公報》、《中美建交公報》和《八一七公報》,都是圍繞著台灣問題展開的。從整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來講,台灣也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無論中美關係還有整個中華民族復興,台灣問題都繞不過去。

過去50年,在台灣問題上,我們用三個公報把這個問題給它控制住了。其中,1972年2月28號,在上海老錦江(飯店)小禮堂簽的是《上海公報》,確實對我們有啟示。

《上海公報》最大的啟示就是雙方用極其高超的外交技巧和極其高超的戰略視野把這個問題擱置起來了。咱們中方很清楚,説台灣是中國的,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講得很清楚。美方就找了一個辦法——美國認識到兩岸中國人都認同一個中國,我們美國對此不持異議。用這個辦法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

後來1979年1月1號建交的時候,小平同志提了三個要求:斷交、撤軍、廢約。美國人都同意了。但是後來因為美國國內有一幫人敵視共産主義,敵視中國大陸,要去親臺,就留了一個尾巴,就搞了一個《與台灣關係法》。於是,三個公報、《與台灣關係法》就形成了某種矛盾了,這就構成了美國對臺決策的內部的法律矛盾,到現在還是影響美國對華政策的。

當時,出於對付蘇聯的考慮,他們就把台灣問題擱置了。現在的大背景,美國的戰略界確實有相當多的人把中國當作主要戰略競爭對手了。既然是戰略競爭對手,它什麼牌都有,其中就包括台灣牌。最近是有一個危險,特朗普還有現在的拜登政府都在把“一個中國”政策空心化,像他們口頭就説“一個中國”政策沒有變,但是他的行動正在把“一個中國”政策掏空。這是相當危險的一個事情。所以,中國大陸也不斷在提醒他們,用各種手段提醒他們。

坦率講,這個有沒有效果,我們現在不知道。所以,這是一個新危險。過去我們曾經用三個公報把台灣問題控制住了,但現在由於美國對華政策有變化,把中國當戰略競爭對手,所以在台灣問題上,現在的新危險就是言行不一,口頭上承認“一個中國”政策,行動上正在掏空它。

中國網:針對這種新的威脅,我們能怎麼做、我們應該做什麼呢?

金燦榮:一個是好好發展,用力量來威懾它。因為美國是很現實主義的,你光是口頭威懾它,講道理,沒有用的,還得用行動。所以,發展自己。

再一個,當然還是要用一些手段,把信號遞給美國社會,特別是民眾,就是台灣問題是動不得的,這個是整個中美關係的基石。

中國網:對,是個基石,更是一個底線。

金燦榮:真的要觸犯了這個問題會地動山搖的。現在我看是外交部一直在傳遞這個資訊,我想其他部門也得跟上。最近我看美國有一個民意調查很有意思,就説願不願意跟幾個對手開戰,結果願意跟俄羅斯開戰的不到5%,四點幾,因為他們都知道俄羅斯有巨大的核武庫可以摧毀美國。但是願意跟中國開戰的能達到25%。

中國網:這麼高!

金燦榮:跟朝鮮一樣。

中國網:這個還挺出乎意料的。

金燦榮:當然願意跟伊朗作戰的就更多了。但這個是有問題的,這種訊號是有問題的。美國人,包括議員,都不知道中國是一個很厲害的核國家。他們不知道,我們有東風-41,我們有巨浪-2,他們不知道這個,這個是有問題的。這一部分問題跟我們自己有關,實際上我覺得中美博弈當中,現在可能得改一改,有些東西也不能藏著掖著了,這個得展示出來。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接受中國網主持人專訪。 (韓琳 攝)

我好像有一個觀點,我在不同的地方講過,我的觀點是這樣:第一,中美一定要避免熱戰。雖然我們現在有矛盾,而且是結構性矛盾,但是無論如何雙方有一個底線,不能熱戰。因為中美都是核大國,中國的核力量總體來講沒有美國那麼大,但是絕對是夠用的。中美要相互衝突,那就是人類的結束。所以一定要清楚這個界限,中美不能熱戰。

第二,一定要盡最大努力避免冷戰,因為冷戰使雙方的利益損失太大了。

中國網:對雙方、對全球都是一個巨大的影響。

金燦榮:所以就來了一個矛盾。既然我們現在有結構性的利益衝突,但是又不能熱戰、冷戰,那什麼戰呢?棋戰,就是下明棋,就告訴你:這是我的老將,你不能進來將軍;這是我的卒子,我們可以交換。就是打明牌。而且到了這個階段,中國現在綜合國力上來了,可以跟美國打明牌了,不要那麼藏著掖著。因為很多學者天性其實政治上比較懦弱的,他把懦弱修飾為理性、客觀、中立——“理中客”,他缺乏鬥爭精神,然後把自己的膽小説成“這是理性”。

中國網:但現在這種姿態不太適合當下處理中美關係的現狀?

金燦榮:不適合,因為美國實際上是一個很崇拜現實主義力量的國家,它認力量,你跟它低姿態、謙讓,反倒它要欺負你的,蹬鼻子上臉的。

中國網:一個平等的、更加透明的對話……

金燦榮:是的,是的。我覺得我們中美之間應該把牌攤得更開一點,而且以美國強大的戰略能力,你要想瞞它也瞞不住啊。戰略研究特別忌諱你假設你的對手比你傻,如果你這麼假設你就傻了,你一定要知道對手是很優秀的。

中國網:其實前陣子也一直有種聲音:中國也沒有必要一直展現自己的強大,如果展現自己強大,反而讓對方把自己確立為一個敵人的位置。所以您是不同意這種觀點?

金燦榮:我不同意這個觀點,那個是自作聰明。中美這種大國這種戰略博弈,你使小聰明是沒有用的,你就是告訴他,我的基本利益在哪,我的基礎力量在哪,有些東西可以談判,有些東西碰都不能碰。

中國網:對,都擺到臺面上?

金燦榮:對,擺到臺面上,反倒可以避免麻煩。

中國網:當下其實很多人對中美的關係都是非常悲觀的,但是我們也是從外交部獲悉了,近期中美也將共同舉辦一系列的紀念尼克松訪華50週年的活動。根據您的判斷和您當下的了解,目前中美的民間和政界還存在多大程度的中美關係友好的土壤?

金燦榮:現在能不能這麼説,現在對中美關係的重視程度是不均衡的?我們這邊當然更重視一些,美國重視程度要差一些,這跟目前的國力相關,總體來講,美國綜合國力還是比我們強一些了。比如去年GDP,它是20.99萬億美元,我們是17.73萬億美元,我們是它的77%。這是個基本態勢,還是美強我弱。美強我弱以後,它的重視程度就差一點,我們要更高一些,所以最近咱們這邊搞了很多活動,很多都是有政府支援的。美國到目前為止沒有政府支援的活動,民間還是有的,比如説中美商會、中美關係全國委員會,民間組織還是有一些活動。所以,美國那邊也有活動,但是它的熱情沒有我們高。我們這邊活動多,這也是好事,我們首先表態,我們中國對中美關係的重視程度比你高,總歸它怎麼想,我們不管,反正我們表一個態:我不想跟你打,我想跟你好。這總歸是個積極信號。或多或少美國那邊有些人還是希望穩定中美關係,儘管人很少,現在美國的政界、美國的社會反華情緒很強的,所以支援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的人是挺邊緣化的,日子有點難受的,生活當中有點受排擠的,但是畢竟那個土壤還在。

我們希望通過這種訊號,積極地紀念尼克松訪華50週年,積極探討中美破冰50週年的歷史意義。首先,傳達一個我們想跟美國穩定關係的積極信號;其次,還是對一部分美國人有啟示,告訴他這50年,總體來講中美雙方都是獲益的,這個不是誰欠誰的問題,幫助他們把心態放平和一點。如果平和一點,對下一步中美關係發展是有好處的。

中國網:當下,像您説的在美國政界並不參與,或者説並不支援這麼一大前提之下,民間的這種管道還能發揮作用嗎?又能在多大程度上發揮作用呢?

金燦榮:作用肯定還是有的,像美中商會,還有像中美關係全國委員會,他們搞這些活動,參與者還是不少。有些是企業家,有些是學者,有些就是社會活動家。請大家注意,美國體制跟我國不太一樣,它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所以它有一個現象叫“旋轉門”,revolving door。今天你是學者,在喬治華盛頓大學當老師,明天你可能就是國務院亞洲司司長。

這些人比如説現在參加這個活動,有某種感悟:中美關係真不能這麼下去了。一旦,比如説下一次選舉,他有機會進入政府,他就會發揮作用。這是很特殊的一個現象,美國的政策邏輯是存在這種的,這種“旋轉門”的特點就是在朝在野它可以變換。現在這些在野的學者、商人、社會活動家,他可能就是未來政府的核心的人,他就可以發揮作用。

另外,或多或少對輿論還是會有一些影響,通過很客觀地看待這50年的歷史,我想對一部分比較嚴肅的、專業很好的記者估計還是會有一些影響的,這樣他可以發出一些相對公正的聲音。

然後是普通民眾通過參與這些活動,我估計還是會有一些啟示,他投票的時候會有點用。所以我的直覺是,這個活動到目前為止是中方更熱,美方相對冷淡,但美方還有,不是完全沒有。這個活動我認為還是會有一些作用,我們就記住毛主席那個話,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國網:我也想到這句話,我們也希望這些星星之火可以守護得住,然後未來有燎原之勢。其實現在美國兩黨可以説都把中國視為對手了,一些美國人甚至極力鼓吹要與中國脫鉤,對於這個問題您怎麼看呢?

金燦榮:至少從現象上看,現在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無論是特朗普還是拜登,確實都是把中國當對手了,而且他們內部討論中國是第一對手,俄羅斯現在是對手,而且他覺得俄羅斯還挺兇的,但是長期來講他説中國是更重要的對手。這是他們的共識。

對我們有很多辦法,比如説它在全球搞新的那些聯盟體系,比如説去年拜登政府是不是搞了一個叫“奧庫斯(Aukus)”的——澳大利亞、英國、美國三方安全機制,另外強化原來特朗普的時候就搞了的一個四方機制——美國、印度、澳大利亞、日本,Aukus、QUAD,搞這些東西。

另外就是意識形態上拉幫結派,去年不是開民主峰會嗎,把世界分成兩類國家,孤立我們。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你剛才提到的脫鉤,它想在科技、産業、貿易等各方面搞脫鉤。

中國網:全方位的一個脫鉤。

金燦榮:英文叫Decouple。現在看來,貿易脫鉤肯定是不可能的。它現在求著中國賣他東西,因為現在美國是通貨膨脹非常嚴重,它應對疫情沒什麼招,就是印錢,所以美國老百姓手上是有點錢,消費力不錯,可是它經濟沒有恢復,生産活動沒有恢復,所以它供給不上。有鈔票沒貨物,鈔票就毛了,就通脹了。它現在供給,國內供不上,靠國際只能靠中國,沒有第二家。它原來指望印度、越南,根本就不行,就靠中國,所以貿易脫鉤肯定不行。

下面我們要注意的就是産業脫鉤,現在它真是在做一些事兒。比如説,我記得去年拜登政府把全球23家重要的半導體生産商搞到白宮去開會去了,包括咱們台灣的臺積電,包括南韓的三星,都給招過去了,就開會,就想搞一個把中國排除在外的供應鏈,這個事它在做,我們要重視。它有部分成功的可能性,不一定真能成功,但是有部分成功的可能性。

還有一個就是科技脫鉤,現在看來是比較乾脆的,這對我們是有壓力的,因為我們必須總體上承認美國科技整個水準比我們高。

中國網:核心的一些技術我們確實被卡脖子。

金燦榮:對,所以這個事我們這麼看,分領域,有些領域它做不到脫鉤,有些可以部分脫鉤,有些是真的可以實質性地脫鉤。所以,我們要在不同領域投入不同的資源來加以應對。

中國網:現在我們能看到,也是您的一個判斷,其實中國包括政界也好,民間也好,都是在非常積極推進中美關係的進展,但是我們感覺到我們舉辦的活動、交流活動也好,或者説我們的文宣也好,似乎都是在教導美國人:中美關係很重要,您要轉變觀點,等等。您認為這種方式有效果嗎?我們還有沒有必要去改進,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金燦榮:首先我覺得我們和聲細語、潤物細無聲的工作,持之以恒還是會有效的,因為人心是肉長的。

中國網:對,水滴石穿。

金燦榮:所以一方面我們會繼續這麼做工作,加強公共外交,加強民間交流。再一個,有時候還得拍案而起,就像佛家裏面叫“當頭棒喝”。因為有時候你就天天唸經,然後他會睡過去了。叭,當頭棒喝,可以讓你開悟。所以,有時候在有一些問題上,我們要採取堅決手段。

我記得有一個美國的中國學者曾經有一個總結,説中美關係這50年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特點,有時候雙方都有情緒。因為中美兩家都是很驕傲的,都是很偉大的國家,老百姓也很驕傲的,兩個有個性的人很難處的,所以會吵架。

但是如果吵遇到危機了,真要打起來了,反倒會讓大家冷靜。所以,他説很有意思,中美關係有時候需要危機,危機反倒可以把惡化的態勢給它鞏固住。所以,我的理解就是這樣:一方面,我們現有的這種民間外交、民間交往都要繼續做,因為我堅信給一點時間還是會有用的,至少對一部分人有用;但另一部分,我就覺得有時候就要對美國當頭棒喝,這是佛家讓人開悟的一個辦法,這可以用到中美關係上。

(本期人員:編導/文案/攝影:韓琳;主持:佟靜;後期:劉凱;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編導/文案/攝影:韓琳;主持:佟靜;後期:劉凱;主編:鄭海濱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