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破冰”50年,為什麼能?美國吃虧了?
 
時間:2022年2月28日
嘉賓: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金燦榮

中國網:各位網友大家好!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今年2月21日是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訪華50週年紀念日。就在1972年的這一天,尼克松訪問北京,與毛澤東和周恩來舉行了會談。2月28日,雙方在上海發表了聯合公報,宣佈就兩國關係正常化達成共識。回顧歷史,總結經驗和教訓,我們能得到哪些啟示,又該怎樣紀念這一歷史事件呢?今天,我們就此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老師。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韓琳 攝)

中國網:金教授您好,歡迎您做客中國網《中國訪談》!

金燦榮:謝謝。

中國網:1972年,尼克松訪華開啟了中美關係的一個新篇章,但是從1972年到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也過去了7年之久,為何從兩國關係破冰到兩國建交還需要這麼久的時間呢?

金燦榮:正好是50年前了,我們説話的時候正好是在尼克松訪華的紀念日。50年前,1972年的2月21到2月28日,尼克松到中國來了,當時震動世界,被認為是“改變世界的一週”。尼克松到毛主席的書房跟毛主席握手,叫作“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就是震撼非常大,對中國、對美國、對世界影響都挺大。  

他這次訪華很成功,訪華結束的時候有一個《上海公報》。當時世界期待中美很快就會建交,但是後來確實拖了7年,一直到1979年1月1號才正式建交。中間的波折恰恰説明當時中美建交這個事來之不易,説明障礙還是挺大的。

首先還是美國國內的障礙。當時尼克松總統,根據基辛格、尼克松的回憶錄,回憶錄裏面講得很清楚,當時雙方是有默契的,尼克松回去以後就追求連任。他是1969年1月1日開始執政的,1972年是他第一任期最後一年,他要連任,他説連任問題不大,連任完了以後就要實現中美的關係正常化,就是正式建交。大家後來都知道出了一個事情——“水門事件”,尼克松為此就辭職了。繼任者是誰?是福特,亨利·福特,他其實“蕭規曹隨”,他也想推進中美建交,結果就遭到了一片反對。

因為當時美國國內對中國的敵意還是很重的。因為要知道在尼克松訪華以前,中美實際上是兵戎相見過,在朝鮮戰場兵戎相見,後來在越南戰場實際上也是兵戎相見的,只是規模沒有朝鮮戰爭那麼大。所以,美國國內就覺得這一步跨得太大了,因為我們在越南還在交戰呢,怎麼就要關係正常化呢?所以,美國國內阻力特別大。

美國國內有一批當時的“親臺派”,這是老國民黨留下的一個政治後果,所以,當時“親臺派”也阻礙,國內民眾也沒有充分支援,再加上福特總統本人的政治支援率沒有尼克松那麼高,所以就拖下來了。

但是後來還是成功了。成功的原因就是第三方威脅重新突出,就是蘇聯威脅。因為大家知道,1978年蘇聯就入侵了阿富汗,這對兩國都是重大的威脅,特別對美國是這樣。美國跟蘇聯是全球競爭的,競爭有個焦點,當然就是亞洲了。大家都知道阿富汗是叫“亞洲的十字路口”。阿富汗的東邊它跟我們中國是鄰居。我們跟阿富汗有一個很短的97公里的邊境,東邊是中國,中國就是東亞的;南邊就是巴基斯坦和印度,就是南亞;它的北邊就是5個“斯坦”國——中亞;西邊挨著伊朗——西亞。所以你看,東、南、西、中——亞洲,它正好在中間。蘇聯就控制了阿富汗,控制阿富汗以後,對美國在亞洲的佈局是很大的威脅,對中國當然也是威脅了——我們正西部就又多了一個威脅了。所以,第三方威脅突出,中美就建交了。

當時主導建交的總統是吉米·卡特,所以,他對中美關係正常化是有貢獻的,所以我們對他還是比較尊重的。建交的時候,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叫布熱津斯基,他也是很有戰略眼光的。我個人認為二戰以後,美國有一流戰略眼光的這種戰略家不多,提出對蘇聯遏制政策的喬治·凱南算一個,打開中美和解大門的基辛格算一個,還有就是最後促成卡特總統跟我們正式建交的布熱津斯基,這一代人好像現在影響就沒有了。所以,當時中美建交就不容易,內部障礙特別大。

中國網:所以,我們現在在50年後回顧50年前這段路,其實也是走得非常的艱難。

金燦榮:是的。中美關係是挺有意思的一對關係,實際上雙方差異確實挺大的,各方面差異都很大。

中國網:是,有很多人説中美之間結構性的差異很大,確實我們的差異太大了,但是像當年的話,毛澤東、周恩來以及尼克松、基辛格他們能夠克服重重的困難,開啟了兩國建交之路。您認為主要有哪些因素發揮了作用?

金燦榮:我覺得當時首先還是客觀的共同利益,這是排第一位的。共同利益大概來源於這樣的,當時世界的總態勢還是處在冷戰狀態,冷戰的主角就是美國、蘇聯。到了70年代初的時候,在美蘇競爭當中出現一個情況,就是開始由美攻蘇守變成了蘇攻美守了,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

講具體一點,情況是這樣的:在五六十年代,美國總體對蘇聯還是有很大優勢的。首先,它控制的地盤就大,因為它那幫盟友都是老牌帝國主義,家底很厚;而蘇聯和它的東歐衛星國原來都很窮的,人也少,地方相對也少,財富也少。綜合實力是美強蘇弱,軍事上也是美國強,主要是什麼?在戰略武器、核武器上美國有絕對優勢。大家都知道,美國是研發出人類第一顆原子彈,那還真用了,在日本就用了。蘇聯原子彈爆炸比美國晚4年,1949年爆炸的,那個技術是從美國來的。軍事部署,蘇聯要晚很多,50年代初美國已經大規模部署,而且就部署在蘇聯的邊境線了,對蘇聯威脅挺大的。所以,五六十年代,總體來講美方有優勢,美蘇競爭是美攻蘇守。

到了60年代,這個情況開始發生變化。到了70年代初,就是尼克松訪華前,其實已經變成了蘇攻美守。整個50年代,蘇聯是面臨著美國的核威脅的。後來赫魯曉夫時期就開始冒險了,因為當時蘇聯沒有現在我們看到的那種大規模的洲際導彈,它是短程導彈。轟炸機又不如美國,美國的轟炸機一直比蘇聯的好。轟炸機沒有或者是短腿的,導彈也短,沒有洲際導彈,怎麼辦?它就想跑到美國南邊的古巴部署一些中程導彈,這樣可以威脅美國本土了,儘管不是全部本土,但是我能威脅你本土了,就不是單方面威脅了。它就搞了這麼一個冒險。這個事很快被美國人知道了,就發出了戰爭威脅,最後是蘇聯方面妥協了,自己就把導彈全部撤走了。

大家知道,古巴導彈危機最後的結果是蘇聯的冒險失敗了,蘇聯在美國壓力之下主動把導彈、核武器撤走了,而且過程有點屈辱。當時蘇聯是30多條軍艦,被美國900多條船圍著,美國人還上去檢查,還電視直播,這對蘇聯軍方是奇恥大辱。後來很快,蘇聯軍方對當時的領導人赫魯曉夫就有了情緒。結果,失去了軍方支援以後,1964年赫魯曉夫就下臺了。繼任者是勃列涅夫。他就大力滿足軍方的要求,大力投資戰略武器。於是在整個60年代,蘇聯的核武器就暴增。到了60年代末,蘇聯的戰略核力量基本上就跟美國齊平了。

一旦齊平,美國軍事上就有弱點了。現在很多朋友可能忘掉一個事實:冷戰冷戰,核心是戰,就是軍事。整個冷戰時期,蘇聯及其領導的華約集團始終在歐洲保持5萬輛以上的重型坦克,而北約集團只有2萬輛,兩倍半,還是很懸殊的。所以,常規軍力在主戰場,蘇聯方面一直有優勢。原來美國是靠戰略核力量來平衡,一旦戰略核力量平衡不了,沒有優勢了,於是整個軍事上美國就有弱點了。

有弱點以後它就要找幫手了,展望全球,它發現只有中國能幫它。這是當時一個大的時代背景。為什麼美國它不去找印度,不去找印尼呢?就是因為看到了中國的力量。當時它發現中國,雖然那個時候中國比較窮,尼克松來的時候,這個國家已經擁有比較完整的重工業體系了,而且有了“兩彈一星”。

中國網:這個比較重要。

金燦榮:這是國之重器,就到手了,所以從尼克松的角度,還有基辛格的角度,環球展望,只有中國可以幫他,這是他當時邁出這一步的主要原因。

中國網:所以説當時國際鬥爭需要還是一個主要的影響因素。

金燦榮:對,就是美蘇競爭當中,美國處在某種弱勢狀態,它有一種客觀需求,而這客觀需求只有中國能滿足,而中國為什麼能滿足?就是新中國建立以後,雖然很窮,但是國家綜合力量是非常強的,有完整的重工業體系,有“兩彈一星”,還有極強的組織能力。這個組織能力美國是感同身受的,因為在朝鮮戰爭、在越南戰爭,它跟中國交手過,深知中國的力量非常大。於是它有需求了,它想跟你好了,所以它找機會跟你接近了,於是這個時候才有“小球外交”,才有“乒乓外交”。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做客中國網訪談間(韓琳 攝)

中國這邊那個時候也有需求了,為什麼呢?因為中蘇分裂了。我們50年代跟蘇聯關係很好的,當時我們執行的政策叫“一邊倒”,中蘇就是聯盟,正兒八經的盟友。但是50年代末,中蘇就有裂痕了,因為當時蘇聯想控制我們,特別是海軍問題上,就是我們毛主席説一定要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後來赫魯曉夫講:你這個國家這麼窮,你搞什麼海軍!海軍就作為太平洋艦隊的補充吧。這把中國人給氣壞了,這肯定受不了,這太羞辱人啦,於是我們就鬧翻了。鬧翻最後的結果,就是黨的關係的裂痕就影響了國家關係,最後在1969年3月就爆發了珍寶島邊境衝突,夏天又在新疆鐵列克提又爆發了衝突,就兵戎相見了。兵戎相見以後,我們當時領導人知道,中蘇之間力量對比挺懸殊的,整體來講蘇聯力量比我們大,我們也需要找外援。所以雙方都有客觀的需求,於是就走到一塊了。

在這個基礎上,第一,當時我們能夠跨越太平洋握手,第一原因就是客觀需求;第二原因就是戰略能力。我們前面也講了,當時美國國內的反共反華情緒非常強,它得克服障礙。咱們國內當時處在“文革”的時候,非常“左”,也是天天罵美帝國主義。

中國網:對,兩邊其實民間的基礎都不太好。

金燦榮: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領導人的政治魄力、戰略視野,恰好當時領導人是非常有這種魄力的,毛主席、周總理都是世界級的政治領袖。尼克松、基辛格應該講也是戰後美國歷史上難得的戰略家,所以就很幸運,雙方有需求……

中國網:雙方領導都比較有戰略眼光。

金燦榮:有戰略眼光。在這個大背景之下,再加上蘇聯確實是咄咄逼人,它也幫了一點忙,它有推波助瀾的作用,最後就促成了最後的中美建交。

中國網: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尼克松訪華這次的“破冰之旅”,其實當下的中美關係又處在一個艱難時刻,我們回望這段歷史,對當下我們處理好中美關係能帶來怎樣的啟示呢?

金燦榮:稍微講長一點。中美的交往實際上不限于這50年,從歷史角度來講,中美最早的民間交往可以追溯到1784年,乾隆朝。因為那一年波士頓有一條船叫“中國皇后”號,從波士頓出發到我國廣州。這是北美第一條到中國做貿易的船。大家要知道這麼一個事兒,1784年中美之間就有貿易來了,所以這個歷史還挺長的,追溯到乾隆朝。

官方來往是1844年。1844年中美有一個《望廈條約》,中國和美國建立了官方聯繫,所以我們(交往)歷史不短,不限于這50年。自《望廈條約》以後,晚清,在西方國家當中,中國與美國關係算相對較好的。

到了民國時期,美國應該講在西方國家當中跟民國政府關係也是不錯的,特別是抗日戰爭的時候,中美是正兒八經結盟的。所以,這就是我們新中國之前的歷史,這段歷史要追溯到1784年那就早了,這得200多年了,從1844年開始那也差不多180年了,所以我們(交往的)歷史挺長的。早期歷史還相對不錯。確實我們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有一段時間是高度對立的。原因很簡單,美國首先是捲入了中國內戰,國共內戰的時候它是公開拉偏架,站在國民黨那邊的。最後國民黨敗退台灣以後,它又介入台灣事務,所以,中美關係其實是挺波折的一個關係。

在經歷了1949年到1972年對立之後,我們開始和解,到現在是50年。我是把這個歷史從大時段看來,我的一個總結論是什麼呢?中美是合則兩利,鬥則兩傷。

合則兩利的證據,中美一旦聯手,共同對付日本軍國主義,我們就贏了。中美一旦聯手對付蘇聯,我們就贏了。我們一聯手任何第三方都擋不住,但是如果我們鬧翻了,我們真的兵戎相見,美國贏不了,朝鮮戰爭、越南戰爭都是案例。別看那個時候中國GDP、每人平均生活比現在差很多,但中國其實是很堅強的國家,很能打的。這就是歷史告訴我們的“合則兩利,鬥則兩傷”。

這50年來,應該講,我覺得中美關係總體是成功的,雖然現在中美關係有一些問題,但從這50年來講,大部分時候其實關係是成功的,雙方都是受益的。

中國網:就像您説的,無論是我們追溯歷史追溯到晚清,以及我們民國時代,中美的和其實都是給兩國帶來一個巨大的好處的,但現在有些美國人不這麼看,他們認為不應該同中國和解,認為美國吃虧了,應該和中國斷絕關係。您對此怎麼看呢?

金燦榮:最近一次我去美國是2019年的7月底8月初,見了不少人,這是最近一次去。後來因為疫情,2020年、2021年就沒有再去了,但是我也參加過一些網上的視頻對話,總的感覺確實是你剛才觀察到的,就是美國現在對中國有情緒。

中國網:民間也是有一些情緒的?

金燦榮:無論是民間還是戰略精英都有情緒,這個情緒肯定是不對的。現在美國人有一點“怨婦”心理,就覺得過去50年,因為你跟我和解了,所以你才發展了;你現在有錢了,你不認我了。然後在美國人看來,我們搞“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去挑戰它。

中國網:可以“出於藍”但是不能“勝於藍”的這種心理?

金燦榮:所以,它現在確實是有情緒的,它這個認識我認為肯定是不對的。因為我認為過去50年來,中美雙方都是獲益的,談不上誰欠誰。因為它現在有個心理是你欠我,感情上欠我,利益上欠我。真不是這樣的。

我們能不能這麼説:雙方都獲益?沒有中美和解,就沒有中國後來改革開放的成功。因為改革開放攜手並進,開放有個條件,就是外部市場接納咱們中國,否則中國價廉物美的産品就賣不出去,你再好的産品不能在市場上賣出去變現,就是失敗的。這個市場確實在美國的控制之下,就是世界市場在美國控制之下。中美和解以後,我們的産品就能夠暢銷全球,開放成功。開放成功對國內的改革成功有引領作用。

首先我們要承認中美關係很有價值,是中國改革開放成功的一個重要外部條件。但是它不是單方面受益,美國也受益。美國最大的受益是什麼呢?它贏得了冷戰的勝利。如果沒有中國的幫助,美國肯定不會贏得冷戰的勝利。為什麼?中國是個天然大國,就是我們GDP再低再窮,我們也是個天然大國。所以,我們跟美國一和解,馬上在戰略上,蘇聯陷入東西受敵的局面——東部就是中國,西部就是北約,東西受敵在戰略上是最大的忌諱,結果它就陷在裏面了。東西兩邊的壓力最終導致蘇聯過多地投資于軍事,透支了,民眾的生活受影響了。

中國網:經濟發展受影響?

金燦榮:民眾生活受影響,老百姓就不滿,就導致了內部塌陷。所以,很肯定地來講,中國在冷戰結束當中對美國是很有幫助的,如果沒有中國的幫助,很肯定地講今天蘇聯還存在,美國還在蘇聯的強大的壓力之下。

第二,中美相互開放市場以後,美國實際上是賺得盆滿缽滿,從純經濟角度來講,美國獲得的利益一點不少於中國。一是美國資本在中國獲得了巨大利益;一個是美國通過進口中國的商品來獲得巨大利益。過去50年,中國不斷地給美國提供越來越優質越廉價的産品,沒有中國産品的支撐,美國老百姓的生活成本要比現在高很多很多,就是中國産品幫助美國控制通貨膨脹,控制整個生活成本、社會成本。中國的市場開放,美國的資本獲得了巨大利益。所以從純經濟角度來講,美國獲得的利益絕對不少於中國。

它的問題出在哪?就出在分配不好,它的這個利益都被華爾街給拿走了,老百姓拿不著,所以2010年美國有個運動叫“佔領華爾街”。所以,美國不是林肯講的民有、民治、民享,是1%的民有、1%的民治、1%的民享。所以,這就是一個問題,美國自己在與中國的交往當中是賺錢的,但是它沒有把它分好。然後它覺得自己吃虧了。它收穫其實比我們大,戰略上它贏得了冷戰,經濟上它獲得了巨大利益。

冷戰以後,美國有一段時間不是成了唯一超級大國嗎,因為唯一超級大國,所以它就集中了很多矛盾,其中有一段時間它就遭到了恐怖分子的打擊,就有了9.11。中國是全力以赴幫它打擊恐怖主義,現在美國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小多了嘛。所以,結論是什麼呢?結論就是在過去50年,中美是互有需求,互有收益,談不上誰欠誰。

中國網:談不上誰佔了誰的便宜,大家其實都是共同受益。

金燦榮:但現在就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美國的精英層和民眾普遍有一種“怨婦”心理,天天這麼嘮叨:佔我便宜,佔我便宜!這給中美關係處理現在的問題增添了障礙。

(本期人員:編導/文案/攝影:韓琳;主持:佟靜;後期:劉凱;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編導/文案/攝影:韓琳;主持:佟靜;後期:劉凱;主編:鄭海濱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