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怎樣的民主?解讀《中國的民主》白皮書
 
時間:2021年12月10日
嘉賓:​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所國家治理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主義民主研究中心理事 王紅艷

中國網: 2021年12月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中國的民主》白皮書。這是一部系統介紹中國民主價值理念、發展歷程、制度體系、參與實踐和成就貢獻的重要文獻。白皮書指出,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內涵是什麼?堅持黨的領導與全過程人民民主之間是什麼關係?中國民主為人類政治文明發展貢獻了哪些中國智慧?本期節目,特別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所國家治理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主義民主研究中心理事王紅艷為您解讀。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所國家治理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主義民主研究中心理事王紅艷解讀《中國的民主》白皮書。   中國網 劉楨珂 攝影


中國網:王教授,您好!歡迎您作客中國網《中國訪談》節目。白皮書正文的第一部分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我們知道,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並大力推進。那麼,如何正確理解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內涵?這一民主理論的創新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王紅艷: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十八大以來,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重要理念,還加以推進,取得了重大的理論成果和實踐成果。這一個理論的內涵相當豐富。從我自己的研究情況來看,我把它概括為“一二三四五”。

一是以人民為中心。第一層含義是説全過程人民民主,我們首先要看到的它是人民的民主,而不是資本民主,我們是為了人民的民主,要實現和保障全體人民的利益落到實處,要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第二層含義是以人民為中心還必須體現在民主實踐過程當中,它是體現為依靠廣大人民群眾,要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並把這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能動性轉化為更強大的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正能量。第三個含義是它還要體現為民主政治建設本身的成果以及民主政治建設轉化為經濟社會的成果,最終是由人民群眾來共用的。

 二是“兩個完整”,也就是白皮書所指出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它既有完整的制度程式,也有完整的參與實踐。這裡就體現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它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過程與結果的統一,直接與間接的統一。

 三是全鏈條、全覆蓋和全方位。我們講的全鏈條,大家都知道是講的是這五個環節,一個都不能少,就是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民主管理是一個環節都不能少的。全方位指的是就是從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層,每一個層級的每一個部門都需要加大推進民主政治建設的力度,都要不斷創新方式方法,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立足崗位,來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落實到位。全覆蓋指的是我們不斷要保障和實現人民群眾在政治生活領域的權利,同時也要去發展人民群眾在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其他領域的當家作主的進程。

四是“四個有機統一”。全過程人民民主是追求和實現過程民主與成果民主,形式民主與實質民主,直接民主與間接民主,以及人民民主與國家意志的相統一,也就是因為有這“四個統一”決定了全過程人民民主不但是類型全,而且成色足,品質高。

五是除了我們講的上面的五個環節之外,它重點的一個亮點是我們把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看作同等重要的兩種民主方式,而且在實現當中是協同推進的,取得了相得益彰、相互促進的效果。

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創新意義是巨大的。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必定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必定是要實現完整的制度程式和完整的實踐參與的一個統一,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必定是實現“三個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必定是要實現“四個有機統一”,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也應該是追求協商民主與選舉民主協同推進、相輔相成,同時發展出更多適合中國國情,滿足廣大人民群眾需要的民主形式。

中國網:中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實現的。堅持黨的領導與全過程人民民主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王紅艷:毫無疑問關係是相當密切的。就像白皮書所指出的,中國共産黨的百年奮鬥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追求實現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奮鬥史。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産生和形成于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長期實踐當中,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再一次新的飛躍。

我想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理解:第一,中國共産黨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證。首先中國共産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它的本質屬性決定了它會始終堅持和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夠以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為已任,能夠想方設法從制度和實踐層面,把人民的各種權利,民主權利落到實處。第二個層面,中國共産黨是一個百年大黨,是在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實現了長期執政的政黨。它在長期的執政過程當中,一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能夠對民主發展的規律有深刻的把握,對國情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控,而且已經形成了一個領導核心的地位,有足夠強大的權威、威信。在人民當中,受到普遍的擁護和廣泛的支援,能夠整合各級各類資源來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第二,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當中,始終要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它必須的目標也是要夯實、鞏固和擴大中國共産黨長期執政基礎,不能因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而削弱黨的領導。

中國網:有些西方國家自稱是“世界民主樣板”,但卻在社會治理中表現糟糕,還以自己的尺度評判他國。白皮書強調,評判一種民主形式好不好,實踐最有説服力,人民最有發言權。那麼,該如何評價一個國家的民主制度?有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模式?

 王紅艷: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但是實現民主的方式不同,實現民主的道路也不同,所以民主最終呈現的狀態必定是具體的、歷史的和發展的,也正因為如此,不可能存在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模式。如果你硬要用一把尺子去衡量的話,必定是反民主的,不民主的。

在如何評價民主制度這方面,習近平總書記有深刻的論述,他提出了“八個能否”,可以從兩個視角來理解:第一個是從人民看,它的“四種權利”是不是得到落實。另外一個視角就是從國家政治生活大事來看,也有四個方面的評價標準。這“八個能否”是評價一個國家制度是不是民主的很重要的、也是很科學的依據和指引。同時還提到了“四個要看”和“四個更要看”。

總之,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論述包含了民主政治的一些核心要素,而且直擊西方民主當中存在的一些顯著的弊端。所以我們説他是為各個國家評價一個國家制度是不是民主這個問題上提供了很重要的,很科學的,很正確的,很有效的一套指標體系。

另外一個層面,評價一個國家的民主制度是不是好,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也提到了一些看法。第一是這個國家的民主制度是不是符合國情的。第二個是這個國家的民主制度是不是符合實際的。第三是它是不是受到人民群眾歡迎的。 第四個就是説這套制度還是不是有效的。因為民主制度它不能是一套花架子,它必須是用來解決人民群眾需要解決的問題的,它必須是體現為人民的當家作主的各種權益得到落實,必須體現為經濟社會發展它是不斷向前的,所以我們説的就像白皮書當中所説到的,民主它必定是要以推動國家發展,促進社會進步和實現人民幸福生活為依規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所國家治理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主義民主研究中心理事王紅艷做客《中國訪談》節目。   中國網 劉楨珂  攝影

 

中國網:當前,一些西方民主理論越來越將民主等同於選舉,還不斷出現一些聲音:質疑我國人大代表選舉制度中的間接選舉。如果按照這樣的邏輯,參與選舉就等於實現了真正的民主嗎?

王紅艷:選舉是民主政治當中很重要的一種形式,但是選舉絕對不是民主的全部。這應該是世界各地統一的一個共識,是學屆、政界,包括廣大人民群眾在內的一個統一的共識。西方質疑中國的人大選舉制度,也不是今天才出來的質疑,早已有之。為什麼出現這個質疑呢?主要有這幾個方面的因素:一個是由於固定的思維定式,出現了用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情況。第二個現在意識形態博弈加劇,制度競爭加劇這種背景下,還是有一些政治方面的考量,政治因素是發揮一定作用的。第三個方面的因素是不了解中國的人大選舉制度。所以從這點講,講好中國的選舉故事,講好中國的人大制度,這是相當重要,也非常必要的。

中國的人大選舉,它是實行的是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相結合的方式。在縣、鄉兩級,我們實現的是直接選舉,縣以上是間接選舉,就是由下級人大代表選舉産生上一級人大代表,不是説西方媒體所認為的純間接選舉。截止2020年底,我們全國的這個人大代表是262萬,其中這個縣鄉兩級的代表佔到了94.5%,也就是説94.5%的人大代表他是以直接選舉的方式産生的。

另外一個更重要的情況是選舉這個環節很重要,但是選舉是出來之後的情況可能更重要,至少是同等重要的。因為你自己選舉出來的人,最後能不能代表自己的意願,是不是真正的代表自己在行使國家權利,這一個更應該受到重視。在中國,我們這個人大代表他是來自於人民,是人民當中的一員,而且的話,我們的制度設計,包括工作措施、辦法,它是保障了這個人民群眾的代表,人民群眾這個意見能夠及時、暢通地通過人大代表反映到我們最頂層的決策部門去的。在實踐當中,我們建立了人大代表進社區,包括城鄉社區的制度。我們還建立了人大代表接訪日活動,包括領導幹部的接訪日活動,這也是一個很有效的辦法。

第三個,大家眾所週知的是還有一年一度的“兩會”,不但是人大代表這個代表廣大人民群眾來行使國家權利,而且呢,我們社會各個界別,協商推薦出來的政協委員,也出來建言獻策,共商國是,來反映自己所了解到的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

中國的人大代表他不但是通過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産生的,而且我們有一個科學有效的制度安排和程式措施這麼一個設計,來保障人大代表被選舉出來之後,還是能夠及時暢通的來表達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訴求和行使《憲法》賦予的各項權利。

中國網: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白皮書指出,中國基於本國國情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既有著鮮明的中國特色,也體現了全人類對民主的共同追求。您認為,中國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為人類政治文明發展貢獻了哪些中國智慧?

王紅艷: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具有原創性意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再一次新的飛躍,是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一個偉大的創造。這一個創造不但具有中國意義,也具有世界意義。

第一個貢獻是它對豐富人類政治文明的內涵、理論內涵,豐富它的民主形式,豐富民主理念這方面是有重大貢獻的,比如我們剛剛提到的提出了“八個能否”,提出了“四個要看”,“四個更要看”,這些都是理論方面的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貢獻。第二個貢獻,我想可以表述為道路貢獻,就是中國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走的是一條自主發展出符合自己國情和實際的一條道路。

第三個貢獻,我想可以概述為民主形態的貢獻。在我的理論研究看來的話,全過程人民民主應該是嶄新的民主形態,它是一個具有中國鮮明特色,具有顯著優勢,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廣闊發展前景的一種民主形態。

我覺得就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具有鮮明中國特色,顯著優勢和廣大發展空間,它的意義是不容置疑的,它對世界的貢獻,對世界的意義還有待我們去觀察、思考和總結。

 中國網:“民主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也正如白皮書結束語中所説的“人類對民主的探索和實踐永無止境”。感謝王教授為我們的網友分享了您的精彩觀點。

王紅艷:好,謝謝!


(本期人員:編導/主持:裴希婷;攝影:劉楨珂;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編導/主持:裴希婷;攝影:劉楨珂;主編:鄭海濱)
網站無障礙